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使用argparse 模块

2024-06-13 14:20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度学习:使用argparse 模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深度学习中,结合 Bash 脚本和 argparse 模块,可以实现高效的任务自动化和参数管理。Bash 脚本可以用来调度任务和管理环境,而 argparse 模块可以用来解析命令行参数控制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评估过程。

1.argparse 模块

argparse 模块是 Python 标准库中的一个模块,用于解析命令行参数它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地编写用户友好的命令行接口,使得程序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来接受用户输入,并根据这些输入执行相应的功能。

argparse 模块的主要功能

  1. 定义命令行参数:可以定义位置参数和可选参数,以及它们的类型、默认值和帮助信息。
  2. 解析命令行参数:自动解析命令行输入,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类型。
  3. 生成帮助和使用信息:自动生成帮助信息,用户可以通过 -h--help 选项查看。

使用 argparse 模块的步骤

  1. 创建 ArgumentParser 对象:这是解析器的核心对象。
  2. 添加参数:使用 add_argument 方法添加命令行参数。
  3. 解析参数:使用 parse_args 方法解析命令行输入。
  4. 使用参数:解析后的参数可以作为属性访问并在程序中使用。

示例代码

下面是一个使用 argparse 模块的基本示例:

import argparsedef main():# 创建 ArgumentParser 对象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这是一个示例程序')# 添加参数parser.add_argument('filename', type=str, help='文件的名称')parser.add_argument('--verbose', '-v', action='store_true', help='输出详细信息')parser.add_argument('--count', '-c', type=int, default=1, help='重复次数')# 解析参数args = parser.parse_args()# 使用参数if args.verbose:print(f'Processing file: {args.filename}')print(f'Repeat count: {args.count}')# 模拟处理文件for i in range(args.count):print(f'Processing {args.filename} - iteration {i + 1}')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运行命令:

python script.py example.txt -v -c 3

输出示例:

Processing file: example.txt
Repeat count: 3
Processing example.txt - iteration 1
Processing example.txt - iteration 2
Processing example.txt - iteration 3

参数类型

  • 位置参数:必须提供,按位置传递。例如,上面的 filename
  • 可选参数:不必须提供,通常以 --- 开头,例如 --verbose--count

处理布尔选项

布尔选项通常使用 action='store_true'action='store_false'

parser.add_argument('--verbose', '-v', action='store_true', help='输出详细信息')

设置默认值

可以使用 default 参数来设置默认值:

parser.add_argument('--count', '-c', type=int, default=1, help='重复次数')

帮助信息

argparse 会自动生成帮助信息。用户可以使用 -h--help 选项来查看:

python script.py -h

输出:

usage: script.py [-h] [--verbose] [--count COUNT] filename这是一个示例程序positional arguments:filename            文件的名称optional arguments:-h, --help          show this help message and exit--verbose, -v       输出详细信息--count COUNT, -c   重复次数

子命令

通过 add_subparsers 方法,可以轻松地处理子命令:

import argparsedef main():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带有子命令的示例程序')# 添加子命令解析器subparsers = parser.add_subparsers(dest='command', help='子命令')# 添加子命令 'foo'parser_foo = subparsers.add_parser('foo', help='foo 子命令的帮助信息')parser_foo.add_argument('--bar', type=int, required=True, help='bar 参数')# 添加子命令 'baz'parser_baz = subparsers.add_parser('baz', help='baz 子命令的帮助信息')parser_baz.add_argument('--qux', type=str, help='qux 参数')# 解析参数args = parser.parse_args()# 处理子命令if args.command == 'foo':print(f'执行 foo 子命令,bar 参数值为 {args.bar}')elif args.command == 'baz':print(f'执行 baz 子命令,qux 参数值为 {args.qux}')else:parser.print_help()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运行命令:

python script.py foo --bar 123
python script.py baz --qux hello

输出示例:

执行 foo 子命令,bar 参数值为 123
执行 baz 子命令,qux 参数值为 hello

总结

argparse 模块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解析命令行参数,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参数和选项,使得命令行工具的开发更加简便和灵活。通过定义和解析参数,开发者可以方便地从命令行获取用户输入,并在程序中使用这些输入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2. 使用argparse 模块 

python3 utils/create_indexes.py create_indexes \--waveforms_hdf5_path=$WORKSPACE"/hdf5s/waveforms/eval.h5" \--indexes_hdf5_path=$WORKSPACE"/hdf5s/indexes/eval.h5

这段代码使用 argparse 模块解析命令行参数,并执行指定的操作。具体来说,代码的作用是调用一个 Python 脚本 create_indexes.py,执行 create_indexes 子命令,并传递两个参数:waveforms_hdf5_pathindexes_hdf5_path。下面详细分析这段代码的各个部分。

代码拆解和分析

1. 调用 Python 脚本
 
python3 utils/create_indexes.py create_indexes
2. 传递命令行参数
--waveforms_hdf5_path=$WORKSPACE"/hdf5s/waveforms/eval.h5" \
--indexes_hdf5_path=$WORKSPACE"/hdf5s/indexes/eval.h5"

这部分代码传递了两个命令行参数:

  • --waveforms_hdf5_path:指定包含波形数据的 HDF5 文件路径。
  • --indexes_hdf5_path:指定要生成的索引 HDF5 文件路径。

这两个路径是基于环境变量 WORKSPACE 构建的,$WORKSPACE 变量表示工作空间的路径。

环境变量和路径拼接

假设 WORKSPACE 变量的值为 "/home/user/project",则上述路径在运行时会被解析为:

  • --waveforms_hdf5_path="/home/user/project/hdf5s/waveforms/eval.h5"
  • --indexes_hdf5_path="/home/user/project/hdf5s/indexes/eval.h5"

create_indexes.py 脚本的实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代码,我们需要假设 create_indexes.py 的部分实现。通常,这个脚本会使用 argparse 模块解析命令行参数,并根据参数调用相应的函数。

示例的 create_indexes.py 实现
import argparsedef create_indexes(args):waveforms_hdf5_path = args.waveforms_hdf5_pathindexes_hdf5_path = args.indexes_hdf5_path# 假设有一个函数 load_waveforms 用于加载波形数据waveforms = load_waveforms(waveforms_hdf5_path)# 假设有一个函数 create_and_save_indexes 用于创建索引并保存到 HDF5 文件create_and_save_indexes(waveforms, indexes_hdf5_path)def load_waveforms(path):# 从 HDF5 文件中加载波形数据的示例实现import h5pywith h5py.File(path, 'r') as f:waveforms = f['waveforms'][:]return waveformsdef create_and_save_indexes(waveforms, path):# 创建索引并保存到 HDF5 文件的示例实现import h5pyindexes = generate_indexes(waveforms)  # 生成索引的示例函数with h5py.File(path, 'w') as f:f.create_dataset('indexes', data=indexes)def generate_indexes(waveforms):# 假设生成索引的示例实现indexes = [i for i in range(len(waveforms))]return indexesif __name__ == '__main__':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创建索引')subparsers = parser.add_subparsers(dest='mode')parser_create_indexes = subparsers.add_parser('create_indexes')parser_create_indexes.add_argument('--waveforms_hdf5_path',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波形数据 HDF5 文件的路径')parser_create_indexes.add_argument('--indexes_hdf5_path',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索引 HDF5 文件的路径')args = parser.parse_args()if args.mode == 'create_indexes':create_indexes(args)else:raise ValueError('不支持的子命令')

运行代码时的过程

  1. 执行命令行:执行命令行 python3 utils/create_indexes.py create_indexes --waveforms_hdf5_path="/home/user/project/hdf5s/waveforms/eval.h5" --indexes_hdf5_path="/home/user/project/hdf5s/indexes/eval.h5"

  2. 解析参数argparse 模块解析命令行参数,将 waveforms_hdf5_pathindexes_hdf5_path 的值存储在 args 对象中。

  3. 调用函数:根据子命令 create_indexes,调用 create_indexes(args) 函数。

  4. 加载波形数据:在 create_indexes 函数中,调用 load_waveforms 函数从指定的 HDF5 文件中加载波形数据。

  5. 创建并保存索引:调用 create_and_save_indexes 函数,根据波形数据生成索引,并将索引保存到指定的 HDF5 文件中。

总结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argparse 模块解析命令行参数并执行特定操作。通过结合命令行参数和脚本逻辑,可以方便地实现复杂的任务自动化流程。上述示例详细解释了命令行参数的传递和处理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argparse 模块。

这篇关于深度学习:使用argparse 模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57549

相关文章

Android kotlin中 Channel 和 Flow 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

《Androidkotlin中Channel和Flow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Kotlin协程中,Flow是冷数据流,按需触发,适合响应式数据处理;Channel是热数据流,持续发送,支持... 目录一、基本概念界定FlowChannel二、核心特性对比数据生产触发条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背压处理机制生命周期

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详解

《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 目录protobuf文件作为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协议主要介绍在Java使用maven编译proto文件的插件

SpringBoot线程池配置使用示例详解

《SpringBoot线程池配置使用示例详解》SpringBoot集成@Async注解,支持线程池参数配置(核心数、队列容量、拒绝策略等)及生命周期管理,结合监控与任务装饰器,提升异步处理效率与系统... 目录一、核心特性二、添加依赖三、参数详解四、配置线程池五、应用实践代码说明拒绝策略(Rejected

C++ Log4cpp跨平台日志库的使用小结

《C++Log4cpp跨平台日志库的使用小结》Log4cpp是c++类库,本文详细介绍了C++日志库log4cpp的使用方法,及设置日志输出格式和优先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介绍1. log4cpp的日志方式2.设置日志输出的格式3. 设置日志的输出优先级二、Window

Ubuntu如何分配​​未使用的空间

《Ubuntu如何分配​​未使用的空间》Ubuntu磁盘空间不足,实际未分配空间8.2G因LVM卷组名称格式差异(双破折号误写)导致无法扩展,确认正确卷组名后,使用lvextend和resize2fs... 目录1:原因2:操作3:报错5:解决问题:确认卷组名称​6:再次操作7:验证扩展是否成功8:问题已解

Qt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

《Qt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Qt如何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 目录一、创建数据表二、连接mysql数据库三、封装成一个完整的轻量级 ORM 风格类3.1 表结构

使用Docker构建Python Flask程序的详细教程

《使用Docker构建PythonFlask程序的详细教程》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容器化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而Docker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使用Docker构建一个简单的Py... 目录引言一、准备工作二、创建 Flask 应用程序三、创建 dockerfile四、构建 Docker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本文深入探讨了在Python环境下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详细讲解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Python使用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多种方法

《Python使用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多种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使用Python的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介绍手动更新方法、自动化脚本编写、结合CI/C...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Conda与Python 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

《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随着Python社区的成长,虚拟环境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 目录前言一、Conda 与 python venv 的核心区别1. Conda 的特点2. Pytho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