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TCP/IP模型及包结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CP/IP模型
TCP/IP与OSI七层的对应关系
网络接口层:定义物理介质的特性,数据的封装及解封装,数据帧的传输。
网络层:IP是网络的核心层,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交给接口层,IP数据包时无连接服务。
IP数据包格式:
版本:占4位(bit),指IP的协议版本号。
首部长度:占4位(bit),指IP报文头的长度。
服务类型: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其中3位表示报文的优先级,后面的几位分别表示要求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吞吐量、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路由代价等。对应为1即有相应要求,为0则不要求。
总长度:16位(bit),指报文的总长度。
标识:该字段标记为当前分片为第几个分片,在数据报重组时很有用,当一个数据包要进行分段时,把数据包每一个分段打上相同的标示方便重组。
标志:该字段用于标记该报文是否为分片(有一些可能不需要分片,或不希望分片),后面是否还有分片(是否为最后一个分片)。
片偏移:指当前分片在原数据报(分片前的数据报)中相对于用户数据字段的偏移量,即在原数据报中的相对位置。
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该字段表明当前报文还能生存多久,每经过1ms或者一个网关,TTL值自动减1,当生存时间为0时,报文将被认为目的主机不可达而丢弃。
协议:该字段指出在上层(网络7层结构TCP/IP的传输层)使用的协议,可能的协议有UDP、TCP、ICMP、IGMP、IGP等。
首部校验和:用来检测IP报文头部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否出错,主要校验报文头中是否有某一个或几个bit被修改
源IP地址:32位(bit),4个字节,每一个字节为0-255之间的整数,及我们日常见到的IP地址格式。
目的IP地址:32位(bit),4个字节,每一个字节为0-255之间的整数,及我们日常见到的IP地址格式。
传输层:提供应用层程序间的通信,主要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协议UDP。
TCP报文结构:
URG: 当该位为1时,表明紧急指针有效,否则无效。
ACK:当该位1时,表明确认序列号有效,即该报文段是一个确认报文段,否则无效。
PSH:其值为1表示接收方应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处理。
RST:重新连接标志。
SYN:同步序列号标志,其值为1时用来发起一个连接。
FIN:其值为1时表示发送端释放一个连接。
窗口大小字段:占16比特。此字段用来进行流量控制,单位为字节数,这个值是本机期望一次接收的字节数。
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断开过程:
这篇关于TCP/IP模型及包结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