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视频常识科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视频编码方式(简称:视频编码):所谓视频编码方式就是指能够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或者解压缩(视频解码)的程序或者设备。通常这种压缩属于有损数据压缩。也可以指通过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常见的编码方式有:
1,H.26X系列 (由ITU[国际电传视讯联盟]主导)包括H.261、H.262、H.263、H.264、H.265。
1) H.261:主要在老的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产品中使用。
2) H.263:主要用在视频会议、视频电话和网络视频上。
3) H.264:H.264/MPEG-4第十部分,或称AVC(Advanced Video Coding,高级视频编码),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视频的录制、压缩和发布格式。
4) H.265: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简称HEVC)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H.264/MPEG-4 AVC的继任者。HEVC被认为不仅提升图像质量,同时也能达到H.264/MPEG-4 AVC两倍之压缩率(等同于同样画面质量下比特率减少了50%),可支持4K分辨率甚至到超高画质电视,最高分辨率可达到8192×4320(8K分辨率),这是目前发展的趋势。直至2013年,Potplayer添加了对于H.265视频的解码,尚未有大众化编码软件出现。
2,MPEG系列(由ISO[国际标准组织机构]下属的MPEG[运动图象专家组]开发 )视频编码方面主要有:
1) MPEG-1第二部分(MPEG-1第二部分主要使用在VCD上,有些在线视频也使用这种格式。该编解码器的质量大致上和原有的VHS录像带相当。)
2) MPEG-2第二部分(MPEG-2第二部分等同于H.262,使用在DVD、SVCD和大多数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和有线分布系统(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s)中。)
3) MPEG-4第二部分(MPEG-4第二部分标准可以使用在网络传输、广播和媒体存储上。比起MPEG-2和第一版的H.263,它的压缩性能有所提高。)
4) MPEG-4第十部分(MPEG-4第十部分技术上和ITU-T H.264是相同的标准,有时候也被叫做“AVC”)最后这两个编码组织合作,诞生了H.264/AVC标准。ITU-T给这个标准命名为H.264,而ISO/IEC称它为MPEG-4 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AVC)。
3,其他系列:AMV · AVS · Bink · CineForm · Cinepak · Dirac · DV · Indeo · Video · Pixlet · RealVideo · RTVideo · SheerVideo · Smacker · Sorenson Video · Theora · VC-1 · VP3 · VP6 · VP7 · VP8 · VP9 · WMV。
视频封装格式(简称:视频格式)
AVI,MPEG,VOB是一种视频封装格式,相当于一种储存视频信息的容器。它是由相应的公司开发出来的。
mp4,rmvb,mkv,avi从形式上来说首先都是视频文件的扩展名,它们也是视频文件的封装格式(即容器)
mp4是MPEG-4标准的第14部分所制定的容器标准。所谓容器,就是把编码器生成的多媒体内容(视频,音频,字幕,章节信息等)混合封装在一起的标准。容器使得不同多媒体内容同步播放变得很简单,而容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多媒体内容提供索引,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容器存在的话一部影片你只能从一开始看到最后,不能拖动进度条(当然这种情况下有的播放器会话比较长的时间临时创建索引),而且如果你不自己去手动另外载入音频就没有声音。
不同的容器有不同的特性,mp4是官方指定的容器,属于”太子党“,硬件支持广泛;rmvb是一种封闭标准的容器,只能用来封装realvideo编码的视频;mkv是社区设计的开放性容器,最大的特性在于几乎可以封装一切的编码格式;avi历史悠久,其陈旧的架构本身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编码格式
VGA接口
VGA Vesa DDC显示接口引脚定义图
这篇关于视频常识科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