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 99+,记一次 sql 优化(消息数量显示优化)

2024-05-27 07:32

本文主要是介绍为什么要使用 99+,记一次 sql 优化(消息数量显示优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6fIbEvQ

一般在设计通知中心时,都会在入口处显示一个未读消息数,这样不仅可以醒目地告知用户有未读消息,还能让用户更容易从众多小图标中区分出通知中心的入口。比如 ucloud 控制台的顶栏:

我们网站的通知中心也一样,在入口同样加上了未读消息数的显示。

上线后平稳运行,以为可以就这样一直美下去。程序只要有人用,总会有出 bug 的那一天,最近高峰期经常会出现来自通知表的慢查询语句,仔细一查,原来就是统计未读消息数的语句,而且都是来自几个大用户。我们通知里分了多个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一个未读数,sql 语句差不多是下面这样:

SELECT groupID, count(0) unreadCount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GROUP BY groupID;

notification 表中已建立未读索引 unreads: userID + hasRead + groupID 的组合键。

由于我们网站大多是批量异步操作,即使做了消息合并,一天产生几十上百条通知也很正常,而且有的用户就是不喜欢标记通知为已读,这样日积月累,有的用户未读数已经上十万了。假设总记录行有 20 万,如果未读数为 50,建立一个未读的索引,效率会非常显著;但是未读数为 15 万,这时索引的意义也不大了。所以这个性能问题直到现在才暴露出来。

当未读数比较小时:结果集:

groupID | unreadCount  
0 | 23  
4 | 16

Explain: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1 | SIMPLE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5 | const,const | 39 |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耗时:0.4ms(测试数据)

当未读数比较大时:结果集:

groupID | unreadCount  
0 | 23  
1 | 103234  
3 | 3032  
4 | 16

Explain: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1 | SIMPLE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4 | const | 69886 |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耗时:38.9ms(测试数据)

由上可以看出,未读的记录行数直接影响该语句的性能。

问题出现总归要解决的,如何解决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看其他产品是怎么做的。LG 同学提出,可以优化成像 QQ 未读消息数那样显示 99+ 呀。QQ 上有几个群,每天都有人在里面吹水斗表情,消息一会不看就 99+ 了。当初以为这样只是为了排版美观,或者避免特别大的数字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再者也不会有人关心未读的消息是 101 还是 102,所以索性显示 99+。即告诉用户有很多未读消息,又不会因显示一个特别大的数字吓到用户,这样一举两得。但这样似乎只是对用户更友好,对性能然并卵。这时他再次提出可以把 sql 语句拆开来写,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按照过往经验,多条语句查出结果合并肯定没有单条语句 GROUP BY 来的快。有时经验也会害死人,于是 LG 给出了下面的语句:

SELECT 0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0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1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1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2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2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3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3 LIMIT 100) AS a  
UNION  
SELECT 4 AS groupID, count(1) AS unreadCount FROM (SELECT 1 FROM notification WHERE userID=xxx AND hasRead='0' AND groupID = 4 LIMIT 100) AS a

这条语句精妙就精妙在 LIMIT 100 ,使用未读索引并把结果集限定在 100 行以内,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优化后的时间:结果集:

groupID | unreadCount  
0 | 23  
1 | 100  
2 | 0  
3 | 100  
4 | 16

Explain: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1 | PRIMARY | <derived2>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23 | NULL  
2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23 | Using index  
3 | UNION | <derived4>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100 | NULL  
4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73020 | Using index  
5 | UNION | <derived6>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2 | NULL  
6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1 | Using index  
7 | UNION | <derived8>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100 | NULL  
8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3208 | Using index  
9 | UNION | <derived10>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16 | NULL  
10 | DERIVED | notification | ref | unreads | unreads | 6 | const,const,const | 16 | Using index  
NULL | UNION RESULT | <union1,3,5,7,9>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Using temporary

耗时:0.7ms(测试数据)

性能提升了几十倍,堵在胸口的这坨翔终于通了。这条语句的性能会因分组的数量所影响,但分组的数量是有限而且比较固定的,所以这个威胁不成立。

其实到这还没结束,还要结合前台,当 unreadCount 大于 99 时,就要显示 99+,优化后我们的通知中心未读提醒成了这样:

总结

优化不能单靠技术手段,有时产品上做下折中,优化的方法会简单很多。如果这次仅凭技术手段来优化,可能要引入缓存,或者冗余一个未读数,每次更新维护这个数字,这可能需要 2 ~ 3 天的工作量,而且还容易出 bug;而使用 99+ 的做法只花了不到 2 小时。另外也不能一直相信经验,经验有时也会犯错,而且会固化思维。


这篇关于为什么要使用 99+,记一次 sql 优化(消息数量显示优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06836

相关文章

全面掌握 SQL 中的 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

《全面掌握SQL中的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本文解析DATEDIFF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差异,强调其边界计算原理,探讨应用场景及陷阱,推荐根据需求选择TIMESTAMPDIFF或inte... 目录1. 核心概念:DATEDIFF 究竟在计算什么?2. 主流数据库中的 DATEDIFF 实现2.1

MySQL 多列 IN 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

《MySQL多列IN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本文详解MySQL多列IN查询,对比传统OR写法,强调其简洁高效,适合批量匹配复合键,通过联合索引、分批次优化提升性能,兼容多种数据库... 目录一、基础语法:多列 IN 的两种写法1. 直接值列表2. 子查询二、对比传统 OR 的写法三、性能分析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本文深入讲解了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概念与应用,用于表示矩阵、表格等二维数据结构,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引言二维切片的基本概念定义创建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操作访问元素修改元素遍历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动态调整追加行动态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MySQLLENGTH()函数用于计算字符串的字节长度,区别于CHAR_LENGTH()的字符长度,适用于多字节字符集(如UTF-8)的数据验证... 目录1. LENGTH()函数的基本语法2. LENGTH()函数的返回值2.1 示例1:计算字符串

prometheus如何使用pushgateway监控网路丢包

《prometheus如何使用pushgateway监控网路丢包》:本文主要介绍prometheus如何使用pushgateway监控网路丢包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 目录监控网路丢包脚本数据图表总结监控网路丢包脚本[root@gtcq-gt-monitor-prome

Python通用唯一标识符模块uuid使用案例详解

《Python通用唯一标识符模块uuid使用案例详解》Pythonuuid模块用于生成128位全局唯一标识符,支持UUID1-5版本,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数据库主键等场景,需注意隐私、碰撞概率及存储优... 目录简介核心功能1. UUID版本2. UUID属性3. 命名空间使用场景1. 生成唯一标识符2. 数

浅谈mysql的not exists走不走索引

《浅谈mysql的notexists走不走索引》在MySQL中,​NOTEXISTS子句是否使用索引取决于子查询中关联字段是否建立了合适的索引,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ysql的notexists走不走索... 在mysql中,​NOT EXISTS子句是否使用索引取决于子查询中关联字段是否建立了合适的索引。以下

SpringBoot中如何使用Assert进行断言校验

《SpringBoot中如何使用Assert进行断言校验》Java提供了内置的assert机制,而Spring框架也提供了更强大的Assert工具类来帮助开发者进行参数校验和状态检查,下... 目录前言一、Java 原生assert简介1.1 使用方式1.2 示例代码1.3 优缺点分析二、Spring Fr

Android kotlin中 Channel 和 Flow 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

《Androidkotlin中Channel和Flow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Kotlin协程中,Flow是冷数据流,按需触发,适合响应式数据处理;Channel是热数据流,持续发送,支持... 目录一、基本概念界定FlowChannel二、核心特性对比数据生产触发条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背压处理机制生命周期

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详解

《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 目录protobuf文件作为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协议主要介绍在Java使用maven编译proto文件的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