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 99+,记一次 sql 优化(消息数量显示优化)

2024-05-27 07:32

本文主要是介绍为什么要使用 99+,记一次 sql 优化(消息数量显示优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6fIbEvQ

一般在设计通知中心时,都会在入口处显示一个未读消息数,这样不仅可以醒目地告知用户有未读消息,还能让用户更容易从众多小图标中区分出通知中心的入口。比如 ucloud 控制台的顶栏:

我们网站的通知中心也一样,在入口同样加上了未读消息数的显示。

上线后平稳运行,以为可以就这样一直美下去。程序只要有人用,总会有出 bug 的那一天,最近高峰期经常会出现来自通知表的慢查询语句,仔细一查,原来就是统计未读消息数的语句,而且都是来自几个大用户。我们通知里分了多个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一个未读数,sql 语句差不多是下面这样:

SELECT groupID, count(0) unreadCount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GROUP BY groupID;

notification 表中已建立未读索引 unreads: userID + hasRead + groupID 的组合键。

由于我们网站大多是批量异步操作,即使做了消息合并,一天产生几十上百条通知也很正常,而且有的用户就是不喜欢标记通知为已读,这样日积月累,有的用户未读数已经上十万了。假设总记录行有 20 万,如果未读数为 50,建立一个未读的索引,效率会非常显著;但是未读数为 15 万,这时索引的意义也不大了。所以这个性能问题直到现在才暴露出来。

当未读数比较小时:结果集:

groupID | unreadCount  
0 | 23  
4 | 16

Explain: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1 | SIMPLE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5 | const,const | 39 |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耗时:0.4ms(测试数据)

当未读数比较大时:结果集:

groupID | unreadCount  
0 | 23  
1 | 103234  
3 | 3032  
4 | 16

Explain: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1 | SIMPLE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4 | const | 69886 |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耗时:38.9ms(测试数据)

由上可以看出,未读的记录行数直接影响该语句的性能。

问题出现总归要解决的,如何解决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看其他产品是怎么做的。LG 同学提出,可以优化成像 QQ 未读消息数那样显示 99+ 呀。QQ 上有几个群,每天都有人在里面吹水斗表情,消息一会不看就 99+ 了。当初以为这样只是为了排版美观,或者避免特别大的数字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再者也不会有人关心未读的消息是 101 还是 102,所以索性显示 99+。即告诉用户有很多未读消息,又不会因显示一个特别大的数字吓到用户,这样一举两得。但这样似乎只是对用户更友好,对性能然并卵。这时他再次提出可以把 sql 语句拆开来写,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按照过往经验,多条语句查出结果合并肯定没有单条语句 GROUP BY 来的快。有时经验也会害死人,于是 LG 给出了下面的语句:

SELECT 0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0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1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1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2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2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3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3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4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4 LIMIT 100) AS a

这条语句精妙就精妙在 LIMIT 100 ,使用未读索引并把结果集限定在 100 行以内,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优化后的时间:结果集:

groupID | unreadCount  
0 | 23  
1 | 100  
2 | 0  
3 | 100  
4 | 16

Explain: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1 | PRIMARY | <derived2>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23 | NULL  
2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23 | Using index  
3 | UNION | <derived4>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100 | NULL  
4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73020 | Using index  
5 | UNION | <derived6>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2 | NULL  
6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1 | Using index  
7 | UNION | <derived8>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100 | NULL  
8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3208 | Using index  
9 | UNION | <derived10>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16 | NULL  
10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16 | Using index  
NULL | UNION RESULT | <union1,3,5,7,9>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Using temporary

耗时:0.7ms(测试数据)

性能提升了几十倍,堵在胸口的这坨翔终于通了。这条语句的性能会因分组的数量所影响,但分组的数量是有限而且比较固定的,所以这个威胁不成立。

其实到这还没结束,还要结合前台,当 unreadCount 大于 99 时,就要显示 99+,优化后我们的通知中心未读提醒成了这样:

总结

优化不能单靠技术手段,有时产品上做下折中,优化的方法会简单很多。如果这次仅凭技术手段来优化,可能要引入缓存,或者冗余一个未读数,每次更新维护这个数字,这可能需要 2 ~ 3 天的工作量,而且还容易出 bug;而使用 99+ 的做法只花了不到 2 小时。另外也不能一直相信经验,经验有时也会犯错,而且会固化思维。


这篇关于为什么要使用 99+,记一次 sql 优化(消息数量显示优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06836

相关文章

Java中List的contains()方法的使用小结

《Java中List的contains()方法的使用小结》List的contains()方法用于检查列表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借助equals()方法进行判断,下面就来介绍Java中List的c... 目录详细展开1. 方法签名2. 工作原理3. 使用示例4. 注意事项总结结论:List 的 contain

C#使用SQLite进行大数据量高效处理的代码示例

《C#使用SQLite进行大数据量高效处理的代码示例》在软件开发中,高效处理大数据量是一个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SQLite因其零配置、嵌入式、跨平台的特性,成为许多开发者的首选数据库,本文将深入探... 目录前言准备工作数据实体核心技术批量插入:从乌龟到猎豹的蜕变分页查询:加载百万数据异步处理:拒绝界面

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详解

《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详解》Dialog(对话框)是Android中常用的UI组件,用于临时显示重要信息或获取用户输入,本文给大家介绍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 目录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详解1. 基本Dialog类型1.1 AlertDialog(

MySQL双主搭建+keepalived高可用的实现

《MySQL双主搭建+keepalived高可用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双主搭建+keepalived高可用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目录一、测试环境准备二、主从搭建1.创建复制用户2.创建复制关系3.开启复制,确认复制是否成功4.同

Python使用自带的base64库进行base64编码和解码

《Python使用自带的base64库进行base64编码和解码》在Python中,处理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是数据传输和存储中非常普遍的需求,其中,Base64是一种常用的编码方案,本文我将详细介绍如何使... 目录引言使用python的base64库进行编码和解码编码函数解码函数Base64编码的应用场景注意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

《SpringBoot+MyBatisPlus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Boot+MyBatisPlus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深入剖析分页查询、批量操作、动... 目录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1. MyBatis

MyBatis 动态 SQL 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

《MyBatis动态SQL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标签来优化MyBatis配置,提升开发效率,确保SQL的高效执行和安全性,感... 目录动态SQL详解一、动态SQL的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动态SQL?1.2 动态SQL的优点1.3 动态S

使用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方式

《使用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使用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1. 自定义错误返回2. 实现区分来源总结Sentinel自定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包括表的创建、查看、修改、删除等,了解如何操作这些表是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的基本技能,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表的简单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3.1 创建表 3.2 查看表结构3.3 修改表3.4 实践案例:修改表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

Pandas使用SQLite3实战

《Pandas使用SQLite3实战》本文主要介绍了Pandas使用SQLite3实战,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 目录1 环境准备2 从 SQLite3VlfrWQzgt 读取数据到 DataFrame基础用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