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标准分幅下的图幅号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原理+源代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最近要批量的把标准分幅下的图幅号转换成经纬度坐标,所以这两天写了个程序来搞定这件事情。
先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个程序的作用。
例如:计算出图幅号I50G021040的经纬度范围,即最大经度、最小经度、最大纬度、最小纬度。
运用我编写的这个程序,可以直接算出来,这个图幅号的经纬度范围,最大经度为115.3125°,最小经度为115.25°,最大纬度为31.167°,最小纬度为31.125°。
说一下转换的原理吧。
原理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有7种: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位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其中,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每幅1:100万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6°、纬差4°;纬度60°-76°为经差12°、纬差4°;纬度76°-88°之间经差24°、纬差4°。(中国在1:100万分幅中都是按经差6°、纬差4°分幅的)
1幅1:100万地形图可以划分成4(2*2)幅1:50万地形图、16(4*4)幅1:25万地形图、144(12*12)幅1:10万地形图、576(24*24)幅1:5万地形图、2304(48*48)幅1:2.5万地形图、9216(96*96)幅1:1万地形图、36864(192*192)幅1:0.5万地形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地形图的编号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不统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1:1 000 000-1:5000地形图的编号均以1:1 000 000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的方法。将1:1 000 000地形图按所含各比例尺地形图的经差和纬差划分成若干行和列,横行从上到下、纵列从左到右按顺序分别用3位阿拉伯数字(数字码)表示,不足3位者前面补零,取行号在前、列号在后的排列形式标记;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分别采用不同的字符作为其比例尺代码。
接下来,把图幅号分解开来讲解。以上面提到的I50G021040图幅号为例。
- I,表示的是1:100万行号;50,表示的是1:100万列号。用于表示此范围在1:100万分幅地形图下的经纬度范围,即最大纬度是32°N,最小纬度是28°N,最大经度是120°,最小经度是114°。(查看前面的分幅图可知道:I,表示28°-32°N范围;50,表示114°-120°E)
- G,表示的是比例尺代码。用于记录地形图的实际比例尺。根据前面的比例尺代码表格可知,G表示1:10000比例尺,即1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成96*96幅1:10000地形图。据此,我们可以算出1幅1:10000地形图的纬差为:6/96°,经差为:4/96°。
- 021,表示的是图幅行号数字码;040,表示的是图幅列号数字码。用于确定该地形图确切的经纬度范围。由于此图幅号为96*96,所以图幅行号和列号数字码都不能超过096。
据此我们可以算出此图幅号的最大纬度、最小纬度、最大经度、最小经度。
最大纬度=1:1 000 000地形图的最大纬度-(图幅行号数字码-1)*1:10000地形图的纬差=32°N - (21-1)*6/96°=31.1667°N
最小纬度=最大纬度-纬度差=31.1667°N-6/96°=31.125°N
最小经度=1:1 000 000地形图的最小经度+(图幅列数数字码-1)*1:10000地形图的经差=114°E+(40-1)*4/96°=115.25°E
最大经度=最小经度+1:10000地形图的经差=115.25°E+4/96°=115.3125°E
程序代码
核心算法部分代码:
#region
这篇关于标准分幅下的图幅号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原理+源代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