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重构四要素:目的、对象、时机和方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1.引言
2.重构的目的:为什么重构(why)
3.重构的对象:到底重构什么(what)
4.重构的时机:什么时候重构(when)
5.重构的方法:应该如何重构(how)
6.思考题
1.引言
一些软件工程师对为什么要重构(why)、到底重构什么(what)、什么时候重构(when)应该如何重构(how)等问题的理解不深,对重构没有系统行认识、在面对质量不佳的代码时,这些软件工程师没有足够的重构技巧,不能系统地进行重构、为了让读者对有清晰的认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重构的目的、对象、时机和方法。
2.重构的目的:为什么重构(why)
软件设计专家 Martin Fowler 给出的重构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对外部的可见行为的情况下,使其更易理解,修改成本更低。”在这个定义描述中,我们需要关注一点:“重构不改变对外部的可见行为”。注意,这里提到的“外部”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我们重构的是函数,那么函数的定义就是对外部的可见行为;如果我们重构的是一个类库,那么类库暴露的 API就是对外部的可见行为。在了解了重构的定义之后,我们探讨一下为什么要进行代码重构。
首先,重构是保证代码质量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代码质量下滑。随着技术的更新、需求的变化和人员的流动,代码质量可能存在下降的情况。如果此时没有人为代码的质量负责那么代码就会变得越来越混乱。当代码混乱到一定程度之后,项目的维护成本高于重新开发-套新代码的成本,此时再去重构就不现实了。
其次,高质量的代码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迭代出来的。我们无法完全预测未来的需求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提前实现“未来可能需要实现的需求”,这就意味着,随着产品的选代、项目的推进和系统的演进,重构代码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重构是避免过度设计的有效手段,可以兜底暂时不完善的设计。在代码的维护过程中,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再对代码进行重构,这样能有效避免前期的过度设计。
实际上,重构对软件工程师的技术成长也有重要意义。重构是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以及代码规范等理论知识的重要应用场景。重构的过程能够锻炼我们熟练使用这些理论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重构能力是衡量软件工程师编码能力的重要手段。作者听过这样一句话:“初级软件工程师开发代码,高级软件工程师设计代码,资深软件工程师重构代码”,这句话的意思是:初级软件工程师在已有代码框架下修改、添加功能代码;高级软件工程师从零开始设计代码结构,搭建代码框架;而资深软件工程师为代码质量负责,能够及时发现代码中存在的间题,有针对性地对代码进行重构,时刻保证代码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3.重构的对象:到底重构什么(what)
根据重构的规模,我们可以将重构笼统地分为大规模高层次重构(以下简称“大型面构”)和小规模低层次重构(以下简称”小型重构”)。
大型重构是指对顶层代码设计的重构包括对系统、模块、代码结构、类之间关系等的重构,大型重构的手段包括分层、模块化、解耦和抽象可复用组件等。大型重构的工具包括之前介绍的设计原则和第设计模式。大型重构涉及的代码改动较多,影响因此,其难度较大,耗时较长,引入bug的风险较高。
小型重构是指对代码细节的重构,主要是针对类、函数和变量等级别的重构,如规范命名、规范注释、消除超大类或函数、提取重复代码等。小型重构主要是通过之间介绍的规范来实现。小型重构需要修改之处集中,过程简单,可操作性较强,耗时较短,引入bug风险较低。读者只要熟练掌握各种代码规范,就可以在小型重构时得心应手。
4.重构的时机:什么时候重构(when)
在代码“烂”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才进行重构吗?当然不是。如果代码已经出现维护难、bug频发等严重问题,那么重构已为时晚矣。
因此,我们不提倡平时不注重代码质量,随意添加或删除代码,实在维护不了了就重构甚至重写的行为。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代码“烂”到一定程度后通过重构解决所有问题。我们须探索一个可持续、可演进的重构方案。这个重构方案就是持续重构。
我们要培养持续重构的意识。我们应该像把单元测试、CodeReview(代码评审)作为开发的一部分一样,把持续重构也作为开发的一部分。如果持续重构成为一种开发习惯,并在队内形成共识,那么代码质量就有了保障。
5.重构的方法:应该如何重构(how)
前面提到,按照重构的规模,我们可以将重构笼统地分为大型重构和小型重构。对于这两种不同规模的重构,我们要区别对待。
大型重构涉及的代码较多,如果原有代码的质量较差,耦合度较高,那么重构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序员本来觉得可以很快完成的重构,结果有可能代码越改问题越多,导致短时间内无法完成重构,而新业务的开发又与重构冲突,最终,重构只能半途而废,程序员无奈地撤消之前所有的改动。
因此,在进行大型重构时,我们要提前制订完善的重构计划,有条不素地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完成一小部分代码的重构,然后提交、测试和运行,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宣构,保证代码仓库中的代码一直处于可运行的状态。在大型重构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要控制重构影响的代码的范围,考虑如何兼容旧的代码逻辑,必要的时候提供实现兼容的过渡代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一个阶段的重构都不会耗时太长(最好一天就能完成),不与新功能的开发冲突。
大型重构一定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和谨慎的,需要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资深工程师主导,而小型重构的影响范围小,改动耗时短,因此,只要我们愿意并且有时间,随时都可以进行小型重构,实际上,除利用人工方式发现代码的质量问题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成熟的代码分析工具(如Checkstyle、FindBugs和PMD等)自动发现代码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重构。
在项目开发中;资深软件工程师、项目管理者要担负重构的责任,经常重构代码,保证代码的质量处于可控状态,避免引发“破窗效应”(只要一个人向项目中随意添加质量不高的代码,就会有更多的人往项目中添加更多质量不高的代码)。除此之外,我们要在团以内都营造一种追求代码质量的氛围,以此来驱动团队成员主动关注代码质量,进行持续重构。
6.思考题
在重构代码时,你们遇到过哪些问题?在代码重构方面,读者有什么经验教训?
这篇关于重构四要素:目的、对象、时机和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