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贝叶斯算法原理小结 mark

2024-06-10 16:48

本文主要是介绍朴素贝叶斯算法原理小结 mark,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自我学习记录一下、mark

在所有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中,朴素贝叶斯和其他绝大多数的分类算法都不同。对于大多数的分类算法,比如决策树,KNN, 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他们都是判别方法,也就是直接学习出特征输出 Y 和特征 X 之间的关系,要么是决策函数 $Y=f (X)$, 要么是条件分布 $P (Y|X)$。但是朴素贝叶斯却是生成方法,也就是直接找出特征输出 Y 和特征 X 的联合分布 $P (X,Y)$, 然后用 $P (Y|X) = P (X,Y)/P (X)$ 得出。

    朴素贝叶斯很直观,计算量也不大,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这里我们就对朴素贝叶斯算法原理做一个小结。

1. 朴素贝叶斯相关的统计学知识

    在了解朴素贝叶斯的算法之前,我们需要对相关必须的统计学知识做一个回顾。

    贝叶斯学派很古老,但是从诞生到一百年前一直不是主流。主流是频率学派。频率学派的权威皮尔逊和费歇尔都对贝叶斯学派不屑一顾,但是贝叶斯学派硬是凭借在现代特定领域的出色应用表现为自己赢得了半壁江山。

    贝叶斯学派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先验概率 + 数据 = 后验概率。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际问题中需要得到的后验概率,可以通过先验概率和数据一起综合得到。数据大家好理解,被频率学派攻击的是先验概率,一般来说先验概率就是我们对于数据所在领域的历史经验,但是这个经验常常难以量化或者模型化,于是贝叶斯学派大胆的假设先验分布的模型,比如正态分布,beta 分布等。这个假设一般没有特定的依据,因此一直被频率学派认为很荒谬。虽然难以从严密的数学逻辑里推出贝叶斯学派的逻辑,但是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贝叶斯理论很好用,比如垃圾邮件分类,文本分类。

    我们先看看条件独立公式,如果 X 和 Y 相互独立,则有:

$$P(X,Y) =P(X)P(Y)$$

    我们接着看看条件概率公式:

$$P(Y|X) = P(X,Y)/P(X)$$

$$P(X|Y) = P(X,Y)/P(Y)$$

或者说:

$$ P(Y|X) = P(X|Y)P(Y)/P(X)$$

接着看看全概率公式

$$P (X) = \sum\limits_{k} P (X|Y =Y_k) P (Y_k) 其中 \sum\limits_{k} P (Y_k)=1$$

从上面的公式很容易得出贝叶斯公式:

$$P(Y_k|X) = \frac{P(X|Y_k)P(Y_k)}{\sum\limits_{k}P(X|Y =Y_k)P(Y_k)}$$

 2. 朴素贝叶斯的模型

    从统计学知识回到我们的数据分析。假如我们的分类模型样本是:$$(x_1^{(1)}, x_2^{(1)}, ...x_n^{(1)}, y_1), (x_1^{(2)}, x_2^{(2)}, ...x_n^{(2)},y_2), ... (x_1^{(m)}, x_2^{(m)}, ...x_n^{(m)}, y_n)$$

    即我们有 m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n 个特征,特征输出有 K 个类别,定义为 ${C_1,C_2,...,C_K}$。

    从样本我们可以学习得到朴素贝叶斯的先验分布 $P (Y=C_k)(k=1,2,...K)$, 接着学习到条件概率分布 $P (X=x|Y=C_k) = P (X_1=x_1, X_2=x_2,...X_n=x_n|Y=C_k)$, 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贝叶斯公式得到 X 和 Y 的联合分布 P (X,Y) 了。联合分布 P (X,Y) 定义为:

$$ \begin{align} P(X,Y=C_k)  &= P(Y=C_k)P(X=x|Y=C_k) \\&= P(Y=C_k)P(X_1=x_1, X_2=x_2,...X_n=x_n|Y=C_k) \end{align}$$

    从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 $ P (Y=C_k)$ 比较容易通过最大似然法求出,得到的 $ P (Y=C_k)$ 就是类别 $C_k$ 在训练集里面出现的频数。但是 $P (X_1=x_1, X_2=x_2,...X_n=x_n|Y=C_k)$ 很难求出,这是一个超级复杂的有 n 个维度的条件分布。朴素贝叶斯模型在这里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 X 的 n 个维度之间相互独立,这样就可以得出:

$$P(X_1=x_1, X_2=x_2,...X_n=x_n|Y=C_k) = P(X_1=x_1|Y=C_k)P(X_2=x_2|Y=C_k)...P(X_n=x_n|Y=C_k)$$

    从上式可以看出,这个很难的条件分布大大的简化了,但是这也可能带来预测的不准确性。你会说如果我的特征之间非常不独立怎么办?如果真是非常不独立的话,那就尽量不要使用朴素贝叶斯模型了,考虑使用其他的分类方法比较好。但是一般情况下,样本的特征之间独立这个条件的确是弱成立的,尤其是数据量非常大的时候。虽然我们牺牲了准确性,但是得到的好处是模型的条件分布的计算大大简化了,这就是贝叶斯模型的选择。

    最后回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给定测试集的一个新样本特征 $(x_1^{(test)}, x_2^{(test)}, ...x_n^{(test)}$,我们如何判断它属于哪个类型?

    既然是贝叶斯模型,当然是后验概率最大化来判断分类了。我们只要计算出所有的 K 个条件概率 $P (Y=C_k|X=X^{(test)})$, 然后找出最大的条件概率对应的类别,这就是朴素贝叶斯的预测了。

3. 朴素贝叶斯的推断过程

    上节我们已经对朴素贝叶斯的模型也预测方法做了一个大概的解释,这里我们对朴素贝叶斯的推断过程做一个完整的诠释过程。

    我们预测的类别 $C_{result}$ 是使 $P (Y=C_k|X=X^{(test)})$ 最大化的类别,数学表达式为:

$$ \begin{align} C_{result}  & = \underbrace{argmax}_{C_k}P(Y=C_k|X=X^{(test)}) \\& = \underbrace{argmax}_{C_k}P(X=X^{(test)}|Y=C_k)P(Y=C_k) \Bigg{/}P(X=X^{(test)}) \end{align}$$

    由于对于所有的类别计算 $P (Y=C_k|X=X^{(test)})$ 时,上式的分母是一样的,都是 $P (X=X^{(test)}$,因此,我们的预测公式可以简化为:

$$  C_{result}  = \underbrace{argmax}_{C_k}P(X=X^{(test)}|Y=C_k)P(Y=C_k) $$   

    接着我们利用朴素贝叶斯的独立性假设,就可以得到通常意义上的朴素贝叶斯推断公式:

$$  C_{result}  = \underbrace{argmax}_{C_k}P(Y=C_k)\prod_{j=1}^{n}P(X_j=X_j^{(test)}|Y=C_k) $$

4. 朴素贝叶斯的参数估计

    在上一节中,我们知道只要求出 $P (Y=C_k) 和 P (X_j=X_j^{(test)}|Y=C_k)(j=1,2,...n)$,我们通过比较就可以得到朴素贝叶斯的推断结果。这一节我们就讨论怎么通过训练集计算这两个概率。

    对于 $P (Y=C_k)$, 比较简单,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我们很容易得到 $P (Y=C_k)$ 为样本类别 $C_k$ 出现的频率,即样本类别 $C_k$ 出现的次数 $m_k$ 除以样本总数 m。

    对于 $P (X_j=X_j^{(test)}|Y=C_k)(j=1,2,...n)$, 这个取决于我们的先验条件:

    a) 如果我们的 $X_j$ 是离散的值,那么我们可以假设 $X_j$ 符合多项式分布,这样得到 $P (X_j=X_j^{(test)}|Y=C_k)$ 是在样本类别 $C_k$ 中,$X_j^{(test)}$ 出现的频率。即:

$$P(X_j=X_j^{(test)}|Y=C_k) = \frac{m_{kj^{test}}}{m_k}$$

    其中 $m_k$ 为样本类别 $C_k$ 出现的次数,而 $m_{kj^{test}}$ 为类别为 $C_k$ 的样本中,第 j 维特征 $X_j^{(test)}$ 出现的次数。

    某些时候,可能某些类别在样本中没有出现,这样可能导致 $P (X_j=X_j^{(test)}|Y=C_k)$ 为 0,这样会影响后验的估计,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引入了拉普拉斯平滑,即此时有:

$$P(X_j=X_j^{(test)}|Y=C_k) = \frac{m_{kj^{test}} + \lambda}{m_k + O_j\lambda}$$   

    其中 $\lambda$ 为一个大于 0 的常数,常常取为 1。$O_j$ 为第 j 个特征的取值个数。

    b) 如果我们我们的 $X_j$ 是非常稀疏的离散值,即各个特征出现概率很低,这时我们可以假设 $X_j$ 符合伯努利分布,即特征 $X_j$ 出现记为 1,不出现记为 0。即只要 $X_j$ 出现即可,我们不关注 $X_j$ 的次数。这样得到 $P (X_j=X_j^{(test)}|Y=C_k)$ 是在样本类别 $C_k$ 中,$X_j^{(test)}$ 出现的频率。此时有:

$$P(X_j=X_j^{(test)}|Y=C_k) = P(X_j|Y=C_k)X_j^{(test)} + (1 - P(X_j|Y=C_k))(1-X_j^{(test)})$$

    其中,$X_j^{(test)}$ 取值为 0 和 1。

    c) 如果我们我们的 $X_j$ 是连续值,我们通常取 $X_j$ 的先验概率为正态分布,即在样本类别 $C_k$ 中,$X_j$ 的值符合正态分布。这样 $P (X_j=X_j^{(test)}|Y=C_k)$ 的概率分布是:

$$P(X_j=X_j^{(test)}|Y=C_k) = \frac{1}{\sqrt{2\pi\sigma_k^2}}exp\Bigg{(}-\frac{(X_j^{(test)} - \mu_k)^2}{2\sigma_k^2}\Bigg{)}$$

    其中 $\mu_k 和 \sigma_k^2$ 是正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可以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求得。$\mu_k$ 为在样本类别 $C_k$ 中,所有 $X_j$ 的平均值。$\sigma_k^2$ 为在样本类别 $C_k$ 中,所有 $X_j$ 的方差。对于一个连续的样本值,带入正态分布的公式,就可以求出概率分布了。

5.  朴素贝叶斯算法过程

    我们假设训练集为 m 个样本 n 个维度,如下:

$$(x_1^{(0)}, x_2^{(0)}, ...x_n^{(0)}, y_0), (x_1^{(1)}, x_2^{(1)}, ...x_n^{(1)},y_1), ... (x_1^{(m)}, x_2^{(m)}, ...x_n^{(m)}, y_n)$$

    共有 K 个特征输出类别,分别为 ${C_1,C_2,...,C_K}$, 每个特征输出类别的样本个数为 ${m_1,m_2,...,m_K}$, 在第 k 个类别中,如果是离散特征,则特征 $X_j$ 各个类别取值为 $m_{jl}$。其中 l 取值为 $1,2,...S_j$,$S_j$ 为特征 j 不同的取值数。

    输出为实例 $X^{(test)}$ 的分类。

    算法流程如下:

    1) 如果没有 Y 的先验概率,则计算 Y 的 K 个先验概率:$P (Y=C_k) = m_k/m$,否则 $P (Y=C_k)$ 为输入的先验概率。

    2) 分别计算第 k 个类别的第 j 维特征的第 l 个个取值条件概率:$P (X_j=x_{jl}|Y=C_k)$

      a) 如果是离散值:

$$P(X_j=x_{jl}|Y=C_k) = \frac{m_{kjl} + \lambda}{m_k + S_j\lambda}$$

      $\lambda$ 可以取值为 1,或者其他大于 0 的数字。

      b) 如果是稀疏二项离散值:$$P (X_j=x_{jl}|Y=C_k) = P (j|Y=C_k) x_{jl} + (1 - P (j|Y=C_k)(1-x_{jl}) $$

       此时 $l$ 只有两种取值。

      c) 如果是连续值不需要计算各个 l 的取值概率,直接求正态分布的参数:

$$P(X_j=x_j|Y=C_k) = \frac{1}{\sqrt{2\pi\sigma_k^2}}exp\Bigg{(}-\frac{(x_j - \mu_k)^2}{2\sigma_k^2}\Bigg{)}$$

      需要求出 $\mu_k 和 \sigma_k^2$。 $\mu_k$ 为在样本类别 $C_k$ 中,所有 $X_j$ 的平均值。$\sigma_k^2$ 为在样本类别 $C_k$ 中,所有 $X_j$ 的方差。

    3)对于实例 $X^{(test)}$,分别计算:

$$P(Y=C_k)\prod_{j=1}^{n}P(X_j=x_j^{(test)}|Y=C_k) $$

    4)确定实例 $X^{(test)}$ 的分类 $C_{result}$

$$C_{result}  = \underbrace{argmax}_{C_k}P(Y=C_k)\prod_{j=1}^{n}P(X_j=X_j^{(test)}|Y=C_k) $$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没有复杂的求导和矩阵运算,因此效率很高。

6.  朴素贝叶斯算法小结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主要原理基本已经做了总结,这里对朴素贝叶斯的优缺点做一个总结。

    朴素贝叶斯的主要优点有:

    1)朴素贝叶斯模型发源于古典数学理论,有稳定的分类效率。

    2)对小规模的数据表现很好,能个处理多分类任务,适合增量式训练,尤其是数据量超出内存时,我们可以一批批的去增量训练。

    3)对缺失数据不太敏感,算法也比较简单,常用于文本分类。

    朴素贝叶斯的主要缺点有:   

    1) 理论上,朴素贝叶斯模型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具有最小的误差率。但是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这是因为朴素贝叶斯模型给定输出类别的情况下,假设属性之间相互独立,这个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成立的,在属性个数比较多或者属性之间相关性较大时,分类效果不好。而在属性相关性较小时,朴素贝叶斯性能最为良好。对于这一点,有半朴素贝叶斯之类的算法通过考虑部分关联性适度改进。

    2)需要知道先验概率,且先验概率很多时候取决于假设,假设的模型可以有很多种,因此在某些时候会由于假设的先验模型的原因导致预测效果不佳。

    3)由于我们是通过先验和数据来决定后验的概率从而决定分类,所以分类决策存在一定的错误率。

    4)对输入数据的表达形式很敏感。

    以上就是朴素贝叶斯算法的一个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沟通交流: liujianping-ok@163.com)

这篇关于朴素贝叶斯算法原理小结 mark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48724

相关文章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12/60

非科班学习算法day12 | LeetCode150:逆波兰表达式 ,Leetcode239: 滑动窗口最大值  目录 介绍 一、基础概念补充: 1.c++字符串转为数字 1. std::stoi, std::stol, std::stoll, std::stoul, std::stoull(最常用) 2. std::stringstream 3. std::atoi, std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总结神经网络算法(前向及反向传播)

1.定义,意义和优缺点 定义: 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模仿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连接方式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多层神经元的组合和激活函数的非线性转换,神经网络能够学习数据的特征和模式,实现对复杂数据的建模和预测。(我们可以借助人类的神经元模型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该算法的本质,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名字是神经网络,并且结构等等也是借鉴了神经网络,但其原型以及算法本质上还和生物层面的神经网络运行原理存在

大林 PID 算法

Dahlin PID算法是一种用于控制和调节系统的比例积分延迟算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实现示例: #include <stdio.h>// DALIN PID 结构体定义typedef struct {float SetPoint; // 设定点float Proportion; // 比例float Integral; // 积分float Derivative; // 微分flo

数据库原理与安全复习笔记(未完待续)

1 概念 产生与发展:人工管理阶段 → \to → 文件系统阶段 → \to →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独立性高。DBMS 对数据的控制功能: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技术研究领域: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理论。数据模型要素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

AI学习指南机器学习篇-朴素贝叶斯处理连续特征和离散特征

AI学习指南机器学习篇-朴素贝叶斯处理连续特征和离散特征 在机器学习领域,朴素贝叶斯是一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它的简单性和高效性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使用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分类时,我们通常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连续特征和离散特征。因为朴素贝叶斯算法基于特征的条件独立性假设,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特征,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RECORD

第一章 概论 1.固件  将部分操作系统固化——即把软件永恒存于只读存储器中。 2.多级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系统 3.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 4.现代计算机的组成:CPU、I/O设备、主存储器(MM) 5.细化的计算机组成框图 6.指令操作的三个阶段:取指、分析、执行 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台由电子管组成的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ENIAC) 第三章 系统总线

GaussDB关键技术原理:高性能(二)

GaussDB关键技术原理:高性能(一)从数据库性能优化系统概述对GaussDB的高性能技术进行了解读,本篇将从查询处理综述方面继续分享GaussDB的高性能技术的精彩内容。 2 查询处理综述 内容概要:本章节介绍查询端到端处理的执行流程,首先让读者对查询在数据库内部如何执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充分理解查询处理各阶段主要瓶颈点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本章以GaussDB为例讲解查询执行的几个主要阶段

LeetCode 算法: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c++

原题链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难度:简单⭐️ 题目 给定一个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返回 它的 中序 遍历 。 示例 1: 输入:root = [1,null,2,3] 输出:[1,3,2] 示例 2: 输入:root = [] 输出:[] 示例 3: 输入:root = [1] 输出:[1] 提示: 树中节点数目在范围 [0, 100] 内 -100 <= Node.

【Java算法】滑动窗口 下

​ ​    🔥个人主页: 中草药 🔥专栏:【算法工作坊】算法实战揭秘 🦌一.水果成篮 题目链接:904.水果成篮 ​ 算法原理 算法原理是使用“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策略,结合哈希表(Map)来高效地统计窗口内不同水果的种类数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初始化:创建一个空的哈希表 map 用来存储每种水果的数量,初始化左右指针 left

ROS2从入门到精通4-4:局部控制插件开发案例(以PID算法为例)

目录 0 专栏介绍1 控制插件编写模板1.1 构造控制插件类1.2 注册并导出插件1.3 编译与使用插件 2 基于PID的路径跟踪原理3 控制插件开发案例(PID算法)常见问题 0 专栏介绍 本专栏旨在通过对ROS2的系统学习,掌握ROS2底层基本分布式原理,并具有机器人建模和应用ROS2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和调试的工程能力。 🚀详情:《ROS2从入门到精通》 1 控制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