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碳实践|如何快速掌握组织碳核算中范围3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面我们提到进行企业组织层面碳核算步骤、界定组织排放边界时,按照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标准,将碳排放的范围分为范围1、范围2和范围3,前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关介绍。
碳实践|基于“界、源、算、质、查”五步法,实现企业组织碳核算
范围3排放相对来说更难计算和控制,因为它们由第三方(如供应链成员)产生,同时范围3排放也是碳排放中的主要排放来源。所以本文对范围3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组织碳核算中范围3碳排放核算特点及必要性
不同于范围1和范围2,范围3排放发生在组织边界以外。这些排放属于间接排放,即不是来自主体或控制的来源所产生,而是源自主体的上游或下游产业链。
范围3包括公司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主体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通常来自范围3排放。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向主体施加压力,要求主体核算在价值链和投资组合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以管理和识别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范围3排放有三“大”特点:
1、涵盖最大、构成最复杂
从上游的外购原料与燃料的开采、生产和运输,到下游的商品运输、废弃物处理、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等都属于范围3的排放,甚至员工通勤和差旅所产生的排放也属于范围3的范畴。
2、排放量最大
德勤在关于范围3排放的报告《加强企业价值链(范围3)碳排放盘查》中指出,许多企业范围3排放量占其碳足迹的70% 以上。
3、检测难度最大
范围3涵盖广、构成复杂,受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消费者)的影响,因此核算难度也是最大的。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很多行业,如农产品、建筑、化工产品、食品饮料、烟草、金融及房地产等,价值链的排放远超企业自身排放,平均占总排放的比例为75%,因此促进价值链的减排和低碳发展,在全社会实现碳中和中起到关键作用。
按照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要求,企业在制定减排目标时,应对企业的范围3(价值链)排放进行核算,当企业范围3排放占总排放(范围1、2、3排放之和)比例超过40%时,则企业需要设定关于范围3的科学碳目标。截止目前,已有1480家企业科学碳目标经过批准,这也意味着这些企业均提交了完整的范围3排放清单用于审定。
此外,202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约40%的公司报告了范围三排放,进行范围3的盘查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满足企业供应链减排及客户要求的双重目标下,我国的企业也有必要对于范围3的碳排放进行盘查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那范围3的碳排放具体该怎么核算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范围3具体有哪些类别以及分别的计算方法。
图1 GHG Protocol Scope Calculation Guidance
二、识别范围3排放类别
范围3盘查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盘查目标、报告原则、主要排放类别、设定边界、收集数据、分配排放、设定目标并持续追踪表现(可选)、排放保证(可选)、排放报告。
其中不同类别排放核算方法确定是较关键的一步,在《GHG Protocol Scope Calculation Guidance》中,将范围3进一步细分为15个类别,并对每种类别给出了不同核算方法。 范围3的排放源比较难全部统计,且因为活动复杂,每一个类别计算方法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碳数据计算方法。
如下图所示,范围3被定义为与公司运营相关的、发生在公司价值链中的排放,包括上游和下游的排放。
表1 范围3的15个类别排放源
三、范围3碳排放数据计算方法
本节从排放源识别和分类以及排放量计算的角度,对各个类别分别展开说明。下表为范围3排放的15个类别的计算方法、方法描述以及类别定义。
表2 范围3排放的15个类别
四、某光伏企业范围3不同类别碳排放量测算实例
那么具体的类别核算和计算方法该怎么实施呢,本节以某光伏生产制造企业为例来说明。该企业拥有从硅片、电池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太阳能产品制造能力,核算企业组织碳范围3排放时,几乎包含了所有类别。下面就以该企业中范围3中的类别1及类别9为例进行说明。
1、 类别1:企业外购辅料氢氧化钠的碳排放计算
通过平均数据法,计算报告年度内购买的辅料氢氧化钠的相关排放量公式为:
活动数据:∑(活动数据)*排放因子
为计算企业所外购的氢氧化钠辅料的碳排放量,企业收集了以下数据
2、 类别9:企业使用货车进行出货,计算货车运输碳排放量
企业使用货车运输货物,属于类别9下游运输和配送。
通过距离法,计算报告年度内货车的碳排放量公式为:
活动数据:∑(距离)*排放因子
为执行上述计算,企业收集了以下信息:[2]
五、结语:
通过范围3的盘查摸底,企业可发现价值链范畴的主要排放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与主要供应商及客户沟通,共同制定减排策略。更重要的是,通过盘查可有效识别价值链范畴关于气候变化的相关风险和机遇,如政策法规风险。同时,企业可采取节能措施,在降低上游碳排放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也可在供应链管理和产品设计方面加强创新,通过降低产品碳足迹,获取更多客户青睐,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益。
本文来自:AMT企源碳管理团队
这篇关于碳实践|如何快速掌握组织碳核算中范围3的计算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