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java)-外观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简介
外观模式,为了隐藏系统的复杂性,向客户提供统一的接口层,消除客户与系统的耦合。该设计模式为结构性模式。、
在中大型程序中使用很多,当整个软件系统分为多个模块或层次结构,在各层或各子系统通信时,可以使用外观模式来隐藏各子系统或各层的内部细节,向自己的客户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口,保证系统的独立性。
由于设计模式比较简单,这里只给出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以及它的使用场景。
2. 代码示例
如,一个程序软件分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又由多个模块组成,这种很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在各个子系统进行通信的就可以使用外观模式,如下,是这个程序软件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下分多个子模块:
class ESubModule1 {public void process() {System.out.println("ESubModule1 process!");}
}class ESubModule2 {public void process() {System.out.println("ESubModule2 process!");}
}class ESubModule3 {public void process() {System.out.println("ESubModule3 process!");}
}class ESystemFacade {private ESubModule1 subModule1;private ESubModule2 subModule2;private ESubModule3 subModule3;public ESystemFacade() {subModule1 = new ESubModule1();subModule2 = new ESubModule2();subModule3 = new ESubModule3();}public void process() {subModule1.process();subModule2.process();subModule3.process();}
}
如上,这三个模块如果分别提供给另外一个子系统使用,那么另外一个子系统会考虑这三个子模块的关系,以及他们的逻辑。显然的这给该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所以外观模式就像一个外交大使,统一提供给外部系统统一的接口,而内部的逻辑由接口内部进行处理。这样就跟明显的将该子系统独立出来了。客户使用的时候只用获取该外观对象的引用,调用其提供的函数接口即可,每个函数接口对客户就是一个需求。
客户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ESystemFacade systemFacade = new ESystemFacade();systemFacade.process();}
3.使用场景
- 当你的系统层次结构分明时(业务逻辑上或者架构设计上),各层次模块的交互可以使用外观模式作为各个模块的入口。
- 当开发新系统时需要和旧系统交互通信时,可以为旧系统提供一个程序入口的外观,方便新系统与其进行交互,从而避免新系统中对旧系统的模块过多的引用。
当然,外观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当在该子系统下,新增一个模块的时候,需要在子系统中新增新增模块的对象,不符合开闭原则。
当需要在一个已有的模块中的内部提供一个对外的接口时,需要通过外观入口提供出去,这样可能会导致函数的调用层次变多,影响程序效率,同样不符合开闭原则。
它的优点:
隐藏内部复杂的逻辑,将各子系统独立,方便各组人员独立开发维护。
接口提供流程化,减少由于开发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导致的代码混乱。
对外系统独立,层次结构清晰,便于快速找到模块入口,从而熟悉代码。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java)-外观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