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MELEON算法原理及Python实践

2024-08-30 11:12

本文主要是介绍CHAMELEON算法原理及Python实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CHAMELEON(变色龙)算法是一种两阶段的层次聚类算法,其原理和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一、算法概述

CHAMELEON算法通过动态建模的方式,结合了数据的初始划分(通过图划分算法)和一种新颖的层次聚类方案。该算法能够自动地、适应地合并簇,有效处理具有不同形状、大小和密度的簇,即使存在噪声和离群点。

二、算法原理

1. 初始划分阶段

构建K近邻图:首先,算法使用k-近邻算法将数据集构建成一个图。在这个图中,每一个数据点作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通过边相连,边的权重由连接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的倒数(或其他相似度度量)表示。

图划分:接着,算法采用图分割技术(如METIS算法)对构建的k近邻图进行分割,生成多个子图,每个子图代表一个初始的子簇。分割的标准是连接不同子图的边的权重之和最小化,以确保子图内的点相似度较高,而子图间的点相似度较低。

2. 层次聚类阶段

定义相似性度量:CHAMELEON算法通过两个关键指标来度量子簇之间的相似性:相对互连性(Relative Interconnectivity, RI)和相对近似性(Relative Closeness, RC)。

相对互连性(RI):衡量两个子簇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通过连接两个子簇的边的权重之和与各自子簇内部边的权重之和的比值来计算。

相对近似性(RC):衡量两个子簇之间的平均相似度,通过连接两个子簇的边的平均权重与各自子簇内部边的平均权重的比值来计算。

合并子簇:算法反复合并RI和RC都较高的子簇对,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达到预定的簇数量或所有点都合并到一个簇中)。合并过程中,算法会考虑合并后簇的局部特性,确保合并后的簇在形状、大小和密度上与原簇相似。

三、算法特点

适应性:CHAMELEON算法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形状、大小和密度的簇,无需事先指定簇的数目或形状。

鲁棒性:该算法对噪声和离群点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们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复杂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通常为O(n^2),在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不太适用。此外,算法中的参数(如k值和minSize)的选择对聚类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仔细调整。

四、应用场景

CHAMELEON算法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形状和密度变化的聚类任务,如社交网络分析、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表达数据聚类等。

综上所述,CHAMELEON算法通过结合图划分和层次聚类的思想,以及相对互连性和相对近似性两个关键指标,实现了对复杂数据集的有效聚类。

五、Python实践

CHAMELEON算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聚类算法,它结合了图划分和层次聚类的思想。在Python中实现CHAMELEON算法需要处理图的构建、图划分以及基于特定相似性度量的簇合并。由于Python中没有直接实现CHAMELEON算法的库,我们需要自行编写代码或使用现有的图处理库(如NetworkX)来辅助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CHAMELEON算法Python实践框架,包括构建k近邻图、图划分以及基于相对互连性和相对近似性的簇合并步骤的概述。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框架,具体实现需要根据你的数据集和需求进行调整。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networkx as nx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pdist, squareform

from metis import part_graph  # 假设你有一个METIS的Python接口,实际中可能需要自己编译或使用其他图划分工具

def build_knn_graph(data, k):

    """构建k近邻图"""

    # 计算所有点之间的距离

    dist_matrix = squareform(pdist(data, 'euclidean'))

   

    # 创建图

    G = nx.Graph()

    G.add_nodes_from(range(data.shape[0]))

   

    # 添加边

    for i in range(data.shape[0]):

        sorted_indices = np.argsort(dist_matrix[i])[1:k+1]  # 排除自身

        for j in sorted_indices:

            G.add_edge(i, j, weight=1 / dist_matrix[i, j])  # 使用距离的倒数作为权重

   

    return G

def compute_similarity(G, clusters):

    """计算簇之间的相对互连性和相对近似性"""

    # 这里仅提供框架,具体实现需要根据簇的定义和图的结构来编写

    # 需要计算簇内边的权重之和、簇间边的权重之和以及边的平均权重等

    # ...

    pass

def merge_clusters(clusters, similarities, threshold):

    """合并簇"""

    # 这里仅提供框架,具体实现需要遍历相似性矩阵,根据阈值合并簇

    # ...

    pass

def chameleon_clustering(data, k, num_clusters, min_size=10):

    """CHAMELEON聚类算法"""

    # 构建k近邻图

    G = build_knn_graph(data, k)

   

    # 初始划分(使用METIS或其他图划分算法)

    # 注意:METIS的Python接口可能不存在,这里只是示意

    # 假设part_graph函数返回一个包含簇标签的列表

    cluster_labels = part_graph(G, num_clusters)

    clusters = {label: [node for node, lbl in enumerate(cluster_labels) if lbl == label] for label in set(cluster_labels)}

   

    # 迭代合并簇,直到达到预定簇数量或无法再合并

    while len(clusters) > num_clusters:

        # 计算簇之间的相似性

        similarities = compute_similarity(G, clusters)

       

        # 找到要合并的簇对(这里需要实现一个选择策略)

        # ...

       

        # 合并簇(这里需要实现合并逻辑)

        # ...

       

        # 更新簇集合

        # ...

   

    # 返回最终的簇集合

    return clusters

# 注意:上述代码中的part_graph、compute_similarity和merge_clusters函数都是未实现的,你需要自己根据算法原理编写它们。

# 此外,METIS的Python接口可能需要你自行编译或寻找替代方案。

# 示例用法(假设你已经有了数据和参数)

# data = ...  # 你的数据集

# k = ...  # k近邻的k值

# num_clusters = ...  # 目标簇数量

# clusters = chameleon_clustering(data, k, num_clusters)

# print(clusters)

请注意,上述代码中的part_graph函数是一个假设的METIS图划分算法的Python接口,实际上你可能需要找到METIS的Python绑定或使用其他图划分工具(如Scikit-Learn中的AgglomerativeClustering的connectivity参数,尽管它不完全等同于METIS)。

compute_similarity和merge_clusters函数需要根据CHAMELEON算法的相对互连性和相对近似性度量来具体实现。这些度量通常涉及计算簇内和簇间边的权重统计量,并基于这些统计量来决定哪些簇应该被合并。

最后,由于CHAMELE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你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并行计算或优化算法来加速处理过程。

这篇关于CHAMELEON算法原理及Python实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0656

相关文章

不懂推荐算法也能设计推荐系统

本文以商业化应用推荐为例,告诉我们不懂推荐算法的产品,也能从产品侧出发, 设计出一款不错的推荐系统。 相信很多新手产品,看到算法二字,多是懵圈的。 什么排序算法、最短路径等都是相对传统的算法(注:传统是指科班出身的产品都会接触过)。但对于推荐算法,多数产品对着网上搜到的资源,都会无从下手。特别当某些推荐算法 和 “AI”扯上关系后,更是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但,不了解推荐算法,就无法做推荐系

基于MySQL Binlog的Elasticsearch数据同步实践

一、为什么要做 随着马蜂窝的逐渐发展,我们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多,单纯使用 MySQL 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数据查询需求,例如对于商品、订单等数据的多维度检索。 使用 Elasticsearch 存储业务数据可以很好的解决我们业务中的搜索需求。而数据进行异构存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同步的问题。 二、现有方法及问题 对于数据同步,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建立数据中间表。把需要检索的业务数据,统一放到一张M

python: 多模块(.py)中全局变量的导入

文章目录 global关键字可变类型和不可变类型数据的内存地址单模块(单个py文件)的全局变量示例总结 多模块(多个py文件)的全局变量from x import x导入全局变量示例 import x导入全局变量示例 总结 global关键字 global 的作用范围是模块(.py)级别: 当你在一个模块(文件)中使用 global 声明变量时,这个变量只在该模块的全局命名空

康拓展开(hash算法中会用到)

康拓展开是一个全排列到一个自然数的双射(也就是某个全排列与某个自然数一一对应) 公式: X=a[n]*(n-1)!+a[n-1]*(n-2)!+...+a[i]*(i-1)!+...+a[1]*0! 其中,a[i]为整数,并且0<=a[i]<i,1<=i<=n。(a[i]在不同应用中的含义不同); 典型应用: 计算当前排列在所有由小到大全排列中的顺序,也就是说求当前排列是第

深入探索协同过滤:从原理到推荐模块案例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协同过滤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3. 相似度计算方法 二、相似度计算方法1. 欧氏距离2. 皮尔逊相关系数3. 杰卡德相似系数4. 余弦相似度 三、推荐模块案例1.基于文章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 前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成为连接用户与内容的桥梁。本文聚焦于

csu 1446 Problem J Modified LCS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的简单应用)

这是一道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的简单应用题,这题是在湖南多校训练赛中队友ac的一道题,在比赛之后请教了队友,然后自己把它a掉 这也是自己独自做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的题目 题意:把题意转变下就变成了:求d1*x - d2*y = f2 - f1的解,很明显用exgcd来解 下面介绍一下exgcd的一些知识点:求ax + by = c的解 一、首先求ax + by = gcd(a,b)的解 这个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LntonAIServer视频监控汇聚抖动检测算法优势

LntonAIServer视频质量诊断功能中的抖动检测是一个专门针对视频稳定性进行分析的功能。抖动通常是指视频帧之间的不必要运动,这种运动可能是由于摄像机的移动、传输中的错误或编解码问题导致的。抖动检测对于确保视频内容的平滑性和观看体验至关重要。 优势 1. 提高图像质量 - 清晰度提升:减少抖动,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使得监控画面更加真实可信。 - 细节增强:在低光条件下,抖

【数据结构】——原来排序算法搞懂这些就行,轻松拿捏

前言:快速排序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找基准值,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实现找基准值 基准值的注释:在快排的过程中,每一次我们要取一个元素作为枢纽值,以这个数字来将序列划分为两部分。 在此我们采用三数取中法,也就是取左端、中间、右端三个数,然后进行排序,将中间数作为枢纽值。 快速排序实现主框架: //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给一串数字1,2,......n,两个操作:1、修改第k个数字,2、查询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之和。 解题思路:咱一看,像线段树,但是如果用线段树做,那么每个区间一定要记录所有的素因子,这样会超内存。然后我就做不来了。后来看了题解,原来是用容斥原理来做的。还记得这道题目吗?求区间[1,r]中与p互质的数的个数,如果不会的话就先去做那题吧。现在这题是求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的和

【Python编程】Linux创建虚拟环境并配置与notebook相连接

1.创建 使用 venv 创建虚拟环境。例如,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myenv 的虚拟环境: python3 -m venv myenv 2.激活 激活虚拟环境使其成为当前终端会话的活动环境。运行: source myenv/bin/activate 3.与notebook连接 在虚拟环境中,使用 pip 安装 Jupyter 和 ipykernel: pip in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