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确认应答、超时重传机制和TCP报头

2024-08-20 16:36

本文主要是介绍【TCP】确认应答、超时重传机制和TCP报头,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CP 相关机制

TCP 基本特点:有连接、可靠传输、面向字节流、全双工

  • 有连接、面向字节流和全双工都能在前面的代码中体现
  • 有连接:必须要先调用 accept 建立联系才能处理
  • 面向字节流:会拿到 clientSocket 对象的 InputStreamOutputStream,再来去读写数据
  • 全双工:一个 Socket 对象,既可以读,也可以写
    而此处的可靠传输在代码层面感知不到,它是在系统内核完成了这里的工作

TCP 最核心的资质就是“可靠传输”,不能做到 100% 送达,只能尽可能的是数据能到达对方方

  1. 能感知到对方是否收到
  2. 如果发现对方没有收到,就要进行重试

后发先至

image.png

  • 如果数据按照左边的传输次序来的,那就不会有歧义
  • 虽然女神先发的“好啊好啊”,后发的“滚”,但是在网络传输中,可能存在“后发先至”,对于我们接收方来说,可能会先收到“滚”,后收到“好啊好啊”
  • 此时,歧义就产生了,我将会误以为女神答应我了

出现原因

互联网最初是用来防御核弹打击的,即使是遭受到了核弹打击,但是 A~B 之间的通信路径有很多很多条,不会全军覆没,所以仍然可以确保数据能正常传输

  • 在正常传输数据的时候,传输数据包不一定走同一条路线
  • 因为是不同的路线,每个数据包传输过程中,遇到的状况也都有差别,最终达到目标的时序就可能存在差异了

举个例子:一个婚车队伍,在触发的时候都是按照顺序,一辆一辆跟着走的,但一到大路上,车队就可能会走散

  • 本来跟着头车走,结果遇到了红灯,一旦跟不上,就各凭本事了
  • 每辆车,各个导航,可能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可能有的车还会堵车
  • 最后到达目的地的先后顺序改变的情况就是很常见的

1. 确认应答

后发先至的解决方法,TCP 核心机制,感知对方是否收到,就是要靠对方告诉你一声“收到了”

  • 后发先至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无法改变
    若要解决,可以给传输的数据添加“编号”,通过编号,可以区分出数据的先后顺序
    image.png|448
  • 我收到的应答报文,即使顺序出现错乱,也能识别出来原意
  • 由于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是加上这里的编号并非是按照“第一条,第二条”这样的方式来编排的,而是按照“字节“,“第一个字节,第一百个字节”,这样来编排的
  • 每个字节都有一个独立的编号,字节和字节之间,编号是连续的、递增的
  • 这种按照字节编号的机制,就成为“TCP 的序号”,在应答报文中,针对之前收到的数据进行对应的编号,称为“TCP 的确认序号

之后,TCP 就可以针对接收方收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排序,确保应用程序 read 到的数据一定是和发送方的数据顺序是一致的

image.png|482
接收方这边调用 read 的时候如果没有数据,就会阻塞等待(前面回显服务器文章中写的是 scanner 读取,本质上就是调用 InputStream.read

  • 接收方收到的数据信息顺序可能和发送发传输时的顺序不一样
  • 此时接收方收到 1001-2000 这个数据到了,但是接收方不会让 read 接触阻塞,因为这个数据的起始部分还没到,2001-3000 到了之后也进行阻塞
  • 直到 1-1000 这个数据到达之后,read 才会接触阻塞,才会读取到 1-10001001-20002001-3000
    • 接收方这边,操作系统内核里面,有一段空间,作为“接收缓冲区”,收到的数据就会先在缓冲区中排队等待,直到开头的数据到了,应用程序才能真正读取到里面的数据

前面接亲的例子:等婚车到了女方门口,因为头车还没来,所以不能直接开到新娘门口去接人

  • 因此这样的车就得在外等待,必须等头车到
  • 等车到了之后,再重新排好队,再一起开到新娘家门口

丢包

丢包的原因有很多种:

  1. 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生了 bit 翻转,收到这个数据的接收方/中间的路由器什么的,计算校验和,但是发现校验和对不上
    发现错误,要及时止损,不能将错就错
  • 所以就会把这个数据丢弃掉,不继续往后转发/不交给应用层使用

  1. 数据传输到某个节点(路由器/交换机),但这个节点的负载太高了,后续传输过来的数据就可能被这个路由器直接丢弃
    • 负载太高:某个路由器,单位时间只能转发 N 个包,但现在是网络高峰期,这个路由器单位时间需要转发的包超过 N 个了,发不过来了

2. 超时重传

发生丢包是完全随机,不可预测的,TCP 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避免数据发生丢包。TCP 能做的是:感知到数据是否丢失,如果丢包,就重新再发一次

此时需要通过应答报文来区分

  • 收到应答报文,说明数据没丢包
  • 没收到应答报文,就说明数据丢包了
    • 网络传输是需要消耗时间的,这里的“没收到”是暂时没收到,还是永远都收不到?
    • 发送方发送数据之后,会给出一个“超时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限制之内,没有收到反馈的 ACK(应答报文 ACK 由 0 变为 1),就视为数据丢包了
      image.png|518
      不管是因为数据丢了导致的丢包还是因为 ACK 丢了导致的,都会重发
  • 但如果是因为 ACK 丢了导致的重发,接收方就会收到两份一样的数据,这样是很不好的(一次扣款请求扣两次)
  • 所以为了确保应用程序调用 read 读出来的数据是唯一、不重复的,TCP 就会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去重
    • 接收方有一个“接收缓冲区”,收到的数据会先进入到缓冲区里,后续再督导数据,就会根据序号,在缓冲区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排序)。如果发现当前序号 1-1000 这个数据已经在缓冲区中存在了,就会直接把新收到的这个数据丢弃掉

超时时间的设定

这里的时间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动态变化的
发送方第一次重传,超时时间是 t1,如果重传之后,仍然没有 ACK,就会继续重传,第二次重传的超时时间是 t2t2>t1

  • 每多重传一次,超时时间的间隔就会变大,重传的频次会降低
  • 经过一次重传之后,就能让数据到达的概率提升很多
  • 反之,如果重传了几次,都没有顺利到达,说明网络的丢包率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网络发生了严重故障,大概率没法继续使用了
    重传也不会无休止的进行,当重传达到一定次数之后,TCP 不会再重传,就认为这个连接已经挂了
  • 先尝试进行“重置/复位连接”,发送一个特殊的数据包“复位报文”,尝试和对方重新进行连接
  • 如果网络这会恢复了,复位报文就会重置连接,使通信可以继续进行
  • 如果网络还有严重问题,复位报文也没有得到回应,此时 TCP 就会单方面放弃连接(发送方释放掉之前接收方的相关信息,这个连接诶也就没了)

确认应答和超时重传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 TCP 的“可靠传输机制

  • 可靠传输机制不是靠“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保证的”

TCP 报头

image.png|449

首部长度

TCP 报头的长度

  • UDP 协议报头固定就是 8 个字节
  • 对于 TCP 来说,报头长度是可变的
    4 个比特位可表示的范围:
  • 0000~1111——>0x0~0xF——>0~15
  • 此处的长度单位是 4 字节,不是字节(所以范围是 0~60 字节)

保留(6 位)

虽然现在不用,但是先把这个东西申请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用于考虑未来的可扩展性

  • 充分吸取了 UDP 的教训,UDP 的报文长度字段,是没法扩展的
  • 如果未来某一天,TCP 需要新增属性或者谋和属性的长度不够用,就可以把保留位拿出来,进行使用
  • TCP 的结构不需要发生太大的改变,这样的升级就会容易很多

关于“可扩展性”也是属于编程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毕竟写的代码不可能写一份就能持续地使用。对代码做出调整,做出修改,是非常普遍、常见的情况
但是,

选项

TCP 报头边长的主要原因。四个字节为一个单位

  • 可以有, 也可以没有
  • 可有一个,也可有多个
    通过“首部长度”确定报头有多长,如果是两个四个字节长度就是两个选项,三个四个字节长度就是三个选项,以此类推

序号

由于会出现“后发先至”的情况,所以需要通过编号,区分出数据的先后顺序
序号:表示的就是 TCP 数据报载荷中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由于序号是连续递增,知道了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后续每个字节的序号也就知道了
image.png|565

  • 32 位/四字节,表示的范围是 0~42亿9千万0~4G
  • 因为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所以一个 TCP 数据报和下一个 TCP 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可以直接进行拼装的
  • 比如要传输一个特别大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本身就会通过多个 TCP 数据报来进行携带,这些 TCP 数据报彼此之间携带的载荷都是可以在接受方自动拼起来的
    • 这样就不像 UDP 存在传输的上限,使用 UDP 传输大数据,就需要考虑调用这一次 send 操作,参数是否超过了 64KB,超过了就不行
    • 使用 TCP 的话就没关系,可以调用一次 write,也可以调用多次 write。无论怎么进行 write,在网络传输和对端接收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 如果多次 write,传输的总数据量超过上述的 4G 也没关系,这里的数据序号是可以再从 0 开始重新设置的

确认序号

确认序号的设定方式,和后发先至中发短信的例子,略有差别

  • TCP 序号不是按照“一条两条”来编排的,而是按照“字节”来编排的
    image.png|357

TCP 的确认序号这里,填写的是 1001,接收方收到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序号的下一个序号

  • 表示的含义是 <1001 的序号的数据都收到了(TCP 序号是连续增长的)
  • 对于应答报文来说,“确认序号”就会按照收到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序号+1 的方式来填写
  • 并且六个标志位中,第二个标志位(ACK)会设为 1
    • 普通报文的 ACK0,应答报文的 ACK1
    • 如果是普通报文,序号是有效的,确认序号是无效的;如果是应答报文,序号和确认序号都是有效的
    • 应答报文的序号是另一套编号体系,和传输数据的序号是不一样的
    • 应答报文默认情况下是不携带数据的

这篇关于【TCP】确认应答、超时重传机制和TCP报头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0595

相关文章

Java CompletableFuture如何实现超时功能

《JavaCompletableFuture如何实现超时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实现超时功能的基本思路以及CompletableFuture(之后简称CF)是如何通过代码实现超时功能的,需要的... 目录基本思路CompletableFuture 的实现1. 基本实现流程2. 静态条件分析3. 内存泄露 bug

C#使用HttpClient进行Post请求出现超时问题的解决及优化

《C#使用HttpClient进行Post请求出现超时问题的解决及优化》最近我的控制台程序发现有时候总是出现请求超时等问题,通常好几分钟最多只有3-4个请求,在使用apipost发现并发10个5分钟也... 目录优化结论单例HttpClient连接池耗尽和并发并发异步最终优化后优化结论我直接上优化结论吧,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在Python编程的世界里,import语句是开发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各种功能和库的大门,下面就跟随小... 目录一、python import机制概述1.1 import语句的基本用法1.2 模块缓存机制1.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本文介绍了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哨兵机制可以监控Redis集群,实现自动故障转移,哨兵机制通过监控、下线、选举和故... 目录一、主从复制1.1 什么是主从复制1.2 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原理1.3.1 全量复制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缓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同时,还详细探讨了缓存更新机制,包括不同情况下的缓存更... 目录一、缓存问题1.1 缓存穿透1.1.1 问题来源1.1.2 解决方案1.2 缓存击穿1.2.1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及其对应的get、set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反射机制实现类对象的实例化,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通过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以及相应的get、set方法1.遍历类对象的所有属性2.获取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MySQL事务、锁和MVCC机制是确保数据库操作原子性、一致性和隔离性的关键,事务必须遵循ACID原则,锁的类型包括表级锁、行级锁和意向锁,MVCC通过非锁定读和... 目录mysql的锁和MVCC机制事务的概念与ACID特性锁的类型及其工作机制锁的粒度与性能影响多版本

Springboot使用RabbitMQ实现关闭超时订单(示例详解)

《Springboot使用RabbitMQ实现关闭超时订单(示例详解)》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RabbitMQ实现订单的延时处理和超时关闭,通过配置RabbitMQ的交换机、队列和... 目录1.maven中引入rabbitmq的依赖:2.application.yml中进行rabbit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可能会因为一些暂时性的错误而失败,例如网络波动、数据库连接超时或第三方服务不可用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Sp... 目录引言1. 什么是 @Retryable?2. 如何在 Spring 中使用 @Retryable

QT实现TCP客户端自动连接

《QT实现TCP客户端自动连接》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QT中一个TCP客户端自动连接的测试模型,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版本 1:没有取消按钮 测试效果测试代码版本 2:有取消按钮测试效果测试代码版本 1:没有取消按钮 测试效果缺陷:无法手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