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点焊机设计要点记录及个人分析

2024-09-01 21:28

本文主要是介绍电池点焊机设计要点记录及个人分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想要设计的由来

有些电路板或动力元件需要电池和镍片的连接,虽然临时使用焊锡焊接在了一起,但焊接过程中的热量焊接后的厚度太大。最终想要设计一个用于点焊的板子

点焊的原理和操作上的误区

原理:两个点焊笔和镍片的接触点直径相比于导线其他位置的直径要细,根据电阻的特性,点焊位置接触点位置阻值最大,整个焊接电路串联,所以夹在此处的电压最大,热量也最多,热量导致局部镍片和金属熔化并融合也就是焊接到一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焊的个人认知

1,两只表笔都先接触金属片,然后通电

这样应该只是有很少火花或没有火花。但是看到网上视频中直接点焊,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就是直接点焊,但一般有火花和表面的黑色
二,在两表笔接触的瞬间并没有通电,在接触后按下通电按钮(一般在表笔拇指方便按压处),或者表笔里有按下后接触的开关,表笔接触后向下按下后接触通电。
三,表笔接触瞬间有一个延时导通的电路设计

2,点焊的电流很大在几百A或上千A

若对电流的大小没什么认知,可以参考电磁炉的工作电流也不到100A手机65w快充的电流只是10多A
这么大的电流导致一般无法通过一个按钮按开关控制,一般的继电器也无法实现;个人使用一个5v的继电器控制,没想到被控制端烧穿了
开关的选择有两种形式:
一、大功率继电器,只能考虑从报废的冰箱等,不然不划算
二、MOS管或IGBT,三极管就不考虑了,因为三极管基极电流就算是几A在电路中也是很大的

3,能量的问题

有时候点焊时并不能焊接上,很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让两点融合的能量。两方面解决能量问题。
一,使用高倍率电池,就是能够发电能够达到20A以上的电池,否则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电流要求的话,依然无法提供融合的热量,毕竟金属都是导热的。
二,使用储能元件——大电容,由于电容的储能公式1/2CU^2,当电压增加1倍后容量可以增加3倍

4,使用电容储能时的时间分析

一,点焊的时间,1-3ms,时间过长会出现大面积的热量,金属传导很快
二,点焊笔从接触第一层镍片到镍片和下面金属接触完全的时间50ms左右,相当于机械按键手动按下时间,一般第一层悍穿了,也没焊接上,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三,电容放电时间,瞬间放电1-3ms
四,电容充电时间,在一次点焊完成后能够在1-2s内完成一次充电,可以不耽误下次点焊

5,散热问题

由于这么大的电流,必须要考虑散热问题,若不是移动点焊,只需在mos管加散热金属;若使用移动点焊,不能加装大的电容储能,那只能考虑电池容量和放电电流以及电路板散热问题,也可以考虑移动点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容储能和控制板(可以加升压模块,使得电容储能增加),一部分是提供能量的电池;电池和电路板都会产生大量热量把两部分分开
电路板可以考虑铝基板,导热硅胶,金属外壳(避免电路接触)

6,显示及提醒功能

能量充满的提醒(灯)和焊接提醒(喇叭)

最终设计要点

使用大功率MOS管做为控制开关大容量电容升压模块充能时间
若使用移动点焊,考虑贴片mos管铝基板做为控制板和导热锡膏配合金属外壳

非移动点焊时,由于点焊放电时间(1ms内)相比于充电时间(表笔拿起再点下1s左右)短很多,这段时间充能可不需要,防止点焊笔接触后一直放电,这样可以使用低功率或放电功率小的电源完成充电
点焊开始进行,电容充能断开
点焊结束,开始充能

移动点焊只能使用大电流放电电源在放电时提供大电流

下面的计算方式是简单通过能量的角度分析,但平时不注意的内阻问题没有考虑

充能时间计算

例如,50000uf电容,充电功率12w,充电电压24v,三极管放大30倍电流,基极电阻600Ω。
充电电流:最大 24/600*30 =1.2A
电容最大电荷电荷量:Q = CU = 5 * 10-2 F * 24V = 1.2 C
充电时间:12 C / 1.2A = 1s,
使用三极管控制电流,但随电容电压增加,电流会降低,充电时间会延长

能量计算

按照上述条件,(Q和上面表示的意义不同,这里表示的是能量)
电容储能:Q = 1/2CU2 = 0.5 *5 * 10-2 F * (24V)2 = 1440J
需要高倍率电池功率:P = 1440J / 3ms = 48 * 104 = 480kw, 这根本无法满足

需要这么多能量的原因

1,实际中并不是用到这么多能量全部用于焊接,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和电容中的内阻,内阻导致整个电路的电流无法达到要求
2,电容和电源以及导线的内阻都不能忽略
3,考虑电压12v时,为了满足100A的电流,内阻大概不能大于100mΩ,而在一般uf级别电容的内阻很容易就超过50mΩ。

设计中的解决方法

1,PCB设计中尽量使用较宽的走线,或多路环路走线(反正不需要考虑高频信号干扰),注意铺铜方式,参考另一篇
2,使用多个电容并联的形式降低内阻,使用多个MOS管减小阻值,增加承载电流
3,选用一些的低阻紫铜做为导线,导线长度尽量短

这篇关于电池点焊机设计要点记录及个人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8089

相关文章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Go语言的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且高效的工具,涵盖了从网络编程到文件操作等各个方面,然而,标准库虽好,使用不当却可能适得其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将... 目录1. 使用了错误的time.Duration2. time.After导致的内存泄漏3. jsO

Spring Boot 配置文件之类型、加载顺序与最佳实践记录

《SpringBoot配置文件之类型、加载顺序与最佳实践记录》SpringBoot的配置文件是灵活且强大的工具,通过合理的配置管理,可以让应用开发和部署更加高效,无论是简单的属性配置,还是复杂... 目录Spring Boot 配置文件详解一、Spring Boot 配置文件类型1.1 applicatio

Spring事务中@Transactional注解不生效的原因分析与解决

《Spring事务中@Transactional注解不生效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在Spring框架中,@Transactional注解是管理数据库事务的核心方式,本文将深入分析事务自调用的底层原理,解释为... 目录1. 引言2. 事务自调用问题重现2.1 示例代码2.2 问题现象3. 为什么事务自调用会失效3

MySQL INSERT语句实现当记录不存在时插入的几种方法

《MySQLINSERT语句实现当记录不存在时插入的几种方法》MySQL的INSERT语句是用于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新记录的关键命令,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QLINSERT语句实现当记录不存在时... 目录使用 INSERT IGNORE使用 ON DUPLICATE KEY UPDATE使用 REPLACE

Python 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

《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在Python编程世界里,异步和同步的概念是理解程序执行流程和性能优化的关键,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它们的差异,以及阻塞和非阻塞的特性,同时通过实际... 目录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与实践异步与同步的定义异步同步阻塞与非阻塞的概念阻塞非阻塞同步

Python 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记录

《Python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记录》Python的PlotlyDash库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强大的方式来构建和展示互动式数据仪表板,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Dash设计一... 目录python 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1. 什么是Plotly Dash?1.1

找不到Anaconda prompt终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找不到Anacondaprompt终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因为anaconda还没有初始化,在安装anaconda的过程中,有一行是否要添加anaconda到菜单目录中,由于没有勾选,导致没有菜... 目录问题原因问http://www.chinasem.cn题解决安装了 Anaconda 却找不到 An

Spring定时任务只执行一次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Spring定时任务只执行一次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在使用Spring的@Scheduled定时任务时,你是否遇到过任务只执行一次,后续不再触发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未启用调度、线程... 目录1. 问题背景2. Spring定时任务的基本用法3. 为什么定时任务只执行一次?3.1 未启用

C++ 各种map特点对比分析

《C++各种map特点对比分析》文章比较了C++中不同类型的map(如std::map,std::unordered_map,std::multimap,std::unordered_multima... 目录特点比较C++ 示例代码 ​​​​​​代码解释特点比较1. std::map底层实现:基于红黑

Spring Boot中定时任务Cron表达式的终极指南最佳实践记录

《SpringBoot中定时任务Cron表达式的终极指南最佳实践记录》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中定时任务的实现方法,特别是Cron表达式的使用技巧和高级用法,从基础语法到复杂场景,从快速启... 目录一、Cron表达式基础1.1 Cron表达式结构1.2 核心语法规则二、Spring Boot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