本文主要是介绍原子性 多线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当我们在无状态对象中增加一个状态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假设我们希望增加一个请求数量的统计,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对象中增加一个long类型的域,并且没处理一个请求就将这个值加一。
package com.zy.test;public class StatelessDemo {private long count = 0;public void service() {count++;System.out.println("当前访问数量" + coun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atelessDemo statelessDemo = new StatelessDemo();RequestDemo requestDemo = new RequestDemo(statelessDemo);for (int i = 0; i < 20; i++)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equestDemo);thread.start();}}}class RequestDemo implements Runnable {StatelessDemo statelessDemo;RequestDemo(StatelessDemo statelessDemo) {this.statelessDemo = statelessDemo;}@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tatelessDemo.service();}}
结果:
当前访问数量1
当前访问数量2
当前访问数量3
当前访问数量4
当前访问数量5
当前访问数量6
当前访问数量7
当前访问数量9
当前访问数量10
当前访问数量9
当前访问数量12
当前访问数量13
当前访问数量12
当前访问数量14
当前访问数量15
当前访问数量16
当前访问数量17
当前访问数量18
当前访问数量19
当前访问数量20
很遗憾的是,从打印结果来看,程序并没有按我们预期的执行,中间有几次的访问数量居然是相同的。当然方法service在正常单线程中运行是没有一点问题的。问题出在递增操作count++上,看着语法很紧凑就是一行,但是这个操作并非原子性操作,因而它并不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执行,实际上,它包含了三个独立的操作:读取count的值,将值加1,然后计算结果写入count中。这是一个“读取+修改+写入”的操作序列,并且其结果状态依赖于之前的状态。从结果中可以到看到7之后是9和10.那可能情况是这样的,在第八个和第九个请求到来时,第八个请求先对count加一,然后将结果8写入count,此时方法还没执行完,将要执行打印操作时,第九个请求来了,并很快执行了count加一,并将加一后的结果9写入count,但是还没执行打印操作,此时,第八个请求执行了打印(结果为9)而第9个请求想执行打印时,第十个操作来了,执行完加一并更新,这才轮到第9个请求执行打印(结果为10)。这才有了上述结果。这一切的源头在于count++操作不是原子性的,而执行这些操作的时序性执行不恰当,从而出现这类结果。这种情况被称为静态条件。
下一节着重介绍静态条件。
这篇关于原子性 多线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