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2)性能指标 带宽

2024-06-01 17:28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网络复习(2)性能指标 带宽,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是衡量网络效率、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参数,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网络如何工作以及如何优化网络性能。以下是计算机网络中几个关键的性能指标的详细介绍:

1. 速率 (Rate) / 比特率 (Bit Rate) / 数据率 (Data Rate)

速率指的是数据在信道中传输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量。它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性能指标之一。速率的单位通常是比特每秒(bps),并且有千比特每秒(kbps, 注意这里的k代表10^3),兆比特每秒(Mbps),吉比特每秒(Gbps),太比特每秒(Tbps)等更高级别的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在速率单位中,大写的K、M、G、T等遵循十进制标准(1 KB = 10^3 B),而数据量单位中这些字母通常表示二进制的值(1 KiB = 2^10 B)。

2. 带宽 (Bandwidth)

带宽描述的是网络通信线路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即在单位时间内网络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它是网络传输能力的上限,决定了数据传输的“管道”大小。带宽同样使用比特每秒作为单位,并且与速率的单位一致。带宽不仅受到物理线路的限制,还受到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的限制。在模拟信号系统中,带宽指的是信号频率范围,在数字通信中则更多地指数据传输能力。

3. 吞吐量 (Throughput)

吞吐量是实际测量到的,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或网络设备的数据量。它是网络性能的实际表现,受到网络带宽、网络拥塞、协议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吞吐量可以小于或等于网络的带宽,因为实际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损耗和延迟。吞吐量是评估网络实际工作效率的关键指标。

4. 时延 (Delay) / 延迟

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它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

  • 发送时延:将数据帧放入传输介质所需要的时间。
  • 传播时延:数据在介质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
  • 处理时延:中间节点(如路由器)处理数据包所需的时间,包括检查报头、决定路由路径等。
  • 排队时延:数据包在节点等待处理或传输时的延迟。

时延直接影响到实时应用的体验,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

这些性能指标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网络的整体表现。优化网络性能通常涉及平衡这些指标,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在设计和维护网络时,深入理解这些概念至关重要。

是的,您的总结非常准确。

带宽

在模拟信号系统中,带宽指的是频带宽度,这是指信号所占用的频率范围。具体来说,它是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通常是赫兹(Hz)。模拟信号的带宽决定了信号能够包含的信息量,因为频率范围越宽,能够承载的信号细节就越丰富。

而在计算机网络的上下文中,带宽的概念虽然源自模拟信号中的频带宽度,但其含义更多地被理解为最高数据率,即单位时间内网络或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这通常以比特每秒(bps)的速率来衡量,包括Kbps、Mbps、Gbps等不同量级。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决定了数据传输的快慢,是评价网络传输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无论是模拟信号系统还是计算机网络,带宽都是衡量通信系统传输能力的重要参数,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其具体含义有所侧重,分别关联于信号的频率范围和数据的传输速率。

时延带宽:传播时延*带宽 丢包率

“传播时延”与“带宽”的乘积。这个乘积可以帮助理解在网络中传输一个数据包或数据流时,由于传播时延的存在,同时考虑到带宽限制,理论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传输多少数据。例如,在高延迟(长传播时延)且带宽有限的网络中,这个乘积尤其重要,因为它影响了数据的流动性和交互的实时性。

“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一个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它衡量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占总发送数据包的比例。丢包可能由网络拥塞、链路故障、硬件问题或软件错误等多种原因引起。高丢包率会导致数据传输不可靠,对依赖连续数据流的应用(如VoIP通话、在线视频和网络游戏)产生严重影响。通常,网络设计和维护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丢包率,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丢包率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

OSI体系结构(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体系结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一套网络通信协议的分层模型,旨在提供不同制造商的网络设备和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性。OSI模型将网络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逻辑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责任和功能,以及与相邻层的接口规范。这七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别为: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在通信媒介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定义了电器、机械、功能和规程特性,如接口类型、电压水平、线缆规格等,以确保数据的物理传输。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此层,数据被组织成帧(Frames),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以及访问媒介的控制方法。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路由到目的主机,选择最佳路径,并处理网络地址(如IP地址)。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确保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可靠性,如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或提供无连接服务如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管理两个系统间会话的建立、管理和终止,包括同步点和恢复过程。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处理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解密,以及数据压缩等,确保应用层可以理解接收到的数据。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最终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Web浏览等。

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必要性

分层设计使得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得以管理,每一层都专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而不需要了解其他层的详细操作。这种模块化方法提供了以下好处:

  • 简化复杂性:每层只需关注特定功能,使得问题定位和解决方案设计更为简单。
  • 标准化:各层间的接口标准化,便于不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相互兼容。
  • 灵活性:某一层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层,允许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不影响整体架构的情况下进行。
  • 易于故障排查:分层结构有助于隔离和识别问题所在,便于维护和升级。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位于OSI模型的最底层,是所有数据通信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定义网络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规格,包括但不限于:

  • 物理媒介:定义了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媒介,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 接口标准:规定了网络设备间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确保设备能够正确连接。
  • 传输模式: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如基带传输、宽带传输等。
  • 信号编码:定义了如何将数据位转换成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传输,以及如何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码回数据位。
  • 同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在时间上保持同步,以便正确解读数据。

物理层的主要目标是为上层提供一个透明的、无差错的比特流传输通道,使数据能够跨越物理媒介进行有效传递。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在物理层上传输数据的载体。这些媒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导向型(有线)传输媒体和非导向型(无线)传输媒体。

  1. 导向型传输媒体包括:

    • 双绞线(如UTP非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成本低,易安装,但易受干扰。
    • 同轴电缆:分为厚同轴电缆和薄同轴电缆,过去常用在有线电视系统和早期的以太网,现在多被双绞线取代。
    • 光纤:具有极高的带宽和极低的信号衰减,适用于长距离、高速度的数据传输,是现代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
  2. 非导向型传输媒体包括:

    • 无线电波:用于无线局域网(Wi-Fi)、移动通信等,覆盖范围广,但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 微波:通过地面微波接力通信或卫星通信,适合远距离点对点传输。
    • 红外线可见光:用于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如红外遥控和LiFi(Light Fidelity)技术。

传输方式

  • 串行传输: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发送,适合长距离传输,因为信号更容易保持完整性,但传输速度较慢。在远距离传输中广泛使用。
  • 并行传输:数据的多位同时发送,提高了传输速率,但距离受限,通常用于计算机内部或短距离的外部设备连接,如旧式的打印机接口。

同步与异步传输

  • 同步传输:发送方和接收方按照统一的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以数据块(或帧)的形式连续发送,适合大量数据的高效传输,但要求双方严格同步。
  • 异步传输:每个字符或数据块独立发送,前后字符间有可变的时间间隔,适用于低速或不可靠的链接,如串口通信,每个数据包前有起始位和后有停止位,确保独立识别。

通信方向

  • 单向通信: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的传输,需要一条信道。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方向进行,例如对讲机。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无需等待,如同步的电话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编码与调制是通信系统中的两个关键步骤,它们负责准备数据以便在物理媒介上有效地传输。

编码

编码涉及将原始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编码的目的包括提高数据的可靠传输、优化带宽使用、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几种主要的编码技术包括:

  1. 信源编码

    • 霍夫曼编码:一种变长编码技术,根据符号出现频率来分配不同长度的编码,频率高的符号编码短,频率低的编码长,从而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 熵编码:如算术编码、游程编码,进一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传输效率。
    • 差分编码:通过编码数据与前一数据点的差异,减少数据变化幅度,提高压缩效率。
  2. 信道编码

    • 奇偶校验位:添加额外的位用于错误检测,如奇校验或偶校验。
    • 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除法运算在数据块后附加校验位,用于检测传输错误。
    • 卷积码Turbo码:复杂的错误纠正编码,广泛用于深空通信和移动通信中,能提供强大的错误检测和纠正能力。

调制

调制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的特征(如幅度、频率或相位)改变,使其适应于物理信道的传输条件。基本调制方法包括:

  1. 幅度调制(AM):载波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
  2. 频率调制(FM):载波信号的频率随基带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常用于广播和高质量音频传输。
  3. 相位调制(PM):载波信号的初始相位随基带信号变化,常用于专业通信系统。

混合调制——正交振幅调制(QAM)

**正交振幅调制(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高效的混合调制技术,结合了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的特点。在QAM中,载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具体来说,QAM通过在两个正交的载波上(通常称为I和Q通道)调制不同的信号幅度,形成多种离散的信号状态。每个状态对应一个唯一的二进制比特序列,因此QAM可以在相同的带宽内传输更多的比特,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例如,16-QAM表示有16种不同的信号状态,每种状态可以编码4位二进制信息(2^4=16)。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加(如64-QAM、256-QAM),每个符号携带的比特数增多,但同时也增加了对信噪比的要求,降低了对噪声的容忍度,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权衡传输效率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QAM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有线网络和无线通信系统中。

信道编码的深入探讨

信道编码是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引入冗余来增强其抵抗信道噪声和干扰的能力,是确保数据在不可靠的通信环境中可靠传输的关键技术。除了之前提到的基本方法,这里更详细地介绍几种高级信道编码技术:

Turbo码

Turbo码是一种迭代译码的并行级联卷积码,由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卷积码构成,通过交织器相互交织输出。Turbo码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迭代译码过程,每次迭代都能进一步纠正错误,极大地提高了纠错能力。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深空通信的标准编码方案之一。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

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其特点是校验矩阵中非零元素的密度相对较低。LDPC码通过复杂的图形结构进行编码和解码,利用迭代算法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能够在高码率下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性能。LDPC码因其高效性和易于硬件实现,在Wi-Fi、4G/5G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极化码(Polar Code)

极化码是2008年提出的新型信道编码方式,基于信道极化理论,由埃达尔·阿里坎(Erdal Arikan)教授提出。极化码通过信道合成与分解过程,将一系列的二进制输入信道转化为几乎完美的信道和几乎无效的信道,然后在几乎完美的信道上传输信息位,在几乎无效的信道上传输校验位。极化码的编译码复杂度相对较低,且理论上证明在所有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上达到容量。极化码已被选为5G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

QAM的深入分析

正交振幅调制(QAM)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和效率,特别是在高数据速率需求的场景中。QAM的不同阶数对应着不同的调制复杂度和数据传输能力:

  • 星座图:QAM调制方案通常通过星座图来可视化,每个点代表一个可能的信号状态,星座点的数量反映了调制阶数。例如,16-QAM星座图上有16个点,每个点通过幅度和相位的特定组合来编码4位信息。

  • 星座点的分布:为了最大化区分度并减少误码率,星座点通常均匀分布于复平面,且根据星座点间的最小欧氏距离来设计,以增强抗干扰能力。

  • 均衡与解调:QAM信号在经过有损信道传输后,通常需要进行均衡处理以补偿信道引起的失真,之后通过判决器根据星座点位置解调出原始数据。复杂的接收机设计,如自适应均衡器和迭代接收机,对于高阶QAM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 应用与限制:QAM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广播、卫星通信、有线宽带和某些无线通信系统中。然而,QAM的性能高度依赖于信噪比(SNR),在低SNR条件下,高阶QAM的性能快速下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信道条件选择合适的QAM阶数。

这篇关于计算机网络复习(2)性能指标 带宽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21642

相关文章

速盾:直播 cdn 服务器带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和商业活动形式。为了确保直播的流畅性和高质量,直播平台通常会使用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器来分发直播流。而 CDN 服务器的带宽则是影响直播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速盾视角下的直播 CDN 服务器带宽问题。 一、直播对带宽的需求 高清视频流 直播通常需要传输高清视频

【408数据结构】散列 (哈希)知识点集合复习考点题目

苏泽  “弃工从研”的路上很孤独,于是我记下了些许笔记相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识点 1. 散列查找 散列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查找方法,它通过散列函数将关键字映射到数组的一个位置,从而实现快速查找。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平均为(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交换机、路由器、网关、TBOX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一、VLAN是什么?二 、交换机三、路由器四、网关五、TBOXTelematics BOX,简称车载T-BOX,车联网系统包含四部分,主机、车载T-BOX、手机APP及后台系统。主机主要用于车内的影音娱乐,以及车辆信息显示;车载T-BOX主要用于和后台系统/手机APP通信,实现手机APP的车辆信息显示与控

CCF推荐C类会议和期刊总结(计算机网络领域)

CCF推荐C类会议和期刊总结(计算机网络领域)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C类会议和期刊为研究者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以下是对所有C类会议和期刊的总结,包括全称、出版社、dblp文献网址以及所属领域。 目录 CCF推荐C类会议和期刊总结(计算机网络领域) C类期刊 1. Ad Hoc Networks 2. CC 3. TNSM 4. IET Com

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9.6

点对点链路:两个相邻节点通过一个链路相连,没有第三者 应用:PPP协议,常用于广域网 广播式链路:所有主机共享通信介质 应用:早期的总线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常用于局域网 典型拓扑结构:总线型 星型(逻辑总线型) 介质访问控制  静态划分信道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动态分配信道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

如何选择国内大带宽服务器租用?

国内的大带宽服务器租用一般是指能够提供较大的网络带宽的服务器租用服务,以此来满足对高速网络访问需求比较高的用户和业务,企业在选择国内的大带宽服务器租用能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企业在进行选择服务器时,带宽的大小是决定数据信息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大带宽服务器一般都是指可以为企业提供高于传统带宽的服务器,对于流量比较大和用户访问较为密集的网站和企业来说,大带宽能够保证在高峰时段用户仍然享受到快速

[计算机网络]-计网学习笔记-计网知识点总结(附完整笔记)

本笔记是跟着 b站 湖科大教书匠 视频做的笔记,其中图片为视频中的 PPT,加上了自己的注释。         这是原视频链接。大家可以参照着笔记看原视频。视频中的 PPT 做的非常好。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有字幕无背景音乐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4411d7jb?vd_source=1146b07cc2d66

【抽代复习笔记】28-群(二十二):四道子群例题

例1:证明,循环群的子群是循环群。 证:设G = (a),H ≤ G。 (1)若H = {e},则H是一阶循环群; (2)设H至少包含2个元素,即设H = {...,a^(-k),a^(-j),a^(-i),a^0,a^i,a^j,a^k,...}, 其中a^i是H中正指数最小的元素,0<i<j<k, 下证a^i是H的生成元: 对任意的a^t∈H(t∈Z),存在q∈Z,使得t = qi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