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之用户和用户组的基本操作

2024-06-18 21:32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基础之用户和用户组的基本操作,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任何操作系统,都必须有的一种功能那就是对用户的管理,还有就是权限,毕竟如果所有的权限一样的话,那么其用户管理的意义似乎也就没有什么用。

用户组,这个概念为什么存在,因为方便管理者将相同权限的用户分在一个组里面,将其对组的赋予的权限会自动赋予给组下的用户。

而本篇只会设计用户和用户组的添加等操作,暂时不涉及赋予权限,而权限会再单独写一章,因为个人觉得篇幅小适合阅读。(以centos7演示)

用户

添加用户

还是先看其参数以及作用

参数作用
-c<备注>加上备注的信息 会保存再passwd文件中
-d<登入目录>其实路径,也是再home文件夹下,如果不写默认会在home下创建一个与用户名一样的文件夹
-e<有效日期>指定用户的使用时间 日期格式yyyy-mm-dd
-f<缓存天数>是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关闭该账户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组,如果不写系统回自动创建一个和用户名一样的用户组,将该用户放入。也称之为主组,每个用户必有一个主组。
-G<附加组>如果主组无法满足用户的权限的时候,可以创建一个附加组,一个用户可以有0到多个附加组。当然加入附加组也会拥有附加组的权限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不写默认是-m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帐号。
-u指定用户ID。一般默认是唯一的不可以有相同的,如果用了-o 就是例外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创建用户的账户,必须有创建用户的权限
# 添加一个用户 test (下图演示home下test登录目录)
useradd test# 如果添加一个用户test1,登录目录为test2
useradd -d /home/test2  test1   #创建两个uid 号一样的用户
useraddd -ou 10001 test
useradd  -ou  1000a tes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在home下生成一个test目录,也就是test登录目录。

这个地方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部位用户test,创建一个密码。

useradd是无法给用户赋予密码,这个需要另一个命令passwd

修改密码

上面添加用户的时候,发现没有办法设置密码,因为用root账户创建的test,如果切换su test 直接切换了,而且无论是不是有密码,都不需要输入密码
因为root账户已经是最高权限了,所以在切换其他任何账户的时候都不允许输入密码。

现在看一下其常用的一些参数,以及其作用。

-d删除密码
-f强迫用户下次登录必须修改口令
-w口令到期提前警告的天数
-k更新只能发送在过期之后
-l停止账户使用
-S显示密码信息
-u启用已被停的账户
-x指定口令最长存活期
-g修改群组密码
-i口令过期后多少天停止用户
#给上面创建的test账户 创建密码1234
passwd test 
然后会出现提示输入密码,和再次输入密码验证# 删除 test账户的密码
passwd -d test

删除用户

有添加用户和修改用户密码,自然也会有删除用户的命令,那就是userdel

这个命令最常用的是两个,一个带参数一个不带参数,直接演示了。

#删除用户test。但是不删除home下的登录目录(一般会用用户名命名)
userdel  test#删除用户test。同时删除home下的登录目录(一般会用用户名命名)
userdel -r test

补充

有时候会看某个用户的详细信息,需要用到一个命令id

# 查询test的用户的所在群组或附加群组的名称id 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图片也可以

可以看每个用户名在赋予名字的时候也会赋予一个uid。

用户ID,唯一标识一个系统用户的帐号,uid在系统中是唯一的。uid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份证,用户名就相当于这个人的名字。(如果使用了-o参数例外。gid 对于用户组也是类似的意思不在后序。)

uid 其约定:

  • 0 超级管理员 – 最高权限,有着极强的破坏能力
  • 1~200 系统用户 – 用来运行系统自带的进程,默认已创建
  • 201~999 系统用户 – 用来运行安装的程序,所以此类用户无需登录系统
  • 1000+ 普通用户 – 正常可以登录系统的用户,权限比较小,能执行的任务有限

用户修改

管理员创建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需要修改,这个是一个必有的需求。所以linux命令也自然不能缺少。

命令是usermod。

还是先看一下其常用的参数以及作用

参数作用
-c <备注>修改用户的不备注信息
-d <登录目录>修改用户的登录目录
-e 修改帐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修改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内关闭账户
-g <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l<帐号名称>修改用户帐号名称。
-L锁定用户密码,使密码无效。
-u修改用户uid
-U解除密码锁定。
# 修改用户test 所在的组testgroup  到所在的组testgroup1
usermod  -g testgroup1  test# 修改用户test 所在的附加组testgroup2。现在为test再添加一个附加组 testgroup3
usermod -G testgroup2,testgroup3   test

用户组

创建用户组

用户组方便对拥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的进行管理而存在的,其命令是groupadd

看一下其常用的参数以及作用

参数作用
-g指定新建的工作组的gid
-r创建系统工作组,系统工作组的gid小于500
-K覆盖配置文件 “/ect/login.defs”
-o-允许添加组 ID 号不唯一的工作组。
#创建一个用户组test
groupadd  test#创建gid 相同的两个用户组
group -og 10001 test
group -og 10001 test1

删除用户组

# 删除用户组test
groupdel  test  #倘若该群组中仍包括某些用户,则必须先删除这些用户后,方能删除群组。

用户组修改

用户组修改的命令是groupmod,现在我们看一下其具体的参数

参数作用
-g修改群组的gid
-o可重复使用gid
-n<群组新名>修改群组的名
# 修改test组名字为test1
groupmod  -n test1  test

补充

前面再文件目录与作用中说的,etc文件存储的是linux中配置的信息,比如账户密码等信息。所以这些信息自然也可以字/etc/passwd、 /etc/shadow、/etc/group 文件中有显示

用户的配置文件

/etc/passwd,这个文件如果看起名字以为密码配置文件,其实用户配置文件,记录用户的各种信息。

cat -n   /etc/passwd  |  grep 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对应的含义:**用户名:口令(x 代表加密了不显示):uid:gid:注释:登录目录:登录shell **

密码的配置我呢见

/etc/shadow是口令配置文件

cat -n   /etc/shadow  |  grep 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对应的含义:**用户名:加密后的口令(空表示没有设置密码):最后依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

组的配置文件

/etc/group记录了组的信息。

cat -n   /etc/group  |  grep 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对应的含义:组名:口令:gid:组内用户列表

这篇关于Linux基础之用户和用户组的基本操作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3107

相关文章

TP-Link 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

《TP-Link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近期,路由器制造巨头普联(TP-Link)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一系列重要变动,上个月,公司发出了一则通知,明确要求所... 路由器厂商普联(TP-Link)上个月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用户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后才能继续使用普联提供的 D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进程地址空间以及Linux内核进程调度队列的相关知识,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参数,命令行参数用于传递给程序的参数,... 目录一、初步认识环境变量1.1常见的环境变量1.2环境变量的基本概念二、命令行参数2.1通过命令编程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C/C++程序的编译过程,包括预编译、编译、汇编和链接四个阶段,并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作用和具体操作,同时,还介绍了调试和发布版本的概念... 目录一、预编译指令1.1预处理功能1.2指令1.3问题扩展二、编译(生成汇编)三、汇编(生成二进制机器语

Oracle数据库如何切换登录用户(system和sys)

《Oracle数据库如何切换登录用户(system和sys)》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SQL*Plus工具登录Oracle数据库的system用户,包括打开登录入口、输入用户名和口令、以及切换到sys用户的... 目录打开登录入口登录system用户总结打开登录入口win+R打开运行对话框,输php入:sqlp

Rsnapshot怎么用? 基于Rsync的强大Linux备份工具使用指南

《Rsnapshot怎么用?基于Rsync的强大Linux备份工具使用指南》Rsnapshot不仅可以备份本地文件,还能通过SSH备份远程文件,接下来详细介绍如何安装、配置和使用Rsnaps... Rsnapshot 是一款开源的文件系统快照工具。它结合了 Rsync 和 SSH 的能力,可以帮助你在 li

Linux部署jar包过程

《Linux部署jar包过程》文章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部署Java(jar)包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包括统一JDK版本、添加打包插件、修改数据库密码以及正确执行jar包的方法... 目录linux部署jar包1.统一jdk版本2.打包插件依赖3.修改密码4.执行jar包总结Linux部署jar包部署

mysqld_multi在Linux服务器上运行多个MySQL实例

《mysqld_multi在Linux服务器上运行多个MySQL实例》在Linux系统上使用mysqld_multi来启动和管理多个MySQL实例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这种方式允许你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多个... 目录1. 安装mysql2. 配置文件示例配置文件3. 创建数据目录4. 启动和管理实例启动所有实例

Linux内存泄露的原因排查和解决方案(内存管理方法)

《Linux内存泄露的原因排查和解决方案(内存管理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运维团队在Linux处理LB服务内存暴涨、内存报警问题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排查原因到制定解决方案,并从中学习了Linux内存管理... 目录一、问题二、排查过程三、解决方案四、内存管理方法1)linux内存寻址2)Linux分页机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