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集成spring retry实现重试机制

2024-05-26 19:18

本文主要是介绍springboot集成spring retry实现重试机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spring retry是从spring batch独立出来的一个功能,主要实现了重试和熔断。对于重试是有场景限制的,不是什么场景都适合重试,比如参数校验不合法、写操作等(要考虑写是否幂等)都不适合重试。远程调用超时、网络突然中断可以重试。在微服务治理框架中,通常都有自己的重试与超时配置,比如dubbo可以设置retries=1,timeout=500调用失败只重试1次,超过500ms调用仍未返回则调用失败。在spring retry中可以指定需要重试的异常类型,并设置每次重试的间隔以及如果重试失败是继续重试还是熔断(停止重试)。

 

重试策略RetryPolicy实现

  • NeverRetryPolicy:只允许调用RetryCallback一次,不允许重试
  • AlwaysRetryPolicy:允许无限重试,直到成功,此方式逻辑不当会导致死循环
  • SimpleRetryPolicy:固定次数重试策略,默认重试最大次数为3次,RetryTemplate默认使用的策略
  • TimeoutRetryPolicy:超时时间重试策略,默认超时时间为1秒,在指定的超时时间内允许重试
  • ExceptionClassifierRetryPolicy:设置不同异常的重试策略,类似组合重试策略,区别在于这里只区分不同异常的重试
  • CircuitBreakerRetryPolicy:有熔断功能的重试策略,需设置3个参数openTimeout、resetTimeout和delegate
  • CompositeRetryPolicy:组合重试策略,有两种组合方式,乐观组合重试策略是指只要有一个策略允许重试即可以,悲观组合重试策略是指只要有一个策略不允许重试即可以,但不管哪种组合方式,组合中的每一个策略都会执行

 

使用熔断重试策略模式(CircuitBreakerRetryPolicy), 需要设置如下三个参数:

  • delegate:传入RetryPolicy(每个RetryPolicy实现都有自己的重试策略实现),是真正判断是否重试的策略,当重试失败时,则执行熔断策略
  • openTimeout:openWindow,配置熔断器电路打开的超时时间,当超过openTimeout之后熔断器电路变成半打开状态(只要有一次重试成功,则闭合电路)
  • resetTimeout:timeout,配置重置熔断器重新闭合的超时时间

 

断路器开闭实现判断

  • 当重试失败,且在熔断器打开时间窗口[0,openWindow) 内,立即熔断
  • 当重试失败,且超过timeout,熔断器电路重新闭合
  • 在熔断器半打开状态[openWindow, timeout] 时,只要重试成功则重置上下文,断路器闭合

 

回退策略

重试回退策略,指的是每次重试是立即重试还是等待一段时间后重试。默认情况下是立即重试,如果需要配置等待一段时间后重试则需要指定回退策略BackoffRetryPolicy。BackoffRetryPolicy有如下实现:

  • NoBackOffPolicy:无退避算法策略,每次重试时立即重试
  • FixedBackOffPolicy:固定时间的退避策略,需设置参数sleeper和backOffPeriod,sleeper指定等待策略,默认是Thread.sleep,即线程休眠,backOffPeriod指定休眠时间,默认1秒
  • UniformRandomBackOffPolicy:随机时间退避策略,需设置sleeper、minBackOffPeriod和maxBackOffPeriod,该策略在[minBackOffPeriod,maxBackOffPeriod之间取一个随机休眠时间,minBackOffPeriod默认500毫秒,maxBackOffPeriod默认1500毫秒
  • ExponentialBackOffPolicy:指数退避策略,需设置参数sleeper、initialInterval、maxInterval和multiplier,initialInterval指定初始休眠时间,默认100毫秒,maxInterval指定最大休眠时间,默认30秒,multiplier指定乘数,即下一次休眠时间为当前休眠时间multiplier
  • ExponentialRandomBackOffPolicy:随机指数退避策略,引入随机乘数可以实现随机乘数回退

 

有状态重试 OR 无状态重试

所谓无状态重试是指重试在一个线程上下文中完成的重试,反之不在一个线程上下文完成重试的就是有状态重试。之前的SimpleRetryPolicy就属于无状态重试,因为重试是在一个循环中完成的。那么什么会后会出现或者说需要有状态重试呢?通常有两种情况:事务回滚和熔断。

数据库操作异常DataAccessException,不能执行重试,而如果抛出其他异常可以重试。

熔断的意思不在当前循环中处理重试,而是全局重试模式(不是线程上下文)。熔断会跳出循环,那么必然会丢失线程上下文的堆栈信息。那么肯定需要一种“全局模式”保存这种信息,目前的实现放在一个cache(map实现的)中,下次从缓存中获取就能继续重试了。

 

快速入门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retry</groupId><artifactId>spring-retry</artifactId>
</dependency>
@ComponentScan("com.jaemon.spring")
@EnableRetry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lass);RetryService retryService =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RetryService.class);retryService.execute();}
}

@EnableRetry(proxyTargetClass = true): 如果设置了proxyTargetClass=true这使用CGLIB动态代理

编程式

基于最大重试次数策略的重试,如果重试了3次仍然抛出异常则停止重试,执行兜底回调,所以最后的输出结果是Integer.MAX_VALUE:

@Service
public class RetryService {public void execute() throws Exception {RetryTemplate retryTemplate = new RetryTemplate();SimpleRetryPolicy simpleRetryPolicy = new SimpleRetryPolicy();simpleRetryPolicy.setMaxAttempts(3);retryTemplate.setRetryPolicy(simpleRetryPolicy);Integer result = retryTemplate.execute(new RetryCallback<Integer, Exception>() {int i = 0;// 重试操作@Overridepublic Integer doWithRetry(RetryContext retryContext) throws 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retry count: " + retryContext.getRetryCount());return len(i++);}// 兜底回调}, retryContext -> {System.out.println("after retry: " + retryContext.getRetryCount() + ", recovery method called!");return Integer.MAX_VALUE;});System.out.println("final result: " +  result);}private int len(int i) throws Exception {if (i < 10) {throw new Exception(i + " le 10");}return i;}
}

自定义RetryTemplate

@Configuration
@EnableRetry(proxyTargetClass = true)
public class RetryConfig {@Beanpublic RetryTemplate simpleRetryTemplate() {RetryTemplate retryTemplate = new RetryTemplate();// 最大重试次数策略SimpleRetryPolicy simpleRetryPolicy = new SimpleRetryPolicy(3);retryTemplate.setRetryPolicy(simpleRetryPolicy);FixedBackOffPolicy fixedBackOffPolicy = new FixedBackOffPolicy();// 每隔1s后再重试fixedBackOffPolicy.setBackOffPeriod(1000);retryTemplate.setBackOffPolicy(fixedBackOffPolicy);return retryTemplate;}}
  • Spring Retry框架——看这篇就够了

声明式-注解方式

如果每次有重试需求的时候都写一个RetryTemplate太臃肿了,使用注解可以大大简化开发,减少重复代码。下面是一个使用注解实现的最大重试策略的重试:

@Service
public class RetryService {@Retryable(value = IllegalAccessException.class, maxAttempts = 5, listeners = {"defaultRetryListener"},backoff= @Backoff(delay = 3000, maxDelay = 10000, multiplier = 1.5))public void execute()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service method...");throw new IllegalAccessException("manual exception");}@Recoverpublic void recover(IllegalAccess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service retry after Recover => " + e.getMessage());}
}
@Service
public class DefaultRetryListener implements RetryListener {@Overridepublic <T, E extends Throwable> boolean open(RetryContext context, RetryCallback<T, E> callback) {System.out.println("==前置回调==");return true;}@Overridepublic <T, E extends Throwable> void close(RetryContext context, RetryCallback<T, E> callback, Throwable throwable) {System.out.println("==后置回调==");}@Overridepublic <T, E extends Throwable> void onError(RetryContext context, RetryCallback<T, E> callback, Throwable throwable) {System.out.println("==执行报错==");}
}

open 和 close 分别在重试整体的前置和后置被回调一次,onError 则是重试整体过程中,每次异常都会被回调。

第一次重试为3000ms后,第二次为4500ms后,第三次为6750ms后,第四次为10000ms后。

  • 第四次实际应该是10125ms后,但由于超过了设定的最大延迟时间10000ms。
  • 最大重试次数为5次,由于包含了第一次失败,所以实际重试了4次。

 

注解说明

  • @EnableRetry: 开启重试机制
  • @Retryable: 标识方法需要重试
    • value: 需重试的异常类型,和include同义。默认为空,如果include参数也为空,所有异常都会重试。
    • include: 需重试的异常类型,和value同义 。
    • exclude: 需排除重试的异常类型。
    • maxAttempts: 重试的最大次数(包含第一次失败),默认3次。
  • @Backoff: 重试中的退避策略
    • value:与delay等同,delay优先级高于value。默认1000ms。
    • delay:与value等同,delay非0时使用delay值忽略value值。
    • maxDelay: 最大延迟时间
    • multiplier:指定延迟倍数。
  • @Recover: 多次重试后还是失败执行的兜底方法
  • @CircuitBreaker: 用于方法,实现熔断模式。
    • include 指定处理的异常类。默认为空 。
    • exclude指定不需要处理的异常。默认为空 。
    • vaue指定要重试的异常。默认为空 。
    • maxAttempts 最大重试次数。默认3次。
    • openTimeout 配置熔断器打开的超时时间,默认5s,当超过openTimeout之后熔断器电路变成半打开状态(只要有一次重试成功,则闭合电路)。
    • resetTimeout 配置熔断器重新闭合的超时时间,默认20s,超过这个时间断路器关闭。

 

注意: 使用了@Retryable的方法不能在本类被调用,不然重试机制不会生效

这篇关于springboot集成spring retry实现重试机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05349

相关文章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1、迭代器(Iterator)1.1、结构1.2、常用方法1.3、本质1、解耦集合与遍历逻辑2、统一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本文详解JVM内存结构与参数调整,涵盖堆分代、元空间、GC选择及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提升性能、避免内存泄漏,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 目录引言JVM内存结构JVM参数概述堆内存分配年轻代与老年代调整堆内存大小调整年轻代与老年代比例元空

深度解析Java DTO(最新推荐)

《深度解析JavaDTO(最新推荐)》DTO(DataTransferObject)是一种用于在不同层(如Controller层、Service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对象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封装数据,... 目录一、什么是DTO?DTO的核心特点:二、为什么需要DTO?(对比Entity)三、实际应用场景解析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Arrays.asList()1.1、方法作用1.2、内部实现1.3、修改元素的影响1.4、注意事项2、list.toArray()2.1、方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 断言assert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断言assert》本文深入解析Java断言机制,涵盖语法、工作原理、启用方式及与异常的区别,推荐用于开发阶段的条件检查与状态验证,并强调生产环境应使用参数验证工具类替代... 目录深入理解 Java 断言(assert):从原理到实战引言:为什么需要断言?一、断言基础1.1 语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使用Python实现可恢复式多线程下载器

《使用Python实现可恢复式多线程下载器》在数字时代,大文件下载已成为日常操作,本文将手把手教你用Python打造专业级下载器,实现断点续传,多线程加速,速度限制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智能续传:从崩溃边缘抢救进度二、多线程加速:榨干网络带宽三、速度控制:做网络的好邻居四、终端交互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MySQL锁机制通过全局、表级、行级锁控制并发,保障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全局锁适用于全库备份,表级锁适合读多写少场景,行级锁(InnoDB)实现高并... 目录一、锁机制基础:从并发问题到锁分类1.1 并发访问的三大问题1.2 锁的核心作用1.3 锁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