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linux之间同步目录和文件

2024-08-31 14:12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备份-linux之间同步目录和文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需求
  • 设计思路
  • 定时打包相关资源
  • rsync同步
    • 介绍
    • 安装
    • 创建rsync用户目录
    • 服务器配置
    • 密码配置
      • 启动服务
      • 验证客户端
    • 测试
  • inotify-tools 工具
    • 安装
  • 完整脚本

需求

在软件开发与运维的过程中,数据远程同步不仅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步骤,也是灾难恢复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过程涉及将关键数据,包括文件、数据库、目录结构、定时打包的资源等,从生产环境安全、高效地传输至远程备份服务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旦主系统遭遇硬件故障、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网络攻击等不可预见事件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且准确地从备份中恢复数据,以最小化业务中断时间和损失。

设计思路

使用crontab、rsync 和 inotify-tools 完成

  • rsync

rsync
是一个用于文件和目录同步的强大工具,它能高效地同步两个目录的内容,并且可以跨网络进行操作。它支持增量数据传输,这意味着只传输文件变化的部分,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带宽和时间。
rsync 将文件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并计算每个块的校验和。
在同步过程中,rsync 检查源文件和目标文件中对应块的校验和是否相同。
如果校验和匹配,则认为该块没有变化,不需要传输;如果不匹配,则传输该块

  • inotify-tools

inotify-tools 提供了一个名为 inotifywait 的工具,它可以监视文件系统事件,并在检测到事件时触发动作。

  • crontab

crontab
是一个用于设置定时任务的工具,可以让您在指定的时间自动执行命令或脚本。这对于自动化任务非常有用,比如定期备份、清理日志文件、同步文件等。

定时打包相关资源

此功能比较简单 使用crontab执行脚本

0 0 * * * /opt/timer/xxx_backup_targz.sh

脚本格式如下 根据需求替换 输入输出目录

#!/bin/bash  # 定义备份资料的名称,包含当前日期  
DATE=$(date +%Y%m%d)  
BACKUP_FILE="/opt/test-bk/osslog-${DATE}.tgz"  
SOURCE_DIR="/data/test/use205"  # 使用tar命令打包并压缩目录  
tar czvf "$BACKUP_FILE" "$SOURCE_DIR"  # 可以在这里添加更多的命令,比如日志记录等  
echo "Backup completed: $BACKUP_FILE" >> /opt/cibnnas/shell/osssql_backup.log

rsync同步

介绍

在 rsync 的网络同步场景中,通常有一个服务器端和一个或多个客户端。以下是它们的工作流程:

  • 客户端发起同步请求:
    客户端通过命令行调用 rsync,并指定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的位置。如果目标文件位于远程服务器上,客户端会通过网络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 服务器端响应:
    服务器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开始执行同步操作。服务器端计算源文件的块校验和,并与客户端发送的目标文件的块校验和进行比较。
  • 数据传输:
    对于不匹配的块,客户端只传输这些块给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到这些块后,将它们合并到目标文件中。
    结束同步:
    当所有需要同步的块都被传输完毕后,同步过程结束。

注意 rsync 的工作方式更为灵活,它可以双向同步文件,即可以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输文件,也可以从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文件。如果命令是从客户端到服务器,那么客户端会发送文件差异到服务器;如果是从服务器到客户端,那么服务器会发送文件差异到客户端
配置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判断

例如: 将192.168.0.1 上的 /opt/test/ 目录 同步到 192.168.0.2

           192.168.0.1=====>192.168.0.2
192.168.0.1 源服务器     有目录 /opt/test/          是rsync客户端
192.168.0.2 目标服务器  有目录 /opt/bak/test/   是服务端 
rsync 
源服务器: 是rsync客户端,不需要配置
目标服务器: 是rsync服务器端,需要配置/etc/rsyncd.conf里的内容 

安装

查看 rpm -qa | grep rsyn## 源码安装
下载:wget https://download.samba.org/pub/rsync/rsync-3.1.3.tar.gz
解压:解压tar.gz文件: tar -zxvf filename.tar.gz 解压tar.bz2文件: 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安装:进入解压目录后依次输入三条命令:1:./configure 2:make 3: make insall## 或者 yum
yum install rsync
安装的完整包 客户端 服务器都有rm -rf /var/run/rsyncd.*

创建rsync用户目录

[root@backup ~]# mkdir /backup
[root@backup ~]# useradd -s /sbin/nologin -M rsync
[root@backup ~]# chown -R rsync.rsync /backup
注意 chmnod 777

服务器配置

配置文件路径 /etc/rsyncd.conf (如果不存在,就创建)

####rsync_config-------------------------------------start-------------------
uid = rsync
gid = rsync
use chroot = no
max connections = 50
timeout = 300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d.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backup]
path = /backup/
ignore errors
read only = false
list = false
hosts allow = 192.168.0.0/24
#hosts deny = 0.0.0.0/32
auth users = rsync_backup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sword
####rsync_config-------------------------------------end---------------------

密码配置

[root@backup ~]# echo "rsync_backup:test123456" > /etc/rsync.password
[root@backup ~]# cat /etc/rsync.password
rsync_backup:test123456
[root@backup ~]#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启动服务

rsync --daemon
ps -ef|grep rsyncss -lntup |grep rsync

可以配置为服务 /etc/systemd/system/rsyncd.service

[Unit]  
Description=rsync daemon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ExecStart=/usr/bin/rsync --daemon --no-detach --config=/etc/rsyncd.conf  
PIDFile=/var/run/rsyncd.pid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验证客户端

配置密码 echo "test123456" > /etc/rsync.passwor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测试

rsync -azu /opt/cibnnas/test/ rsync_backup@192.168.0.2::backup/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会在服务器创建对应 test目录

参数说明:

-a (archive mode): 归档模式:这个选项使得 rsync 保留文件的属性,包括权限、时间戳、符号链接、设备文件、目录权限等。 这意味着同步后的文件将尽可能保持与源文件相同的属性。
-z (compress): 压缩:启用数据压缩。在数据传输之前对其进行压缩,可以减少网络带宽的使用。 这对于跨网络的同步尤其有用,特别是当网络带宽有限时。
-u (update): 更新:仅当源文件比目标文件新或者目标文件不存在时才进行同步。 这意味着 rsync 不会覆盖已经存在于目标位置并且是最新的文件。

inotify-tools 工具

流程 
目标服务器:先启动rsync后台服务: /usr/bin/rsync --daemon
来源服务器: 执行 inotify_bak.sh & 
在来源服务器目录中新建目录和文件,inotify_bak.sh脚本会检测到,然后同步到目标服务器的相关目录下 
可以查看日志文件: /opt/soft/log/rsync.log 命令如下:观察实时同步的情况。

安装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um install inotify-tools -yinotifywait -mrq --timefmt '%d/%m/%y %H:%M' --format '%T %w%f%e' -e close_write,delete,create,attrib ./test/-m: 即“--monitor”   表示始终保持事件监听状态。-r: 即“--recursive” 表示递归查询目录-q: 即“--quiet”     表示打印出监控事件-o: 即“--outfile”   输出事情到一个文件而不是标准输出-s:  即“--syslog”    输入错误信息到系统日志-format: 指定输出格式;常用的格式符如:%w:表示发生事件的目录 %f:表示发生事件的文件 %e:表示发生的事件 %T:使用由-timefmt定义的时间格式

注意 该工具为文件实时监控工具,需要linux操作系统内核支持,内核支持需要至少版本为2.6.13

在源服务器上需要安装,目标服务器上不需要安装inotify,发现文件变化,同步到目标服务器。

完整脚本

inotify_bak.sh &

#!/bin/bash  # 设置源目录和目标目录(对于 rsync 来说,这实际上是远程服务器的模块名)  
src_dir="/opt/cibnnas/test"  
dest_server="rsync_backup@113.105.131.182::backup"  /usr/bin/inotifywait -mrq --format '%w%f' -e create,delete,close_write "$src_dir" | while read file; do  
# 打印出发生变化的文件或目录  
echo "Detected change in $file"  # 使用 rsync 同步变化的文件或目录到远程服务器  
# 注意:由于我们监听的是目录,所以 $file 可能是文件也可能是目录  
# rsync 的 -a 选项已经包含了递归,所以我们不需要 -r  
# 如果 $file 是目录,rsync 会处理它;如果是文件,它也会只同步该文件  
/usr/bin/rsync -azu --files-from=- - --contimeout=60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file" "$dest_server" 
# 记录日志  
echo "$(date): $file was rsync'ed" >>/opt/cibnnas/shell/log/rsync.log  
done

这篇关于数据备份-linux之间同步目录和文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4130

相关文章

Linux进程CPU绑定优化与实践过程

《Linux进程CPU绑定优化与实践过程》Linux支持进程绑定至特定CPU核心,通过sched_setaffinity系统调用和taskset工具实现,优化缓存效率与上下文切换,提升多核计算性能,适... 目录1. 多核处理器及并行计算概念1.1 多核处理器架构概述1.2 并行计算的含义及重要性1.3 并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文章总结了线程管理核心知识:线程号唯一、创建方式、属性设置(如分离状态与栈大小)、回收机制(join/detach)、退出方法(返回/pthr... 目录1. 线程号2. 线程的创建3. 线程属性4. 线程的回收5. 线程的退出6. 线程的取消7.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基于进程和线程的CPU配置方法,通过taskset命令和pthread库调整亲和力,将进程/线程绑定到特定CPU核心以优化资源分配... 目录1 基于进程的CPU配置1.1 对CPU亲和力的配置1.2 绑定进程到指定CPU核上运行2 基于

golang程序打包成脚本部署到Linux系统方式

《golang程序打包成脚本部署到Linux系统方式》Golang程序通过本地编译(设置GOOS为linux生成无后缀二进制文件),上传至Linux服务器后赋权执行,使用nohup命令实现后台运行,完... 目录本地编译golang程序上传Golang二进制文件到linux服务器总结本地编译Golang程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方法2总结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使用ls -i命令找到文件或目录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在线解压jar包解压 jar包的步骤总结Linux在线解压jar包在 Centos 中解压 jar 包可以使用 u

linux解压缩 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过程

《linux解压缩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过程》:本文主要介绍linux解压缩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解压文件二、压缩文件总结一、解压文件1、把 xxx.jar 文件放在服务器上,并进入当前目录#

Linux系统性能检测命令详解

《Linux系统性能检测命令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常用的监控命令(如top、vmstat、iostat、htop等)及其参数功能,涵盖进程状态、内存使用、磁盘I/O、系统负载等多维度资源监控,... 目录toppsuptimevmstatIOStatiotopslabtophtopdstatnmon

Javaee多线程之进程和线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新整理)

《Javaee多线程之进程和线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新整理)》进程是资源分配单位,线程是调度执行单位,共享资源更高效,创建线程五种方式:继承Thread、Runnable接口、匿名类、lambda,r... 目录进程和线程进程线程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创建线程的五种写法继承Thread,重写run实现Runnab

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实现方法

《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的命令行环境下,为了使输出信息更加清晰、突出,便于用户快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常常需要改变echo命令的输出颜色,所以本文给大家介... 目python录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使用ANSI转义码使用t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