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不是我愿意孤独,而是周围找不到同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概述
首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从《天道》的电视剧中听到的。
仔细翻阅后,发现,这句话出自尼采。
完整的表述是:独处的人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先不说是不是真有此句,但其表述的意义却是,同一空间下,我们的思想差距之大,甚至要超过人与动物之间的差距。
有时,我也在思考,在同一个实体空间内,我们的思维的维度却很是不同。
如同昨天大家一起开会时,看到和听到的场景,一种无名的陌生感油然而生,虽然两个人在彼此深刻的交流,但是却很难同频共振。
换句话说,就是沟通交流起来有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让我们自己感到很是疲惫。
认知高度与认知带宽
认知,是一个大家彼此很熟悉的词,但却很少人去解释何为认知。
这里我也无法完整地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但,我们回头会发现,三种最基本的普世的内容就是我们的三观。
三观的概念解释了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搜索或看下《》的相关阐述。
我想表述的意思就是,我们认知的差距的根本来自于我们的三观。
至于三观是如何造成的,能否进行改变,不在此篇讨论。
认知高度
认知高度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见识、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它涉及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和经验积累。
具有较高认知高度的人能够从更宏观、长远或深层的角度审视问题,理解复杂的系统和抽象的概念,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更有创意或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认知高度的提升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和经历多样化的环境来实现,它让个人能够超越表面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联系。
认知带宽
认知带宽则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用于处理信息、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心理资源总量。这个概念类似于计算机的带宽,描述的是大脑处理任务的能力限制。
每个人的认知带宽都是有限的,当面对过多的任务或信息时,认知带宽会变得紧张,导致注意力分散、决策质量下降、记忆力减弱等问题。长期的焦虑、压力、贫困等因素会进一步消耗认知带宽,使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难以有效管理资源和做出良好决策。
相反,有效的信息过滤、任务优先级排序以及放松技巧可以帮助保护和优化认知带宽。
简而言之,认知高度关乎个体的见识深度和广度,而认知带宽则关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心理资源的限制。两者相辅相成,认知高度的提升可以帮助个体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认知带宽,而管理好认知带宽则为深化认知高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空间和资源。
个人想法
从会议中,明显看出了两者在认知上的差距,从中也看出了一个现象,两个认知不同的人在一起沟通的时候,彼此之间不在同一个频段内,更别提同频共振的效果了。
从会议中,一直表述了一种观点,那就是处理问题的和解决方案提出的逻辑,以及为这种逻辑提出的逻辑自洽的认证过程。
通过一个人表述问题的逻辑,可以看出其推理的严密性,也能大概判断此人的认知水平。
当你不理解时,首先做到的不是去排斥推开【一种敌对的态势】或者去堵塞自己的耳目【掩耳的动作】。
排斥或推开:此种动作,所表述的潜台词就是以一种错误的敌对心态来面对质疑或批评;
掩耳之势:此种动作,所表述的潜台词就是,以一种封闭式的心态来面对外界的刺激;
空杯心态,是当时从心理冒出来的词语。
这种心态意味着放低自我,保持开放和谦逊的态度,愿意放弃旧有的观念、习惯或知识,以便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或新观点。
当你能够与彼此在同频段或同段位来沟通时,酣畅淋漓之感无不快哉~~
也愿我们自己,能够审视自身的行为,同时用第三方视角来审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思考思考的逻辑。
这篇关于不是我愿意孤独,而是周围找不到同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