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多活的异地多活设计四大误区

2024-05-25 20:32

本文主要是介绍分布式多活的异地多活设计四大误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其实大部分问题我们之前也遇到过,这些问题当时也困扰着我们,后来我们经过讨论和思考,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困扰的主要原因是过于“追求完美的异地多活方案”,这样导致“异地多活”设计中出现很多了的思维误区,而如果不意识到这些思维误区,就会陷入死胡同,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异地多活”方案。

接下来我将总结常见的思维误区,看看你踩中了哪个坑?

1 所有业务异地多活

“异地多活”是为了保证业务的高可用,但很多朋友在考虑这个“业务”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个思维误区:我要保证所有业务的“异地多活”!

比如说假设我们需要做一个“用户子系统”,这个子系统负责“注册”、“登录”、“用户信息”三个业务。为了支持海量用户,我们设计了一个“用户分区”的架构,即:正常情况下用户属于某个主分区,每个分区都有其它数据的备份,用户用邮箱或者手机号注册,路由层拿到邮箱或者手机号后,通过hash计算属于哪个中心,然后请求对应的业务中心。基本的架构如下:

考虑这样一个系统,如果3个业务要同时实现异地多活,我们会发现如下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注册

A中心注册了用户,数据还未同步到B中心,此时A中心宕机,为了支持注册业务多活,那我们可以挑选B中心让用户去重新注册。看起来很容易就支持多活了,但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这样做会有问题: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个账号,A中心的数据没有同步过来,B中心无法判断这个手机号是否重复,如果B中心让用户注册,后来A中心恢复了,发现数据有冲突,怎么解决?

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注册账号不能说挑选最后一个生效;而如果B中心不支持本来属于A中心的业务进行注册,注册业务的双活又成了空谈。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那我修改业务规则,允许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账号不就可以了么?

这样做是不可行的,类似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个账号这种规则,是核心业务规则,修改核心业务规则的代价非常大,几乎所有的业务都要重新设计,为了架构设计去改变业务规则,而且是这么核心的业务规则是得不偿失的。

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的修改和注册有类似的问题,即:A、B两个中心在异常的情况下都修改了用户信息,如何处理冲突?

由于用户信息并没有账号那么关键,一种简单的处理方式是按照时间合并,即:最后修改的生效。业务逻辑上没问题,但实际操作也有一个很关键的坑:怎么保证多个中心所有机器时间绝对一致?在异地多中心的网络下,这个是无法保证的,即使有时间同步也无法完全保证,只要两个中心的时间误差超过1s,数据就可能出现混乱,即:先修改的反而生效。

还有一种方式是生成全局唯一递增ID,这个方案的成本很高,因为这个全局唯一递增ID的系统本身又要考虑异地多活,同样涉及数据一致性和冲突的问题。

综合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注册”“登录”、“用户信息”全部都要支持异地多活的话,实际上是挺难的,有的问题甚至是无解的。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异地多活”的方案设计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优先实现核心业务的异地多活方案!

对于我们的这个模拟案例来说,“登录”才是最核心的业务,“注册”和“用户信息”虽然也是主要业务,但并不一定要实现异地多活。主要原因在于业务影响。对于一个日活1000万的业务来说,每天注册用户可能是几万,修改用户信息的可能还不到1万,但登录用户是1000万,很明显我们应该保证登录的异地多活。

对于新用户来说,注册不了影响并不很明显,因为他还没有真正开始业务;用户信息修改也类似,用户暂时修改不了用户信息,对于其业务不会有很大影响,而如果有几百万用户登录不了,就相当于几百万用户无法使用业务,对业务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公司的客服热线很快就被打爆了,微博微信上到处都在传业务宕机,论坛里面到处是在骂娘的用户,那就是互联网大事件了!

而登录实现“异地多活”恰恰是最简单的,因为每个中心都有所有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信息,用户在哪个中心都可以登录。用户在A中心登录,A中心宕机后,用户到B中心重新登录即可。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如果某个用户在A中心修改了密码,此时数据还没有同步到B中心,用户到B中心登录是无法登录的,这个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其实就涉及另外一个思维误区了,我们稍后再谈。

2 实时一致性

异地多活本质上是通过异地的数据冗余,来保证在极端异常的情况下业务也能够正常提供给用户,因此数据同步是异地多活设计方案的核心,但我们大部分人在考虑数据同步方案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的陷入完美主义误区:我要所有数据都实时同步!

数据冗余就要将数据从A地同步到B地,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是越快越好,最好和本地机房一样的速度最好,但让人头疼的问题正在这里:异地多活理论上就不可能很快,因为这是物理定律决定的,即:光速真空传播是每秒30万公里,在光纤中传输的速度大约是每秒20万公里,再加上传输中的各种网络设备的处理,实际还远远达不到光速的速度。

除了距离上的限制外,中间传输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也非常多,例如挖掘机把光纤挖断,中美海底电缆被拖船扯断、骨干网故障等,这些故障是第三方维护,我们根本无能为力也无法预知。例如广州机房到北京机房,正常情况下RTT大约是50ms左右,遇到网络波动之类的情况,RTT可能飙升到500ms甚至1s,更不用说经常发生的线路丢包问题,那延迟可能就是几秒几十秒了。

因此异地多活方案面临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矛盾:业务上要求数据快速同步,物理上正好做不到数据快速同步,因此所有数据都实时同步,实际上是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

既然是无法彻底解决的矛盾,那就只能想办法尽量减少影响。有几种方法可以参考:

  1. 尽量减少异地多活机房的距离,搭建高速网络;

  2. 尽量减少数据同步;

  3. 保证最终一致性,不保证实时一致性;

减少距离:同城多中心

为了减少两个业务中心的距离,选择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搭建机房,机房间通过高速网络连通,例如在北京的海定区和通州区各搭建一个机房,两个机房间采用高速光纤网络连通,能够达到近似在一个机房的性能。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对业务几乎没有影响,业务可以无缝的切换到同城多中心方案;缺点就是无法应对例如新奥尔良全城被水淹,或者2003美加大停电这种极端情况。所以即使采用这种方案,也还必须有一个其它城市的业务中心作为备份,最终的方案同样还是要考虑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问题。

减少数据同步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减少需要同步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不重要的数据不要同步,同步后没用的数据不同步。

以前面的“用户子系统”为例,用户登录所产生的token或者session信息,数据量很大,但其实并不需要同步到其它业务中心,因为这些数据丢失后重新登录就可以了。

有的朋友会问:这些数据丢失后要求用户重新登录,影响用户体验的呀!

确实如此,毕竟需要用户重新输入账户和密码信息,或者至少要弹出登录界面让用户点击一次,但相比为了同步所有数据带来的代价,这个影响完全可以接受,其实这个问题也涉及了一个异地多活设计的典型思维误区,后面我们会详细讲到。

保证最终一致性

第三种方式就是业务不依赖数据同步的实时性,只要数据最终能一致即可。例如:A机房注册了一个用户,业务上不要求能够在50ms内就同步到所有机房,正常情况下要求5分钟同步到所有机房即可,异常情况下甚至可以允许1小时或者1天后能够一致。

最终一致性在具体实现的时候,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特征,进行差异化的处理,以满足业务需要。例如对“账号”信息来说,如果在A机房新注册的用户5分钟内正好跑到B机房了,此时B机房还没有这个用户的信息,为了保证业务的正确,B机房就需要根据路由规则到A机房请求数据(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后面讲的“二次读取”)。

而对“用户信息”来说,5分钟后同步也没有问题,也不需要采取其它措施来弥补,但还是会影响用户体验,即用户看到了旧的用户信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涉及到了一个思维误区,在最后我们统一分析。

3 只使用存储系统的同步功能

数据同步是异地多活方案设计的核心,幸运的是基本上存储系统本身都会有同步的功能,例如MySQL的主备复制、Redis的Cluster功能、elasticsearch的集群功能。这些系统本身的同步功能已经比较强大,能够直接拿来就用,但这也无形中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思维误区:只使用存储系统的同步功能!

既然说存储系统本身就有同步功能,而且同步功能还很强大,为何说只使用存储系统是一个思维误区呢?因为虽然绝大部分场景下,存储系统本身的同步功能基本上也够用了,但在某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存储系统本身的同步功能可能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以MySQL为例,MySQL5.1版本的复制是单线程的复制,在网络抖动或者大量数据同步的时候,经常发生延迟较长的问题,短则延迟十几秒,长则可能达到十几分钟。而且即使我们通过监控的手段知道了MySQL同步时延较长,也难以采取什么措施,只能干等。

Redis又是另外一个问题,Redis 3.0之前没有Cluster功能,只有主从复制功能,而为了设计上的简单,Redis主从复制有一个比较大的隐患:从机宕机或者和主机断开连接都需要重新连接主机,重新连接主机都会触发全量的主从复制,这时候主机会生成内存快照,主机依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但是作为读的从机,就无法提供对外服务了,如果数据量大,恢复的时间会相当的长。

综合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存储系统本身自带的同步功能,在某些场景下是无法满足我们业务需要的。尤其是异地多机房这种部署,各种各样的异常都可能出现,当我们只考虑存储系统本身的同步功能时,就会发现无法做到真正的异地多活。

解决的方案就是拓开思路,避免只使用存储系统的同步功能,可以将多种手段配合存储系统的同步来使用,甚至可以不采用存储系统的同步方案,改用自己的同步方案。

例如,还是以前面的“用户子系统”为例,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同步数据:

  1. 消息队列方式:对于账号数据,由于账号只会创建,不会修改和删除(假设我们不提供删除功能),我们可以将账号数据通过消息队列同步到其它业务中心。

  2. 二次读取方式: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消息队列同步也延迟了,用户在A中心注册,然后访问B中心的业务,此时B中心本地拿不到用户的账号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中心在读取本地数据失败的时候,可以根据路由规则,再去A中心访问一次(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读取,第一次读取本地,本地失败后第二次读取对端),这样就能够解决异常情况下同步延迟的问题。

  3. 存储系统同步方式:对于密码数据,由于用户改密码频率较低,而且用户不可能在1s内连续改多次密码,所以通过数据库的同步机制将数据复制到其它业务中心即可,用户信息数据和密码类似。

  4. 回源读取方式:对于登录的session数据,由于数据量很大,我们可以不同步数据;但当用户在A中心登录后,然后又在B中心登录,B中心拿到用户上传的session id后,根据路由判断session属于A中心,直接去A中心请求session数据即可,反之亦然,A中心也可以到B中心去拿取session数据。

  5. 重新生成数据方式:对于第4中场景,如果异常情况下,A中心宕机了,B中心请求session数据失败,此时就只能登录失败,让用户重新在B中心登录,生成新的session数据。

(注意:以上方案仅仅是示意,实际的设计方案要比这个复杂一些,还有很多细节要考虑)

综合上述的各种措施,最后我们的“用户子系统”同步方式整体如下:


4 100%可用性

前面我们在给出每个思维误区对应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其实都遗留了一些小尾巴:某些场景下我们无法保证100%的业务可用性,总是会有一定的损失。例如密码不同步导致无法登录、用户信息不同步导致用户看到旧的用户信息等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异地多活设计方案中一个典型的思维误区:我要保证业务100%可用!但极端情况下就是会丢一部分数据,就是会有一部分数据不能同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巧妙和神通的办法能做到?

很遗憾,答案是没有!异地多活也无法保证100%的业务可用,这是由物理规律决定的,光速和网络的传播速度、硬盘的读写速度、极端异常情况的不可控等,都是无法100%解决的。所以针对这个思维误区,我的答案是“忍”!也就是说我们要忍受这一小部分用户或者业务上的损失,否则本来想为了保证最后的0.01%的用户的可用性,做个完美方案,结果却发现99.99%的用户都保证不了了。

对于某些实时强一致性的业务,实际上受影响的用户会更多,甚至可能达到1/3的用户。以银行转账这个业务为例,假设小明在北京XX银行开了账号,如果小明要转账,一定要北京的银行业务中心是可用的,否则就不允许小明自己转账。

如果不这样的话,假设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业务中心实现了实时转账的异地多活,某些异常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小明只有1万存款,他在北京转给了张三1万,然后又到上海转给了李四1万,两次转账都成功了。这种漏洞如果被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针对银行转账这个业务,可以有很多特殊的业务手段来实现异地多活。例如分为“实时转账”和“转账申请”。

实时转账就是我们上述的案例,是无法做到“异地多活”的;但“转账申请”是可以做到“异地多活”的,即:小明在上海业务中心提交转账请求,但上海的业务中心并不立即转账,而是记录这个转账请求,然后后台异步发起真正的转账操作,如果此时北京业务中心不可用,转账请求就可以继续等待重试;假设等待2个小时后北京业务中心恢复了,此时上海业务中心去请求转账,发现余额不够,这个转账请求就失败了。

小明再登录上来就会看到转账申请失败,原因是“余额不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转账申请”的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实现异地多活,但其实还是牺牲了用户体验的,对于小明来说,本来一次操作的事情,需要分为两次:一次提交转账申请,另外一次要确认是否转账成功。

虽然我们无法做到100%可用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为了让用户心里更好受一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安抚或者补偿,例如:

  1. 挂公告:说明现在有问题和基本的问题原因,如果不明确原因或者不方便说出原因,可以说“技术哥哥正在紧急处理”比较轻松和有趣的公告。

  2. 事后对用户进行补偿:例如送一些业务上可用的代金券、小礼包等,降低用户的抱怨。

  3. 补充体验:对于为了做异地多活而带来的体验损失,可以想一些方法减少或者规避。以“转账申请”为例,为了让用户不用确认转账申请是否成功,我们可以在转账成功或者失败后直接给用户发个短信,告诉他转账结果,这样用户就不用不时的登录系统来确认转账是否成功了。

5 一句话谈“异地多活”

综合前面的分析,异地多活设计的理念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采用多种手段,保证绝大部分用户的核心业务异地多活!

这篇关于分布式多活的异地多活设计四大误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02548

相关文章

Python中的可视化设计与UI界面实现

《Python中的可视化设计与UI界面实现》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创建用户界面(UI),包括使用Tkinter、PyQt、Kivy等库进行基本窗口、动态图表和动画效果的实现,通过示例代码,展示... 目录从像素到界面:python带你玩转UI设计示例:使用Tkinter创建一个简单的窗口绘图魔法:用

java如何分布式锁实现和选型

《java如何分布式锁实现和选型》文章介绍了分布式锁的重要性以及在分布式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分布式锁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系统的高可用性,文章还提供了基于数据库、Redis和Zo... 目录引言:分布式锁的重要性与分布式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和需求分布式锁的重要性分布式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

Golang使用etcd构建分布式锁的示例分享

《Golang使用etcd构建分布式锁的示例分享》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Go和etcd构建分布式锁系统,分布式锁系统对于管理对分布式系统中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维护一致性,防止竞... 目录引言环境准备新建Go项目实现加锁和解锁功能测试分布式锁重构实现失败重试总结引言我们将使用Go作

Redis分布式锁使用及说明

《Redis分布式锁使用及说明》本文总结了Redis和Zookeeper在高可用性和高一致性场景下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Redis的分布式锁实现方式,包括使用Lua脚本和续期机制,最后,提到了RedLo... 目录Redis分布式锁加锁方式怎么会解错锁?举个小案例吧解锁方式续期总结Redis分布式锁如果追求

不懂推荐算法也能设计推荐系统

本文以商业化应用推荐为例,告诉我们不懂推荐算法的产品,也能从产品侧出发, 设计出一款不错的推荐系统。 相信很多新手产品,看到算法二字,多是懵圈的。 什么排序算法、最短路径等都是相对传统的算法(注:传统是指科班出身的产品都会接触过)。但对于推荐算法,多数产品对着网上搜到的资源,都会无从下手。特别当某些推荐算法 和 “AI”扯上关系后,更是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但,不了解推荐算法,就无法做推荐系

高效录音转文字:2024年四大工具精选!

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快速将录音转换成文字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能力。特别是在需要记录会议纪要、讲座内容或者是采访素材的时候,一款优秀的在线录音转文字工具能派上大用场。以下推荐几个好用的录音转文字工具! 365在线转文字 直达链接:https://www.pdf365.cn/ 365在线转文字是一款提供在线录音转文字服务的工具,它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用户的青睐。用户无需下载安装任何软件,只

怎么让1台电脑共享给7人同时流畅设计

在当今的创意设计与数字内容生产领域,图形工作站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专业的图形处理能力和稳定的系统性能,成为了众多设计师、动画师、视频编辑师等创意工作者的必备工具。 设计团队面临资源有限,比如只有一台高性能电脑时,如何高效地让七人同时流畅地进行设计工作,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硬件升级与配置 1.高性能处理器(CPU):选择多核、高线程的处理器,例如Intel的至强系列或AMD的Ry

基于51单片机的自动转向修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目录 前言资料获取设计介绍功能介绍设计清单具体实现截图参考文献设计获取 前言 💗博主介绍:✌全网粉丝10W+,CSDN特邀作者、博客专家、CSDN新星计划导师,一名热衷于单片机技术探索与分享的博主、专注于 精通51/STM32/MSP430/AVR等单片机设计 主要对象是咱们电子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希望您们都共创辉煌!✌💗 👇🏻 精彩专栏 推荐订阅👇🏻 单片机

SprinBoot+Vue网络商城海鲜市场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1 项目介绍2 项目截图3 核心代码3.1 Controller3.2 Service3.3 Dao3.4 application.yml3.5 SpringbootApplication3.5 Vue 4 数据库表设计5 文档参考6 计算机毕设选题推荐7 源码获取 1 项目介绍 博主个人介绍:CSDN认证博客专家,CSDN平台Java领域优质创作者,全网30w+

集中式版本控制与分布式版本控制——Git 学习笔记01

什么是版本控制 如果你用 Microsoft Word 写过东西,那你八成会有这样的经历: 想删除一段文字,又怕将来这段文字有用,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先把当前文件“另存为”一个文件,然后继续改,改到某个程度,再“另存为”一个文件。就这样改着、存着……最后你的 Word 文档变成了这样: 过了几天,你想找回被删除的文字,但是已经记不清保存在哪个文件了,只能挨个去找。真麻烦,眼睛都花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