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导师之导,导在先、美在导!,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导师一词最早是在高中时期听说的,当时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实习老师负责我们班级,她说我们的政治老师就是她的导师,当时就有了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同时也觉得“导师”是一个很神圣、很尊严的称呼。真正接触是从大学开始的,也是从大学的学习方式开始对导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大学里边的老师不再像高中时期一样,他们恨不得
把全部的知识都传授给你,为的就是学生们能有一个好成绩;而大学就不再是这样了,刚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有诸多的不适,节奏快、难度大,和同学、老师交流过后得到的答案就是,大学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剩下的还得自己去学。起初,对于这样的“导师”自己还是存在负面的思想的,会有“不负责任”的想法。
但是从自己进入提高班这个集体之后,自己真正地接触了这个称谓之后,对它又有了另外的看法。我想每个人进入这个集体的初衷都是跟着米老师学习,他便是我们每一位师兄弟的导师。但是在我们师兄弟中间又有了导师,这便是这个集体的闪亮点,也许在外人看来我们这就是过家家,有些许的好笑,但这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谁没有稚嫩的时候、谁没有,这就是成长、这就是变化,也正是这种制度让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让自己可以同时体验到两种身份,相信这会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在人与人的沟通方面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还有身处不同环境、扮演不同角色我们应该把握的那种“度”——这也是对我们平常做的非常不好的换位思考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个人感觉这种形式的指导更类似于和直系师兄弟的指导,但是惭愧的是由于当代学生在自己肩负的责任、当代青年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将来的就业形势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他们的积极主动性都不是很好,所以这种非常有利的资源就这样被荒废了;而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有这种制度的存在,而且有很好的分工,那么我们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笔财富。
归根到底,就是得自己主动去找寻自己需要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称谓、制度只是一种帮助我们进步的方式,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改变原来“嗷嗷待哺”的状态,要学会主动去找寻食物,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更加接受外界的各种制度,它们都是为了保证我们能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只有有了这样的战略高度才不会因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些小小的“摩擦”而产生对这个制度的误解,所以,凡事还是从自身这里出发,先有一个接受的心态,之后再去做的话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不理解和抱怨了!
在这种制度下自己已经度过了两年之久了,从当徒弟开始荣升为师傅,不言而喻自己会学到很多东西……在这里想感谢一下自己的每一位师傅,没有你们的耐心教导就不会有我的成长、没有你们的箴箴良言就不会有我的一帆风顺、没有你们的无私付出就不会有我的曼妙改变;与此同时,自已也做一个检讨,身为“师傅”的自己有些时候做的还是不够好的,由于个人因素缺席会议,给搭档带来了诸多的不变;要求徒弟的一些东西自己也没有做好,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之后自己会改变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的,也请各位徒弟多多监督!
这篇关于导师之导,导在先、美在导!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