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刚刚!突然!紧急通知!垃圾回收!

2024-05-31 20:52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刚刚!突然!紧急通知!垃圾回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Java】刚刚!突然!紧急通知!垃圾回收!

文章目录

  • 【Java】刚刚!突然!紧急通知!垃圾回收!
    • 从C语言的内存管理引入:手动回收
    •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 引用计数器
        • 循环引用问题
      • 可达性分析法与GC Root
        • GC Root的典型例子
      • 标记-清除算法
        • 优点
        • 缺点
      • 复制算法
        • 工作原理
        • 优点
        • 缺点
      • 标记-整理算法
        • 工作原理
        • 优点
        • 缺点
      • 应用场景
      • 分代回收机制
        • 堆内存的分代
        • 各代的垃圾回收策略
          • 新生代垃圾回收(Minor GC)
          • 老年代垃圾回收(Major GC 或 Full GC)
      • 结语

本文将先简要介绍C语言的手动内存回收机制,然后深入探讨Java的垃圾回收(GC)机制,包括引用计数器、可达性分析法、GC root、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以及分代回收机制。

从C语言的内存管理引入:手动回收

在C语言中,程序员需要手动管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这主要通过malloccallocreallocfree函数来实现:

  • malloc:用于动态分配内存。
  • calloc:类似于malloc,但它会初始化分配的内存块为零。
  • realloc:用于调整先前分配的内存块的大小。
  • free:用于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

虽然这种手动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但也容易导致内存泄漏(未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和悬挂指针(指向已释放内存的指针)。这就需要程序员特别小心,确保每一块动态分配的内存都能被适时释放。

例如:

img

我们使用malloc,为结点结构体的指针分配内存。

而在删除节点时,我们采用free函数来进行内存的释放。

image-20240530215713904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与C语言不同,Java提供了自动内存管理功能。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旨在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从而减轻程序员的负担并提高内存管理的安全性。

引用计数器

最简单的垃圾回收机制之一是引用计数器。它通过维护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来跟踪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 引用计数增加:每当一个新的引用指向对象时,引用计数加1。
  • 引用计数减少:每当一个引用被销毁或被设置为指向另一个对象时,引用计数减1。
  • 回收对象:当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0时,说明该对象不再被使用,可以被回收。

然而,引用计数器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无法处理循环引用(两个对象相互引用)。

循环引用问题

引用计数器的一大缺点是无法处理循环引用。如下示例:

class Node {Node next;
}Node a = new Node();
Node b = new Node();
a.next = b;
b.next = a;

在这个例子中,即使ab对象的引用离开了作用域,它们的引用计数器仍然不为0(因为它们互相引用),导致内存泄漏。

因此,Java并不使用这种方法作为其主要的垃圾回收策略。

可达性分析法与GC Root

Java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可达性分析法。它通过一组被称为GC Root的根对象作为起点,沿着这些根对象的引用链进行搜索。如果一个对象能从GC Root到达,那么它就是可达的(alive),否则就是不可达的,可以被回收。

  • GC Root:通常包括当前在栈中引用的对象、静态变量引用的对象以及JNI(Java Native Interface)引用的对象等。
  • 可达对象:从GC Root开始,所有可以通过引用链访问到的对象都是可达的。
  • 不可达对象:如果一个对象没有从GC Root出发的任何引用链到达,则认为该对象是不可达的,可以被回收。

image-20240531191720169

GC Root的典型例子
  • 虚拟机栈中的引用对象:如栈帧中的局部变量和输入参数。
  • 方法区中的静态引用:如类的静态属性。
  • 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如常量池中的引用。

标记-清除算法

image-20240531191636409

标记-清除算法是最早且最基本的垃圾回收算法之一。标记-清除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

  1. 标记阶段
    • 从GC Root集合开始,遍历对象引用图,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
    • 标记过程通常是递归的,沿着对象引用链进行,直到所有可达的对象都被标记。
  2. 清除阶段
    • 遍历堆中的所有对象,回收未被标记的对象。
    • 未标记的对象被认为是不可达的,可以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image-20240531191652410

优点
  • 简单直接: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 无需移动对象:对象在内存中的位置不会改变,减少了对象移动的开销。
缺点
  • 内存碎片:清除阶段后,未被回收的对象会在堆中留下许多空闲区域,导致内存碎片。频繁的内存碎片会降低内存分配效率。
  • 标记和清除过程需要遍历所有对象:在大堆内存中,遍历所有对象可能导致较长的暂停时间。

复制算法

工作原理

复制算法将堆内存分为两部分,通常是等大小的两个半区:From空间和To空间。垃圾回收时,仅使用其中一个半区,另一个半区作为备用空间。

  1. 分配阶段

    • 对象只在From空间中分配内存。
    • To空间为空闲的,等待垃圾回收。
  2. 复制和清理阶段

    • 从GC Root开始,遍历所有可达的对象,并将它们复制到To空间。
    • 复制过程中,保持对象的引用关系。
    • 完成复制后,From空间中的所有对象被认为是不可达的,可以被回收。
    • 交换From和To空间的角色,下一次分配和垃圾回收使用新的From空间。
  3. 示例

    假设有A块等待垃圾回收:

    image-20240531191812980

    回收之后会变成~:

    image-20240531191937607

优点
  • 无内存碎片:对象被紧凑地复制到新的空间,不会留下内存碎片。
  • 分配速度快:由于始终从一个连续的空闲区域分配内存,分配速度很快。
缺点
  • 内存利用率低:由于堆内存被划分为两个半区,同时只使用一半内存,导致内存利用率低。
  • 对象复制开销:复制对象到新的空间需要额外的开销,特别是当对象较多时。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Algorithm)是一种改进的垃圾回收算法,用于解决标记-清除算法产生的内存碎片问题。它结合了标记-清除和复制算法的优点,通过整理内存来提高内存分配效率。下面将详细分析标记-整理算法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

工作原理

标记-整理算法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标记阶段和整理阶段。

  1. 标记阶段

    • 从GC Root集合开始,遍历对象引用图,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
    • 这一步与标记-清除算法中的标记阶段相同,标记过程是递归的,沿着对象引用链进行,直到所有可达的对象都被标记。

    image-20240531192004795

  2. 整理阶段

    • 遍历整个堆,将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通常是堆的起始位置),保持对象之间的紧密排列。
    • 更新所有对象的引用,以反映它们的新位置。
    • 移动完成后,释放未被标记对象的内存,未被标记的对象被回收,形成一块连续的空闲区域。

    image-20240531192017499

优点
  • 无内存碎片:对象被紧密排列在一起,没有内存碎片,提高了内存利用率。
  • 高效的内存分配:由于所有存活对象被移动到堆的一端,剩下的内存是连续的,内存分配速度更快。
  • 适用于长生命周期对象:尤其适合老年代(Old Generation)的垃圾回收,因为老年代对象生命周期较长,不需要频繁移动。
缺点
  • 对象移动开销:整理阶段需要移动对象,并更新引用,增加了额外的开销,尤其是在老年代中存活对象较多时。
  • 暂停时间长:标记和整理过程会导致应用暂停,可能影响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标记-整理算法减少了内存碎片化,同时避免了复制算法中需要双倍内存的缺点。

应用场景

  • 标记-清除算法:适用于内存紧张、不希望频繁移动对象的场景,如老年代(Old Generation)的垃圾回收。
  • 复制算法:适用于对象生命周期短、需要快速回收的场景,如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的垃圾回收。JVM中的新生代垃圾回收器通常使用复制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对象较大且数量较多的场景,当对象较大且数量较多时,标记-整理算法可以通过紧凑排列对象,减少内存浪费,提高内存利用率。

分代回收机制

分代回收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将堆内存划分为几个代,根据对象的生命周期长短来进行不同的管理和回收。大多数对象的生命周期很短,少数对象存活时间较长。通过这种划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提高回收效率和性能。

堆内存的分代

JVM中的堆内存通常划分为以下几代: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

  • Eden区:所有新创建的对象首先分配在Eden区。
  • 两个Survivor区(S0和S1):用于在新生代中进行对象复制和存活对象的管理。每次垃圾回收时,存活的对象从Eden区和一个Survivor区复制到另一个Survivor区。

老年代(Old Generation):存活时间较长、从新生代晋升的对象存放在老年代。

永久代(PermGen)或元空间(Metaspace):存储类的元数据(方法、类结构等)。在Java 8之前为永久代(PermGen),Java 8及之后为元空间(Metaspace)。

各代的垃圾回收策略
新生代垃圾回收(Minor GC)

新生代的垃圾回收频繁,通常采用复制算法(Copying Algorithm)。当Eden区填满时,触发Minor GC:

  1. 存活对象复制:存活的对象从Eden区和一个Survivor区复制到另一个Survivor区。
  2. 对象晋升:当对象经过多次Minor GC后依然存活(达到一定年龄),或Survivor区空间不足时,存活对象晋升到老年代。
  3. Eden区清空:所有存活对象复制后,Eden区和一个Survivor区被清空,另一个Survivor区保留存活对象。

Minor GC的频率较高,但由于新生代对象生命周期短,存活对象少,因此回收速度较快。

老年代垃圾回收(Major GC 或 Full GC)

老年代的垃圾回收通常采用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Algorithm) 或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Algorithm)

  1. 标记阶段:从GC Root开始,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
  2. 整理阶段(标记-整理算法):将所有存活对象向一端移动,保持对象之间的紧密排列,释放未标记对象的内存。
  3. 清除阶段(标记-清除算法):回收未标记对象的内存,但可能产生内存碎片。

Major GC或Full GC的频率较低,但由于老年代对象较多且存活时间长,回收过程较慢,可能导致较长的暂停时间。

结语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通过自动化内存管理,极大地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同时提升了程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尽管Java的GC机制复杂多样,但其核心思想都是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内存,避免内存泄漏和碎片化。

许多现代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都内置了垃圾回收机制。通过学习垃圾回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语言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细节。不同语言的垃圾回收机制有所不同,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具体语言中应用最佳实践,编写高效的代码。

此后,笔者还会介绍Java中的垃圾回收器相关知识,以及有可能的JVM调优。

参考资料与文献:

20、垃圾回收算法之可达性分析法和GC Roots是什么?_哔哩哔哩_bilibili

【JVM】万字长文!深入详解Java垃圾回收(GC)机制_java gc-CSDN博客

这篇关于【Java】刚刚!突然!紧急通知!垃圾回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19023

相关文章

JavaWeb-WebSocket浏览器服务器双向通信方式

《JavaWeb-WebSocket浏览器服务器双向通信方式》文章介绍了WebSocket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包括与HTTP的对比,接着,详细介绍了如何在Java中使用WebSocket,包括配... 目录一、概述二、入门2.1 POM依赖2.2 编写配置类2.3 编写WebSocket服务2.4 浏

配置springboot项目动静分离打包分离lib方式

《配置springboot项目动静分离打包分离lib方式》本文介绍了如何将SpringBoot工程中的静态资源和配置文件分离出来,以减少jar包大小,方便修改配置文件,通过在jar包同级目录创建co... 目录前言1、分离配置文件原理2、pom文件配置3、使用package命令打包4、总结前言默认情况下,

Java文件与Base64之间的转化方式

《Java文件与Base64之间的转化方式》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将文件(如图片、视频)转换为Base64编码,以及如何将Base64编码转换回文件,通过提供具体的工具类实现,作者希望帮助读者... 目录Java文件与Base64之间的转化1、文件转Base64工具类2、Base64转文件工具类3、

java获取图片的大小、宽度、高度方式

《java获取图片的大小、宽度、高度方式》文章介绍了如何将File对象转换为MultipartFile对象的过程,并分享了个人经验,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目China编程录Java获取图片的大小、宽度、高度File对象(该对象里面是图片)MultipartFile对象(该对象里面是图片)总结java获取图片

Java通过反射获取方法参数名的方式小结

《Java通过反射获取方法参数名的方式小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通过反射获取方法参数名的方式,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前言2、解决方式方式2.1: 添加编译参数配置 -parameters方式2.2: 使用Spring的内部工具类 -

Java如何获取视频文件的视频时长

《Java如何获取视频文件的视频时长》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获取视频文件的视频时长,包括导入maven依赖和代码案例,同时,也讨论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SLF4J加载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目录Java获取视频文件的视频时长1、导入maven依赖2、代码案例3、SLF4J: Failed to lo

如何使用Spring boot的@Transactional进行事务管理

《如何使用Springboot的@Transactional进行事务管理》这篇文章介绍了SpringBoot中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进行声明式事务管理的详细信息,包括基本用法、核心配置... 目录一、前置条件二、基本用法1. 在方法上添加注解2. 在类上添加注解三、核心配置参数1. 传播行为(

在Java中使用ModelMapper简化Shapefile属性转JavaBean实战过程

《在Java中使用ModelMapper简化Shapefile属性转JavaBean实战过程》本文介绍了在Java中使用ModelMapper库简化Shapefile属性转JavaBean的过程,对比... 目录前言一、原始的处理办法1、使用Set方法来转换2、使用构造方法转换二、基于ModelMapper

JAVA调用Deepseek的api完成基本对话简单代码示例

《JAVA调用Deepseek的api完成基本对话简单代码示例》:本文主要介绍JAVA调用Deepseek的api完成基本对话的相关资料,文中详细讲解了如何获取DeepSeekAPI密钥、添加H... 获取API密钥首先,从DeepSeek平台获取API密钥,用于身份验证。添加HTTP客户端依赖使用Jav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