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罩专题

常(const)+ 对象 + 指针:玻璃罩到底保护哪一个

原创案例讲解——”玻璃罩const”系列的三篇文章: 1. 使用常对象——为共用数据加装一个名为const的玻璃罩 2. 常(const)+ 对象 + 指针:玻璃罩到底保护哪一个 3. 对象更有用的玻璃罩——常引用   在上一篇文章《使用常对象——为共用数据加装一个名为const的玻璃罩》中,利用案例讨论了运用常对象,常成员函数、常数据成员及其用法。const这个玻璃罩让数据只能看

使用常对象——为共用数据加装一个名为const的玻璃罩

原创案例讲解——”玻璃罩const”系列的三篇文章: 1. 使用常对象——为共用数据加装一个名为const的玻璃罩 2. 常(const)+ 对象 + 指针:玻璃罩到底保护哪一个 3. 对象更有用的玻璃罩——常引用   话题的引入:C++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如设private保护)以增加数据的安全性,但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途径访问同一个数据对象。有时在无意之中的误操作会改

打破思维的玻璃罩

你是否听过这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中,它很轻松就能跳出来。给杯子加上玻璃罩后,跳蚤一开始会不断尝试跳出来,但发现每次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慢慢就不再尝试。即便有一天玻璃罩被拿掉,跳蚤也不会认为自己可以跳出去。 这个实验给我的启发是,我们的思维,往往也受限于过往的经验和认知。很多人可能因为几次失败或挫折,就变得束手束脚,不敢再尝试新的可能性。比如,几次没考好,就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认为自己不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