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SOA的设计模式_3.微服务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SOA的架构中,复杂的ESB企业服务总线依然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整个系统的架构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组件化以及面向服务,它的学习和使用门槛依然偏高。而微服务不再强调传统SOA架构里面比较重的ESB企业服务总线,同时SOA的思想进入到单个业务系统内部实现真正的组件化。
1.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将一个大型的单个应用或服务拆分成多个微服务,可扩展单个组件而不是整个应用程序堆栈,从而满足服务等级协议。微服务架构围绕业务领域将服务进行拆分,每个服务可以独立进行开发、管理和迭代,彼此之间使用统一接口进行交流,实现了在分散组件中的部署、管理和服务功能,使产品交付便得更加简单,从而达到有效拆分应用,实现敏捷开发与部署的目的。Amazon、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的成功案例表明微服务架构在大规模企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单体架构与微服务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单体架构与微服务架构
2.微服务架构特点
1)复杂应用解耦
微服务架构将单一模块应用分解为多个微服务,同时保持总体功能不变。应用按照业务逻辑被分解为多个可管理的分支或服务,避免了复杂度的不断积累。每个服务专注于单一功能,通过良好的接口清晰表述服务边界。由于功能单一、复杂度低,小规模开发团队完全能够掌握,易于保持较高的开发效率,且易于维护。
2)独立
微服务在系统软件生命周期中是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的。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每个微服务可进行独立开发与部署,因此在大型企业互联网系统中,当某个微服务发生变更时,无需编译、部署整个系统应用。从测试角度来看,每个微服务具备独立的测试机制,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建立大范围的回归测试,不用担心测试破坏系统其他功能。因此,微服务组成的系统应用具备一系列可并行的发布流程,使得开发、测试、部署更加高效,同时降低了因系统变更给生产环境造成的风险。
3)技术选型灵活
微服务架构下系统应用的技术选型是去中心化的,每个开发团队可根据自身应用的业务需求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体系架构与技术,从而更方便地根据实际业务情况或得系统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并且每个微服务功能单一、结构简单,在架构转型或技术栈升级时面临较低风险,因此系统应用不会被长期限制在某个体系架构或技术栈上。
4)容错
在传统单体应用架构下,当某一模块发生故障是,该故障极有可能在整个应用内扩散,造成全局应用系统瘫痪。然而,在微服务架构下,由于各个微服务相互独立,故障会被隔离在单个服务中,并且系统其他微服务可通过重试、平稳退化等机制实现应用层的容错,从而提高系统应用的容错性。微服务架构良好的容错机制可避免出现单个服务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的情况。
5)松耦合,易扩展
传统单体应用架构通过将整个应用完整的复制到不同节点,从而实现横向扩展。但当系统应用的不同组件在扩展需求上存在差异时,会导致系统应用的水平扩展成本很高。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之间都是松耦合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独立扩展,体现微服务架构的灵活性。
这篇关于SOA的设计模式_3.微服务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