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深入理解ConcurrentLinkedQueue源码

2024-05-13 07:58

本文主要是介绍【Interview】深入理解ConcurrentLinkedQueue源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概述
    • 常用方法
    • 源码分析
      • offer入队操作
      • 初始化
      • 出队操作
    • 总结

概述

  • ConcurrentLinkedQueue是一个基于链接节点的无边界的线程安全队列,它采用先进先出原则对元素进行排序,插入元素放入队列尾部,出队时从队列头部返回元素,利用CAS方式实现的
  • ConcurrentLinkedQueue的结构由头节点和尾节点组成的,都是使用volatile修饰的。每个节点由节点元素item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next引用组成,组成一张链表结构。
  • ConcurrentLinkedQueue继承自AbstractQueue类,实现Queue接口

常用方法

  • boolean add(E e) 将指定元素插入此队列的尾部,当队列满时,抛出异常
  •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判断队列是否包含次元素
  • boolean isEmpty()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 boolean offer(E e) 将元素插入队列尾部,当队列满时返回false
  • E peek()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但不删除
  • E poll()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并删除
  • boolean remove(Object o) 从队列中移指定元素
  • int size() 返回此队列中的元素数量,需要遍历一遍集合。判断队列是否为空时,不推荐此方法

源码分析

// 头节点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E> head;//尾节点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E> tail;public ConcurrentLinkedQueue() {//初始化构造时 头结点等于尾结点head = tail = new Node<E>(null);}//创建一个最初包含给定 collection 元素的 ConcurrentLinkedQueue,按照此 collection 迭代器的遍历顺序来添加元素。public ConcurrentLinkedQueue(Collection<? extends E> c) {Node<E> h = null, t = null;for (E e : c) {checkNotNull(e);Node<E> newNode = new Node<E>(e);if (h == null)h = t = newNode;else {t.lazySetNext(newNode);t = newNode;}}if (h == null)h = t = new Node<E>(null);head = h;tail = t;}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volatile E item;volatile Node<E> next;//构造一个新节点Node(E item) {UNSAFE.putObject(this, itemOffset, item);}boolean casItem(E cmp, E val)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Object(this, itemOffset, cmp, val);}void lazySetNext(Node<E> val) {UNSAFE.putOrderedObject(this, nextOffset, val);
}boolean casNext(Node<E> cmp, Node<E> val)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Object(this, nextOffset, cmp, val);}private static final sun.misc.Unsafe UNSAFE;//当前结点的偏移量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itemOffset;//下一个结点的偏移量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nextOffset;static {try {UNSAFE = sun.misc.Unsafe.getUnsafe();Class<?> k = Node.class;itemOffset = UNSAFE.objectFieldOffset(k.getDeclaredField("item"));nextOffset = UNSAFE.objectFieldOffset(k.getDeclaredField("next"));} catch (Exception e) {throw new Error(e);}}}

offer入队操作

初始化

  • 初始化操作就是创建一个新结点,并且headtail相等,结点的数据域为空。
    初始化操作
  • 当第一次入队操作时,检查插入的值是否为空,为空则抛空指针,然后用当前的值创建一个新Node结点。然后执行死循环开始入队操作
    死循环入队操作
  • 首先定义了两个指针p和t,都指向tail
  • 然后定义q结点存储p的next指向的结点,此时p的next是为空没有结点的
    q指向p的next
  • 此时q==null 条件成立。执行p.casNext(null, newNode).以cas方式把p的下一个节点指向新创建出来的结点,然后往下执行,p=t 直接返回true。此时初始化构造的结点的next指向第一次入队成功的结点
    第一次入队成功结构
  • 第二次入队操作,首先也是非空检查,然后创建一个新结点。此时死循环入队操作。定义了两个指针p和t,都指向tail。定义q结点存储p的next指向的结点,此时p的next是不为空的,指向了上面创建的结点。所以q==null不成立。执行else操作

第二次入队q==null不成立

  • 此时p也不等于qp!=t不成立,p和t都是指向tail。因为不成立所以让p=q,此时p和q都是指向第二个结点。再次循循环操作。
  • 然后再次p和t,都指向tail。定义q结点存储p的next指向的结点。此时p的next指向还是空,所以q=null成立。执行p.casNext(null, newNode).以cas方式把pnext指向新创建出来的结点。
  • 此时if (p != t)是成立的 执行casTail(t, newNode); 期望值是t,更新值新创建的结点。于是更新了tail结点移动到最后添加的结点


大概的入队流程就是这样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入队成功。tail结点并不是每次都是尾结点。所以每次入队都要通过tail定位尾结点。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检查结点是为null,如果插入null则抛出空指针checkNotNull(e);//构造一个新结点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e);//死循换,一直到入队成功for (Node<E> t = tail, p = t;;) {//p表示队列尾结点,默认情况尾巴=结点就是taill结点//获取p结点的下一个节点Node<E> q = p.next;//q为空,说明p就是taill结点if (q == null) {//case方式设置p(p=t)节点的next指向当前节点if (p.casNext(null, newNode)) {if (p != t) //p不等于t更新尾结点,casTail(t, newNode); //失败了也是没事的,因为表示有其他线程成功更新了tail节点return true;}//其他线程抢先完成入队,需要重新尝试}//q不为空,p和相等else if (p == q)p = (t != (t = tail)) ? t : head;else// // 在两跳之后检查尾部更新.p = (p != t && t != (t = tail)) ? t : q;}}

出队操作

    public E poll() {//一个标号restartFromHead://死循环方for (;;) {// 定义p,h两个指针 都指向headfor (Node<E> h = head, p = h, q;;) {//获取当前p的值E item = p.item;//值不为空,且以cas方式设置p的item赋值为空。两个条件成立向下执行if (item != null && p.casItem(item, null)) {// p和h不相等则更新头结点,否则直接返回值if (p != h) //更新头结点,预期值是h,当p的next指向不为空,更新值是q,为空则是pupdateHead(h, ((q = p.next) != null) ? q : p);//返回当前p的值return item;}//如果item为空说明已经被出队了,然后判断q是否null,是空则说明当前队列为空了。但是q = p.next赋值语句已经执行了else if ((q = p.next) == null) {//更新头结点,预期值h=head,更新p.此时p的item是空,说明已经被出队了updateHead(h, p);return null;}else if (p == q)continue restartFromHead;elsep = q;}}}
  • 出队操作是以死循环的方式直到出队成功。 第一次出队首先执行for (Node<E> h = head, p = h, q;;) 定义两个指针ph都指向head
  • 然后定义一个item存储p(这里就是head)的值,然后判断item是否为空,此时第一次出队时为空的,则执行 else if ((q = p.next) == null) ,此条件不成立,因为head的next有结点。执行 else if (p == q),此时不相等,因为上个操作已经把q赋值为p的next结点了。所以执行最后的else语句 p = q;在次循环执行。
  • 此时p.item不为空条件成立且以cas方式更新p的item为空 p.casItem(item, null)。如果都两个条件都成立,判断 if (p != h)此时不成立的,更新updateHead(h, ((q = p.next) != null) ? q : p); 预期值是h,更新值是q 因为不为空。并返回item,第一次出队成功。

第一次出队成功结构

总结

  • CoucurrentLinkedQueue的结构由头节点和尾节点组成的,都是使用volatile修饰的。每个节点由节点元素item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next引用组成.
  • 入队:先检查插入的值是否为空,如果是空则抛出异常。然后以死循坏的方式执行一直到入队成功,整个过程大概就是把tail结点的next指向新结点,然后更新tail为新结点即可。但是tail结点并不是每次都是尾结点。所以每次入队都要通过tail定位尾结点。
  • 出队:出队操作就是从队列里返回一个最早插入的节点元素,并清空该节点对元素的引用。并不是每次出队都更新head节点,当head节点有元素时,直接弹出head节点的元素,并以cas方式设置节点的itemnull,不会更新head节点。只有当head节点没有元素值时,出队操作才会更新head节点,这种做法是为了减少cas方式更新head节点的消耗,提供出队的效率

这篇关于【Interview】深入理解ConcurrentLinkedQueue源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85124

相关文章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本文我们深入探索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包括其互斥性和可重入性的特性,文章详细介绍了Synchronized的三种... 目录一、前言二、Synchronized关键字2.1 Synchronized的特性1. 互斥2.

Python实现无痛修改第三方库源码的方法详解

《Python实现无痛修改第三方库源码的方法详解》很多时候,我们下载的第三方库是不会有需求不满足的情况,但也有极少的情况,第三方库没有兼顾到需求,本文将介绍几个修改源码的操作,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目录需求不符合模拟示例 1. 修改源文件2. 继承修改3. 猴子补丁4. 追踪局部变量需求不符合很

一文带你深入了解Python中的GeneratorExit异常处理

《一文带你深入了解Python中的GeneratorExit异常处理》GeneratorExit是Python内置的异常,当生成器或协程被强制关闭时,Python解释器会向其发送这个异常,下面我们来看... 目录GeneratorExit:协程世界的死亡通知书什么是GeneratorExit实际中的问题案例

Spring 中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的作用和示例源码分析

《Spring中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的作用和示例源码分析》Spring的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是容器初始化的扩展接口,允许在Bean实例化前... 目录一、概览1. 核心定位2. 核心功能详解3. 关键特性二、Spring 内置的 BeanFactory

深入解析Spring TransactionTemplate 高级用法(示例代码)

《深入解析SpringTransactionTemplate高级用法(示例代码)》TransactionTemplate是Spring框架中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允许开发者以编程方式控制事务,通过... 目录1. TransactionTemplate 的核心概念2. 核心接口和类3. TransactionT

深入理解Apache Airflow 调度器(最新推荐)

《深入理解ApacheAirflow调度器(最新推荐)》ApacheAirflow调度器是数据管道管理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编排dag中任务的执行,通过理解调度器的角色和工作方式,正确配置调度器,并... 目录什么是Airflow 调度器?Airflow 调度器工作机制配置Airflow调度器调优及优化建议最

Go中sync.Once源码的深度讲解

《Go中sync.Once源码的深度讲解》sync.Once是Go语言标准库中的一个同步原语,用于确保某个操作只执行一次,本文将从源码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sync.Once的具体使用,x希望对大家有... 目录概念简单示例源码解读总结概念sync.Once是Go语言标准库中的一个同步原语,用于确保某个操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在Python编程的世界里,import语句是开发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各种功能和库的大门,下面就跟随小... 目录一、python import机制概述1.1 import语句的基本用法1.2 模块缓存机制1.

深入理解C语言的void*

《深入理解C语言的void*》本文主要介绍了C语言的void*,包括它的任意性、编译器对void*的类型检查以及需要显式类型转换的规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void* 的类型任意性二、编译器对 void* 的类型检查三、需要显式类型转换占用的字节四、总结一、void* 的

深入理解Redis大key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深入理解Redis大key的危害及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入理解Redis大key的危害及解决方案,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 目录一、背景二、什么是大key三、大key评价标准四、大key 产生的原因与场景五、大key影响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