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 集合 - ConcurrentHashMap 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前言
ConcurrentHashMap 是 java.util.concurrent 包的重要成员,它是 HashMap 的一个线程安全的、支持高效并发的版本。在默认理想状态下,ConcurrentHashMap 可以支持 16 个线程执行并发写操作及任意数量线程的读操作。本文将结合 Java 内存模型,分析 JDK 源代码,探索 ConcurrentHashMap 高并发的具体实现机制,包括其在 JDK 中的定义和结构、并发存取、重哈希和跨段操作,并着重剖析了ConcurrentHashMap 读操作不需要加锁和分段锁机制的内在奥秘和原理。
二、ConcurrentHashMap 解析
2.1 java 1.7
众所周知 HashMap 底层是基于 数组 + 链表 组成的,不过在 jdk1.7 和 1.8 中具体实现稍有不同。可以看看上篇 Java 集合 - HashMap 解析。ConcurrentHashMap 同样也分为 1.7 、1.8 版,两者在实现上略有不同。先来看看 1.7 的实现,下面是他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是由 Segment 数组、HashEntry 组成,和 HashMap 一样,仍然是数组加链表。它的核心成员变量:
/*** Segment 数组,存放数据时首先需要定位到具体的 Segment 中。*/
final Segment<K,V>[] segments;
transient Set<K> keySet;
transient Set<Map.Entry<K,V>> entrySet;
Segment 是 ConcurrentHashMap 的一个内部类,继承于 ReentrantLock,主要的组成如下:
static final class Segment<K,V> extends ReentrantLock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2249069246763182397L;// 和 HashMap 中的 HashEntry 作用一样,真正存放数据的桶transient volatile HashEntry<K,V>[] table;transient int count;transient int modCount;transient int threshold;final float loadFactor;
}
看看其中 HashEntry 的组成:
和 HashMap 非常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其中的核心数据如 value ,以及链表都是 volatile 修饰的,保证了获取时的可见性。原理上来说:ConcurrentHashMap 采用了分段锁技术,其中 Segment 继承于 ReentrantLock。不会像 HashTable 那样不管是 put 还是 get 操作都需要做同步处理,理论上 ConcurrentHashMap 支持 CurrencyLevel (Segment 数组的数量)的线程并发。每当一个线程占用锁访问一个 Segment 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 Segment。下面也来看看核心的 put、get 方法。
put 方法: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Segment<K,V> s;if (value == null)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int hash = hash(key);int j = (has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if ((s = (Segment<K,V>)UNSAFE.getObject // nonvolatile; recheck(segments, (j << SSHIFT) + SBASE)) == null) // in ensureSegments = ensureSegment(j);return s.put(key, hash, value, false);
}
首先是通过 key 定位到 Segment,之后在对应的 Segment 中进行具体的 put。
final V put(K key, int hash,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HashEntry<K,V> node = tryLock() ? null : scanAndLockForPut(key, hash, value);V oldValue;try {HashEntry<K,V>[] tab = table;int index = (tab.length - 1) & hash;HashEntry<K,V> first = entryAt(tab, index);for (HashEntry<K,V> e = first;;) {if (e != null) {K k;if ((k = e.key) == key ||(e.hash == hash && key.equals(k))) {oldValue = e.value;if (!onlyIfAbsent) {e.value = value;++modCount;}break;}e = e.next;}else {if (node != null)node.setNext(first);elsenode = new HashEntry<K,V>(hash, key, value, first);int c = count + 1;if (c > threshold && tab.length < MAXIMUM_CAPACITY)rehash(node);elsesetEntryAt(tab, index, node);++modCount;count = c;oldValue = null;break;}}} finally {unlock();}return oldValue;
}
虽然 HashEntry 中的 value 是用 volatile 关键词修饰的,但是并不能保证并发的原子性,所以 put 操作时仍然需要加锁处理。首先第一步的时候会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失败肯定就有其他线程存在竞争,则利用 scanAndLockForPut() 自旋获取锁。
- 尝试自旋获取锁。
- 如果重试的次数达到了 MAX_SCAN_RETRIES 则改为阻塞锁获取,保证能获取成功。
再结合图看看 put 的流程。
- 将当前 Segment 中的 table 通过 key 的 hashcode 定位到 HashEntry。
- 遍历该 HashEntry,如果不为空则判断传入的 key 和当前遍历的 key 是否相等,相等则覆盖旧的 value。
- 不为空则需要新建一个 HashEntry 并加入到 Segment 中,同时会先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 最后会解除在 1 中所获取当前 Segment 的锁。
get 方法:
public V get(Object key) {Segment<K,V> s; // manually integrate access methods to reduce overheadHashEntry<K,V>[] tab;int h = hash(key);long u = (((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 SSHIFT) + SBASE;if ((s = (Segment<K,V>)UNSAFE.getObjectVolatile(segments, u)) != null &&(tab = s.table) != null) {for (HashEntry<K,V> e = (HashEntry<K,V>) UNSAFE.getObjectVolatile(tab, ((long)(((tab.length - 1) & h)) << TSHIFT) + TBASE);e != null; e = e.next) {K k;if ((k = e.key) == key || (e.hash == h && key.equals(k)))return e.value;}}return null;
}
get 逻辑比较简单,只需要将 Key 通过 Hash 之后定位到具体的 Segment ,再通过一次 Hash 定位到具体的元素上。由于 HashEntry 中的 value 属性是用 volatile 关键词修饰的,保证了内存可见性,所以每次获取时都是最新值。ConcurrentHashMap 的 get 方法是非常高效的,因为整个过程都不需要加锁。
2.2 Java 1.8
1.7 已经解决了并发问题,并且能支持 N 个 Segment 这么多次数的并发,但依然存在 HashMap 在 1.7 版本中的问题。
那就是查询遍历链表效率太低。
因此 1.8 做了一些数据结构上的调整。首先来看下底层的组成结构:
看起来是不是和 1.8 HashMap 结构类似?其中抛弃了原有的 Segment 分段锁,而采用了 CAS + synchronized 来保证并发安全性。
也将 1.7 中存放数据的 HashEntry 改为 Node,但作用都是相同的。其中的 val、next 都用了 volatile 修饰,保证了可见性。
重点来看看 put 函数:
- 根据 key 计算出 hashcode 。
-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初始化。
- f 即为当前 key 定位出的 Node,如果为空表示当前位置可以写入数据,利用 CAS 尝试写入,失败则自旋保证成功。
- 如果当前位置的 hashcode == MOVED == -1,则需要进行扩容。
- 如果都不满足,则利用 synchronized 锁写入数据。
- 如果数量大于 TREEIFY_THRESHOLD 则要转换为红黑树。
get 方法:
- 根据计算出来的 hashcode 寻址,如果就在桶上那么直接返回值。
- 如果是红黑树那就按照树的方式获取值。
- 就不满足那就按照链表的方式遍历获取值。
1.8 在 1.7 的数据结构上做了大的改动,采用红黑树之后可以保证查询效率(O(logn)),甚至取消了 ReentrantLock 改为了 synchronized,这样可以看出在新版的 JDK 中对 synchronized 优化是很到位的。
三、总结
看完了整个 HashMap 和 ConcurrentHashMap 在 1.7 和 1.8 中不同的实现方式相信大家对他们的理解应该会更加到位。其实这块也是面试的重点内容,通常的套路是:
- 谈谈你理解的 HashMap,讲讲其中的 get put 过程。
- 1.8 做了什么优化?
- 是线程安全的嘛?
- 不安全会导致哪些问题?
- 如何解决?有没有线程安全的并发容器?
- ConcurrentHashMap 是如何实现的? 1.7、1.8 实现有何不同?为什么这么做?
这篇关于Java 集合 - ConcurrentHashMap 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