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平衡二叉树(AVL树)的实现

2024-06-22 11:52
文章标签 二叉树 c++ 实现 平衡 avl

本文主要是介绍【C++】平衡二叉树(AVL树)的实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一、AVL树的概念
  • 二、AVL树的实现
    • 1、AVL树的定义
    • 2.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
      • 2.1 按照二叉排序树的方式插入并更新平衡因子
      • 2.2 AVL树的旋转
        • 2.2.1 新节点插入较高左子树的左侧(LL平衡旋转)
        • 2.2.2 新节点插入较高右子树的右侧(RR平衡旋转)
        • 2.2.3 新节点插入较高左子树的右侧(LR平衡旋转)
        • 2.2.4 新节点插入较高右子树的左侧(RL平衡旋转)
        • 2.2.5 总结
    • 3 平衡二叉树的删除(了解即可)
    • 4 平衡二叉树的验证
  • 三、平衡二叉树的效率分析

一、AVL树的概念

二叉排序树虽可以缩短查找的效率,但如果数据有序或接近有序二叉搜索树将退化为单支树,查找元素相当于在顺序表中搜索元素,效率低下。
为了避免树的高度增长过快,降低二叉排序树的性能,规定在插入和删除结点时,要保证任意结点的左、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将这样的二叉树称为平衡二叉树,也称AVL树。

一棵AVL树或者是空树,或者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二叉搜索树:

  • 它的左右子树都是AVL树
  • 左右子树高度之差(简称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1/0/1)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AVL树的实现

1、AVL树的定义

AVL树结点的定义: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struct AVLTreeNode
{AVLTreeNode(const pair<K, V>& kv):_left(nullptr),_right(nullptr),_parent(nullptr),_kv(kv),_bf(0){}AVLTreeNode<K, V>* _left;AVLTreeNode<K, V>* _right;AVLTreeNode<K, V>* _parent;		// 使用三叉链方便后续处理,但要记得维护pair<K, V> _kv;					// 保存键值对int _bf;						// 平衡因子
};

2.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

2.1 按照二叉排序树的方式插入并更新平衡因子

AVL树就是在二叉排序树的基础上加上了平衡因子,因此AVL树也可以看成是二叉排序树。那么AVL树的插入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1) 按照二叉排序树的方法插入新结点
(2) 调整结点的平衡因子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先按照二叉排序树的方法进行结点插入if (_root == nullptr){_root = new Node(kv);return true;}Node* parent = nullptr;Node* cur = _root;while(cur){if (kv.first < cur->_kv.first){parent = cur;cur = cur->_left;}else if (kv.first > cur->_kv.first){parent = cur;cur = cur->_right;}else{return false;}}cur = new Node(kv);if (kv.first < parent->_kv.first){parent->_left = cur;}else{parent->_right = cur;}cur->_parent = parent;// 新结点插入后,AVL树的平衡性可能会遭到破坏,此时就需要更新平衡因子,并检测是否// 破坏了AVL树的平衡性while (parent){/*cur插入后,parent的平衡因子一定需要调整,在插入之前,parent的平衡因子分为三种情况:-1,0, 1, 分以下两种情况:1. 如果cur插入到parent的左侧,只需给parent的平衡因子-1即可2. 如果cur插入到parent的右侧,只需给parent的平衡因子+1即可*/if (parent->_left == cur){--parent->_bf;}else{++parent->_bf;}/*此时:parent的平衡因子可能有三种情况:0,正负1, 正负21. 如果parent的平衡因子为0,说明插入之前parent的平衡因子为正负1,插入后被调整成0,此时满足AVL树的性质,插入成功2. 如果parent的平衡因子为正负1,说明插入前parent的平衡因子一定为0,插入后被更新成正负1,此时以parent为根的树的高度增加,需要继续向上更新3. 如果parent的平衡因子为正负2,则parent的平衡因子违反平衡树的性质,需要对其进行旋转处理*/if (0 == parent->_bf){break;}else if (1 == parent->_bf || -1 == parent->_bf){cur = cur->_parent;parent = parent->_parent;}else if (2 == parent->_bf || -2 == parent->_bf){// 旋转处理}else{// 如果平衡因子不是以上几种情况,说明代码逻辑错误assert(false);}}return true;
}

2.2 AVL树的旋转

如果在一棵原本是平衡的AVL树中插入一个新节点,可能造成不平衡,此时必须调整树的结构,使之平衡化。根据节点插入位置的不同,AVL树的旋转分为四种:LL平衡旋转(右旋),RR平衡旋转(左旋),LR平衡旋转(先左旋后右旋),RL平衡旋转(先右旋后左旋)

2.2.1 新节点插入较高左子树的左侧(LL平衡旋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在插入前,AVL树是平衡的,新节点插入到30的左子树(注意:此处不是左孩子)中,30左子树增加了一层,导致以60为根的二叉树不平衡,要让60平衡,只能将60左子树的高度减少一层,右子树增加一层,即将左子树往上提,这样60转下来,因为60比30大,只能将其放在30的右子树,而如果30有右子树,右子树根的值一定大于30,小于60,只能将其放在60的左子树,旋转完成后,更新节点的平衡因子即可。

在旋转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考虑:

  1. 30节点的右孩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2. 60可能是根节点,也可能是子树
    如果是根节点,旋转完成后,要更新根节点
    如果是子树,可能是某个节点的左子树,也可能是右子树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 subL:parent的左孩子// subLR:parent的左孩子的右孩子,注意:该点可能不存在Node* subL = parent->_left;Node* subLR = subL->_right;subL->_right = parent;parent->_left = subLR;Node* ppnode = parent->_parent;		// 记录parent的父结点,用于连接新的子树parent->_parent = subL;if (subLR){subLR->_parent = parent;}if (ppnode == nullptr){_root = subL;_root->_parent = nullptr;}else {if (ppnode->_left == parent){ppnode->_left = subL;}else{ppnode->_right = subL;}subL->_parent = ppnode;}// 根据调整后的结构更新部分节点的平衡因子subL->_bf = parent->_bf = 0;
}
2.2.2 新节点插入较高右子树的右侧(RR平衡旋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实现参考右旋即可。

void RotateL(Node* parent)
{Node* subR = parent->_right;Node* subRL = subR->_left;subR->_left = parent;parent->_right = subRL;Node* ppnode = parent->_parent;		// 记录parent的父结点parent->_parent = subR;if (subRL){subRL->_parent = parent;}if (ppnode == nullptr){_root = subR;_root->_parent = nullptr;}else{if (ppnode->_left == parent){ppnode->_left = subR;}else{ppnode->_right = subR;}subR->_parent = ppnode;}parent->_bf = subR->_bf = 0;
}
2.2.3 新节点插入较高左子树的右侧(LR平衡旋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双旋变成单旋后再旋转,即:先对30进行左单旋,然后再对90进行右单旋,旋转完成后再考虑平衡因子的更新。

void RotateLR(Node* parent)
{// subL:parent的左孩子// subLR:parent的左孩子的右孩子,注意:该点可能不存在Node* subL = parent->_left;Node* subLR = subL->_right;// 旋转之前,保存pSubLR的平衡因子,旋转完成之后,需要根据该平衡因子来调整其他节点的平衡因子int bf = subLR->_bf;RotateL(parent->_left);RotateR(parent);if (1 == bf){subL->_bf = -1;}else if (-1 == bf){parent->_bf = 1;}
}
2.2.4 新节点插入较高右子树的左侧(RL平衡旋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右左双旋。

void RotateRL(Node* parent)
{Node* subR = parent->_right;Node* subRL = subR->_left;int bf = subRL->_bf;RotateR(parent->_right);RotateL(parent);if (1 == bf){parent->_bf = -1;}else if (-1 == bf){subR->_bf = 1;}
}
2.2.5 总结

假如以parent为根的子树不平衡,即parent的平衡因子为2或者-2,分以下情况考虑:

  1. parent的平衡因子为2,说明parent的右子树高,设parent的右子树的根为subR
    当subR的平衡因子为1时,执行左单旋
    当subR的平衡因子为-1时,执行右左双旋
  2. parent的平衡因子为-2,说明parent的左子树高,设parent的左子树的根为subL
    当subL的平衡因子为-1是,执行右单旋
    当subL的平衡因子为1时,执行左右双旋

旋转完成后,原parent为根的子树个高度降低,已经平衡,不需要再向上更新。

3 平衡二叉树的删除(了解即可)

因为AVL树也是二叉排序树,可按照二叉排序树的方式将节点删除,然后再更新平衡因子,只不错与删除不同的时,删除节点后的平衡因子更新,最差情况下一直要调整到根节点的位置。
平衡二叉树删除操作的具体步骤:

  1. 先按照二叉排序树的方式删除结点
  2. 一路向上找到最小不平衡子树,找不到就结束
  3. 找最小不平衡子树下,最高的儿子和孙子
  4. 根据孙子的位置,调整平衡
    • 孙子在LL:右单旋
    • 孙子在RR:左单旋
    • 孙子在LR:先左旋再右旋
    • 孙子再RL:先右旋再左旋
  5. 如果不平衡向上传导,继续第二步
    • 对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旋转可能导致树变矮,从而导致上层祖先不平衡

4 平衡二叉树的验证

AVL树是在二叉搜索树的基础上加入了平衡性的限制,因此要验证AVL树,可以分两步:

  1. 验证其为二叉搜索树
    如果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有序的序列,就说明为二叉搜索树
  2. 验证其为平衡树
    • 每个节点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注意节点中如果没有平衡因子)
    • 节点的平衡因子是否计算正确
// 求二叉树的高度
int _Height(Node* root)
{if (root == nullptr){return 0;}int leftH = _Height(root->_left);int rightH = _Height(root->_right);return leftH > rightH ? leftH + 1 : rightH + 1;
}
// 验证平衡树
bool _Isbalance(Node* root)
{if (root == nullptr){return true;}int leftH = _Height(root->_left);int rightH = _Height(root->_right);if (rightH - leftH != root->_bf){cout << root->_kv.first << "结点平衡因子异常" << endl;return false;}return rightH - leftH < 2&& _Isbalance(root->_left)&& _Isbalance(root->_right);
}

三、平衡二叉树的效率分析

在平衡二叉树上进行查找的过程与二叉排序树相同。因此,在查找过程中,进行关键字的比较次数不超过树的深度。假设以 n h n_h nh表示深度为h的平衡二叉树中含有的最少结点数。 n 0 = 0 , n 1 = 1 , n 2 = 2 n_0=0,n_1=1,n_2=2 n0=0,n1=1,n2=2,并且有 n h = n h − 2 + n h − 1 + 1 n_h=n_{h-2}+n_{h-1}+1 nh=nh2+nh1+1含有n个结点的平衡二叉树的最大深度为 O ( l o g 2 n ) O(log_2n) O(log2n),因此平均查找效率为 O ( l o g 2 n ) O(log_2n) O(log2n)
但是如果要对AVL树做一些结构修改的操作,性能非常低下,比如:插入时要维护其绝对平衡,旋转的次数比较多,更差的是在删除时,有可能一直要让旋转持续到根的位置。因此:如果需要一种查询高效且有序的数据结构,而且数据的个数为静态的(即不会改变),可以考虑AVL树,但一个结构经常修改,就不太适合。

这篇关于【C++】平衡二叉树(AVL树)的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84218

相关文章

pytorch自动求梯度autograd的实现

《pytorch自动求梯度autograd的实现》autograd是一个自动微分引擎,它可以自动计算张量的梯度,本文主要介绍了pytorch自动求梯度autograd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 autograd是pytorch构建神经网络的核心。在 PyTorch 中,结合以下代码例子,当你

SpringBoot集成Milvus实现数据增删改查功能

《SpringBoot集成Milvus实现数据增删改查功能》milvus支持的语言比较多,支持python,Java,Go,node等开发语言,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Java语言,采用springboo... 目录1、Milvus基本概念2、添加maven依赖3、配置yml文件4、创建MilvusClient

JS+HTML实现在线图片水印添加工具

《JS+HTML实现在线图片水印添加工具》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创作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保护原创内容、展示品牌身份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实现一个完全基于HTML+CSS构建的现代化图片水印在线工具... 目录概述功能亮点使用方法技术解析延伸思考运行效果项目源码下载总结概述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创作日益频繁的

C++中初始化二维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

《C++中初始化二维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中初始化二维数组的不同方式,包括静态初始化、循环、全部为零、部分初始化、std::array和std::vector,以及std::vec... 目录1. 静态初始化2. 使用循环初始化3. 全部初始化为零4. 部分初始化5. 使用 std::a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OpenCV图像形态学的实现

《OpenCV图像形态学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图像形态学的实现,包括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梯度运算、顶帽运算和黑帽运算,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 目录一、图像形态学简介二、腐蚀(Erosion)1. 原理2. OpenCV 实现三、膨胀China编程(

通过Spring层面进行事务回滚的实现

《通过Spring层面进行事务回滚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Spring层面进行事务回滚的实现,包括声明式事务和编程式事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声明式事务回滚:1. 基础注解配置2. 指定回滚异常类型3. ​不回滚特殊场景编程式事务回滚:1. ​使用 TransactionT

Android实现打开本地pdf文件的两种方式

《Android实现打开本地pdf文件的两种方式》在现代应用中,PDF格式因其跨平台、稳定性好、展示内容一致等特点,在Android平台上,如何高效地打开本地PDF文件,不仅关系到用户体验,也直接影响... 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相关知识2.1 PDF文件基本概述2.2 android 文件访问与存储权限2.

使用Python实现全能手机虚拟键盘的示例代码

《使用Python实现全能手机虚拟键盘的示例代码》在数字化办公时代,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会议室投影电脑突然键盘失灵、躺在沙发上想远程控制书房电脑、或者需要给长辈远程协助操作?今天我要分享的Pyth... 目录一、项目概述:不止于键盘的远程控制方案1.1 创新价值1.2 技术栈全景二、需求实现步骤一、需求

Spring Shell 命令行实现交互式Shell应用开发

《SpringShell命令行实现交互式Shell应用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Shell命令行实现交互式Shell应用开发,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功能丰富的命令行应用程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目录引言一、Spring Shell概述二、创建命令类三、命令参数处理四、命令分组与帮助系统五、自定义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