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笔记十二、管线

2024-05-27 03:32

本文主要是介绍Redis学习笔记十二、管线,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请求应答协议和RTT

    Redis是一种典型的基于C/S模型的TCP服务器。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讯过程中,通常都是客户端率先发起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后执行相应的任务,最后再将获取的数据或处理结果以应答的方式发送给客户端。在此过程中,客户端都会以阻塞的方式等待服务器返回的结果。见如下命令序列:
    Client: INCR X
    Server: 1
    Client: INCR X
    Server: 2
    Client: INCR X
    Server: 3
    Client: INCR X
    Server: 4
    在每一对请求与应答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得不承受网络传输所带来的额外开销。我们通常将这种开销称为RTT(Round Trip Time)。现在我们假设每一次请求与应答的RTT250毫秒,而我们的服务器可以在一秒内处理100k的数据,可结果则是我们的服务器每秒至多处理4条请求。要想解决这一性能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优化呢?
    
二、管线(pipelining)

    Redis在很早的版本中就已经提供了对命令管线的支持。在给出具体解释之前,我们先将上面的同步应答方式的例子改造为基于命令管线的异步应答方式,这样可以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感性认识。
    Client: INCR X
    Client: INCR X
    Client: INCR X
    Client: INCR X
    Server: 1
    Server: 2
    Server: 3
    Server: 4
    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客户端在发送命令之后,不用立刻等待来自服务器的应答,而是可以继续发送后面的命令。在命令发送完毕后,再一次性的读取之前所有命令的应答。这样便节省了同步方式中RTT的开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Redis服务器发现客户端的请求是基于管线的,那么服务器端在接受到请求并处理之后,会将每条命令的应答数据存入队列,之后再发送到客户端。
    
三、Benchmark

    以下是来自Redis官网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该测试是基于loopback(127.0.0.1)的,因此RTT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少,如果是基于实际网络接口,那么管线机制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就更为显著了。

 1     require 'rubygems'
 2     require 'redis'
 3     
 4     def bench(descr)
 5         start = Time.now
 6         yield
 7         puts "#{descr} #{Time.now-start} seconds"
 8     end
 9     
10     def without_pipelining
11         r = Redis.new
12         10000.times {
13             r.ping
14         }
15     end
16     
17     def with_pipelining
18         r = Redis.new
19         r.pipelined {
20             10000.times {
21                 r.ping
22             }
23         }
24     end
25     
26     bench("without pipelining") {
27         without_pipelining
28     }
29     bench("with pipelining") {
30         with_pipelining
31     }
32     //without pipelining 1.185238 seconds
33     //with pipelining 0.250783 seconds

 

这篇关于Redis学习笔记十二、管线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06398

相关文章

SpringBoot中配置Redis连接池的完整指南

《SpringBoot中配置Redis连接池的完整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中配置Redis连接池的完整指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目录一、添加依赖二、配置 Redis 连接池三、测试 Redis 操作四、完整示例代码(一)pom.

Redis在windows环境下如何启动

《Redis在windows环境下如何启动》:本文主要介绍Redis在windows环境下如何启动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Redis在Windows环境下启动1.在redis的安装目录下2.输入·redis-server.exe

利用Python快速搭建Markdown笔记发布系统

《利用Python快速搭建Markdown笔记发布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使用Python生态的成熟工具,在30分钟内搭建一个支持Markdown渲染、分类标签、全文搜索的私有化知识发布系统... 目录引言:为什么要自建知识博客一、技术选型:极简主义开发栈二、系统架构设计三、核心代码实现(分步解析

Redis实现延迟任务的三种方法详解

《Redis实现延迟任务的三种方法详解》延迟任务(DelayedTask)是指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执行相应的任务,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三种常见的实现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目录1.前言2.Redis如何实现延迟任务3.代码实现3.1. 过期键通知事件实现3.2. 使用ZSet实现延迟任务3.3

Redis分片集群的实现

《Redis分片集群的实现》Redis分片集群是一种将Redis数据库分散到多个节点上的方式,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可伸缩性,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分片集群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 目录1. Redis Cluster的核心概念哈希槽(Hash Slots)主从复制与故障转移2.

Redis 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示例详解

《Redis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示例详解》热点键是指在Redis中被频繁访问的特定键,这些键由于其高访问频率,可能导致Redis服务器的性能问题,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本文给大家介绍Redis中的热... 目录Redis 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热点键(Hot Key)定义特点应对策略示例数据倾斜(Data S

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

《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可以实现复杂的限流逻辑,如滑动窗口限流,并且避免了多步操作导致的并发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 目录为什么使用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使用ZSET也可以实现限流,为什么选择lua的方式实现

Redis中管道操作pipeline的实现

《Redis中管道操作pipeline的实现》RedisPipeline是一种优化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的技术,通过批量发送和接收命令减少网络往返次数,提高命令执行效率,本文就来介绍一下Redis中管道操... 目录什么是pipeline场景一:我要向Redis新增大批量的数据分批处理事务( MULTI/EXE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Redis中的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详解

《Redis中的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Redis中的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详解,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Redis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一、字符串(String)简介常用命令应用场景二、哈希(Hash)简介常用命令应用场景三、列表(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