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ReentrantLock与AQS:深入剖析多线程同步的艺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概述
ReentrantLock
作为Java的独享锁,其实现基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AQS)。AQS为构建锁和同步器提供了一个框架,包括资源的获取、释放、线程的排队等待等机制。
2. 入队与出队
在AQS中,等待获取锁的线程会被封装成Node节点,并加入到一个FIFO的队列中。当线程尝试获取锁失败时,会执行入队操作。入队操作主要包括将节点添加到队列尾部,并更新尾指针和可能的下一个节点的prev指针。
出队操作则发生在锁被释放时,此时AQS会唤醒队列中的第一个节点(头节点)所代表的线程,并尝试让其获取锁。如果成功获取锁,则执行出队操作,即将头节点移除,并更新头指针和可能的下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
3. 头结点设计
AQS中的队列是一个双向链表,其中头结点(head)用于表示队列中等待时间最长的线程,也是每次尝试获取锁的第一个线程。当线程成功获取锁后,它会被移除队列,此时头指针会向前移动,指向下一个等待的线程。
4. 共享与独享的实现
AQS支持两种同步模式:共享模式和独享模式。独享模式即ReentrantLock
使用的模式,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取到锁。而共享模式则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获取锁,如Semaphore
和CountDownLatch
就是基于共享模式实现的。
在独享模式下,AQS通过tryAcquire()
和tryRelease()
等方法来尝试获取和释放锁。而在共享模式下,AQS则通过tryAcquireShared()
和tryReleaseShared()
等方法来实现。
5. CAS操作
CAS(Compare-and-Swap)是AQS中实现原子操作的关键技术。CAS操作包含三个操作数:内存位置(V)、预期原值(A)和新值(B)。CAS操作会先检查内存位置V的值是否等于预期原值A,如果相等,则将V的值更新为新值B,并返回true;否则不做任何操作,并返回false。
在AQS中,CAS操作主要用于状态变量的更新和节点的入队、出队等。例如,在入队操作中,AQS会使用CAS操作来尝试更新尾指针和节点的prev指针,以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下的线程安全。
6. 源码分析
ReentrantLock
的实现依赖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AQS),而AQS是一个用于构建锁和同步器的框架。在源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个关键部分:Node类、同步状态管理、队列操作、以及锁获取与释放的实现。
6.1 Node类
Node类用于表示队列中的节点,每个节点包含线程引用、等待状态等信息。Node类有多个状态值,如CANCELLED、SIGNAL、CONDITION等,用于标识节点的不同状态。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 // 线程状态枚举 static final int CANCELLED = 1; static
这篇关于ReentrantLock与AQS:深入剖析多线程同步的艺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