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部分——DNS域名解析服务

2024-05-07 01:12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网络部分——DNS域名解析服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1. 域名结构

2. 系统根据域名查找IP地址的过程

3.DNS域名解析方式

4.DNS域名解析的工作原理【☆】

5.域名解析查询方式

6.搭建主从DNS域名服务器      

①初始化操作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安装BIND软件

②修改主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区域配置文件、区域数据文件配置解析记录

​编辑

③修改从服务器主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区域配置文件、区域数据文件

④重启named服务

⑤验证配置结果,/etc/resolv.conf文件中的nameserver需要更改

7. 搭建本地DNS服务器 


        日常生活中通常我们是使用域名访问服务器,但是机器之间只认IP地址,转换的过程即为域名解析。DNS服务使用TCP和UDP的53端口,TCP的53端口用于连接DNS服务器,UDP的53端口用于解析DNS。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

1. 域名结构

        域名结构是树形结构,以根域. 为起点,格式为:主机名.子域/二级域.顶级域.,当顶级域为国家域名时才有二级域。

.com商业

.net运营商

.org非营利组织

.edu教育机构

.cn国家

.uk

2. 系统根据域名查找IP地址的过程

1)先使用主机本地的hosts文件查找相关记录(hosts文件需要自己定义,优先级更高,但只在本机有效)

2)如果本地hosts文件没有记录,则使用DNS服务器进行解析。

3.DNS域名解析方式

正向解析:根据域名查找对应的IP地址

反向解析:根据IP地址查找对应的域名

4.DNS域名解析的工作原理【☆】

        采用委派机制。

        域名是树状结构,客户端先将DNS解析请求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会先查询本地缓存有没有相关的记录,有则直接返回给客户端,没有记录则将解析请求发送给根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根域服务器会将DNS解析请求委派给对应的顶级域服务器进行解析;顶级域服务器也会根据域名的二级域或子域再将DNS解析请求委派给对应的二级域或子域服务器进行解析;最后子域服务器会根据域名的主机名解析出响应的IP地址,再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到客户端。

5.域名解析查询方式

递归查询:简单来说就是将DNS解析请求一探到底,逐层返回

        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客户机发送的DNS域名解析请求后,先发给根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再将解析请求转发给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再转发给对应的二级域名或子域名,最后子域名服务器会根据域名的主机名解析出对应的IP地址,再逐层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到客户机。

迭代查询:简单来说就是每次DNS解析请求都会得到对应的相应回复

        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客户机发送的DNS域名解析请求后,先发给根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回复消息告知去找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将DNS域名解析请求发给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会回复消息告知去找对应的二级域名或子域名服务器;最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将DNS解析请求发送给对应的子域名服务器,子域名服务器会根据域名的主机名解析出相对应的IP地址后,直接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DNS系统类型:缓存域名服务器、主域名服务器、从域名服务器(缓存域名服务器和主域名服务器可以兼容)

6.搭建主从DNS域名服务器      

        配置本地局域网服务器至少1台,客户机可以为多台。这里我将我IP为192.168.170.10的虚拟机作为主服务器,192.168.170.20做从服务器(冗余)

①初始化操作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安装BIND软件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etenforce 0                
vim /etc/selinux/config   --->  selinux=disabled
mount /dev/sr0 /mnt

②修改主服务器主配置文件、区域配置文件、区域数据文件配置解析记录

/etc/named.conf  --->默认监听本机,可以改成指定监听IP地址或者any表示任意--->关闭IPV453端口---> allow-query改成any表示允许所有客户端主机访问,或指定一个、多个网段 ---->recursion yes表示默认设置成递归查询(可改可不改)

/etc/named.rfc1912.zones 区域配置文件定义域名(正向解析配置和反向解析配置)

vim /var/named/XXXX

复制文件时要保存属性复制,否则会报错

做正向解析的配置,复制目录中named.localhost文件到当前目录,名为test.com.zone。vim编辑,两个@可以改可以不改,@可以改为test.com.完整域名  --->   指定邮箱冠名如admin.xy101.com.  --->   NS后@也改为test.com.完整域名   --->   更新标识serial可修改为20240425   --->   NS下一行设置本机IP地址   --->   往下设置正向解析的相关记录,还可以做别名XXXX  --->   保存

做反向解析配置,复制test.com.zone文件到当前目录,名为test.com.zone.local。vim编辑,

③修改从服务器主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区域配置文件、区域数据文件

/etc/named.conf --->默认监听本机,可以改成指定监听IP地址或者any表示任意--->关闭IPV453端口---> allow-query改成any表示允许所有客户端主机访问,或指定一个、多个网段 ---->recursion yes表示默认设置成递归查询(可改可不改)

/etc/named.rfc1912.zones 区域配置文件定义域名(正向解析配置和反向解析配置)

④重启named服务
systemctl enable named
systemctl start named

设置错误时重启named会报错,trail -f 文件名可以告诉哪里设置错误,或者根据提示的journal -xe 查看错误日志

⑤验证配置结果,/etc/resolv.conf文件中的nameserver需要更改

【补充】dig host 也可以域名解析

windows系统验证

7. 搭建本地DNS服务器 

1)初始化系统
2)安装 bind 软件包
3)修改主配置 /etc/named.conf      
listen-on port 53 { any; };      #设置监听IP地址和端口
allow-query     { any; };        #设置允许访问DNS服务器的客户端

4)修改区域配置文件 /etc/named.rfc1912.zones(跟主从差不多,这一步配置无需配置从服务器的信息)

zone "test.com" IN {                                  #正向解析配置
        type master;
        file "test.com.zone";                          #设置区域数据文件名称
};

zone "170.168.192.in-addr.arpa" IN {       #反向解析配置,地址倒写
        type master;
        file "test.com.zone.local";
};

5)修改区域数据文件 /var/named/test.com.zone
cd /var/named
cp -p named.localhost test.com.zone
vim test.com.zone

....
              NS           test.com.                       #设置当前区域名称
               A             192.168.170.10             #设置DNS服务器IP地址
www  IN A             192.168.170.100           #设置正向解析的主机名与IP地址的映射记录
xxx    IN CNAME   www                              #设置主机名 xxx 是 www 的别名

vim test.com.zone.local

....
100  IN PTR    www.test.com.         #设置IP地址与域名的反向解析记录

5)重启named服务
6)客户端设置DNS服务器地址 /etc/resolv.conf ,并验证 nslookup  host  dig

这篇关于Linux网络部分——DNS域名解析服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65907

相关文章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本文介绍了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包括文档和字段、索引和映射,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Docker... 目录1、ElasticSearch概念2、ElasticSearch、Kibana和IK分词器部署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步骤,包括更新系统、安装依赖组件、编译安装Nginx和RTMP模块、配置Nginx和FFmpeg,以及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目录流媒体服务器部署部署安装1.更新系统2.安装依赖组件3.解压4.编译安装(添加RTMP和openssl模块

Android 悬浮窗开发示例((动态权限请求 | 前台服务和通知 | 悬浮窗创建 )

《Android悬浮窗开发示例((动态权限请求|前台服务和通知|悬浮窗创建)》本文介绍了Android悬浮窗的实现效果,包括动态权限请求、前台服务和通知的使用,悬浮窗权限需要动态申请并引导... 目录一、悬浮窗 动态权限请求1、动态请求权限2、悬浮窗权限说明3、检查动态权限4、申请动态权限5、权限设置完毕后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在Linux系统中,将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通过逻辑卷管理(LVM)来实现,首先,需要将物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创建为物理卷,然后,将这些物理卷组成... 目录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硬盘插上默认的是非lvm总结Linux下多

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详解

《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详解》: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的相关资料,描述了如何使用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 目录前言开发流程问题和解决方案dll库加载不到的问题老旧版本sdk不兼容的问题关键实现流程总结前言作为

TP-Link 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

《TP-Link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近期,路由器制造巨头普联(TP-Link)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一系列重要变动,上个月,公司发出了一则通知,明确要求所... 路由器厂商普联(TP-Link)上个月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用户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后才能继续使用普联提供的 D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进程地址空间以及Linux内核进程调度队列的相关知识,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参数,命令行参数用于传递给程序的参数,... 目录一、初步认识环境变量1.1常见的环境变量1.2环境变量的基本概念二、命令行参数2.1通过命令编程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