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软件系统架构:使用观点和观点与利益相关者合作》阅读小结——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第三部分内容
情境视点
描述架构范围以及与相关架构的交互关系
限定当前架构做什么、大概怎么做
功能视点
系统运行时功能元素的职责接口和之间的关系
关注点
- 功能能力
- 外部接口
- 内部结构
- 功能设计哲学
模型:功能结构模型
信息视点
从信息操作、存储、管理、分发的几个方面去描述系统
在架构的级别上用信息视图来对 数据集建模和设计这个过程中进行分析。
并发视点
描述系统的并发以及与状态相关的架构和约束
创建过程模型和状态模型来分析一组状态改变时其他几组对应的改变情况以及可能转换
开发视点
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的架构过程,对软件开发环境进行计划设计
关注
- 代码结构和依赖关系
- 成果的构建和配置管理
- 系统范围内的设计约束
部署视点
描述系统将要部署的环境,以及系统与其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
- 运行时平台模型
- 网络模型
- 技术依赖关系模型
关注点
- 运行时平台
- 硬件或者托管平台所需要的规格和品质
- 第三方软件需求
- 技术兼容性
- 网络需求
- 所需网络能力
- 物理约束
运维视点
运行状态、运行数据、配置管理等
关注点:
- 安装升级
- 功能迁移
- 数据迁移
- 运维监控和控制
- 警告
- 配置管理
- 性能监控
- 支持
- 备份与还原
- 第三方环境中的运维
一致性视图
确保整体架构描述中所有视点之间的视图一致性
- 一开始就关注一致性
- 列举模型元素
- 确保一致性检查时评审的一部分
- 内部一致性
- 外部一致性
思考
从各个视点模型构建过程中,分析各个视点的职责、关注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将架构描述分为这七种核心视点可以确保尽可能完整的覆盖所有关注点从而让系统架构完整。在关注各个视点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问题和缺陷。已经如果缓解或者避免他们的技术。
这篇关于《软件系统架构:使用观点和观点与利益相关者合作》阅读小结——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