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磁盘管理命令df du dd

2024-05-07 00:52
文章标签 linux 命令 管理 磁盘 df du dd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磁盘管理命令df du dd,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3.Linux 磁盘管理命令
    • 3.1 df:显示报告文件系统磁盘使用信息
      • 案例练习
    • 3.2 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 案例练习
    • 3.3 dd:磁盘操作
      • 案例练习

3.Linux 磁盘管理命令

3.1 df:显示报告文件系统磁盘使用信息

  • 作用:查看磁盘信息,显示磁盘的文件系统与使用情形。

  • 用法:df [选项]… [文件]…

  • 主要选项如下:

    命令描述
    -a 或--all列出包括 BLOCK 为 0 的文件系统。
    --block-size=<区块大小>以指定的区块大小来显示区块数目。
    -h 或--human-readable以可读性较高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H 或--si与-h 参数相同,但在计算时以 1000B 为换算单位而非 1024B。
    -i 或--inodes显示 inode 的信息。
    -k 或--kilobytes指定区块大小为 1024B。
    -l 或--local仅显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统。
    -m 或--megabytes指定区块大小为 1 048 576B。
    --no-sync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不要执行 sync 指令,此为预设值。
    -P 或--portability使用 POSIX 的输出用法。
    --sync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先执行 sync 指令。
    -t<文件系统类型>或--type=<文件系统类型>仅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T 或--print-type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x<文件系统类型>或--exclude-type=<文件系统类型>不要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help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文件]指定磁盘设备。

案例练习

(1)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 I-node 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这时需要一个参数-i。

# df -i 
文件系统 Inode (I)已用 (I)可用 (I)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1795200 143723 1651477 9% / 
/dev/sda1	 26104 43 26061 1% /boot 
tmpfs 		48690 1 48689 1% /dev/shm 
none 		48668 4 48664 1% /var/lib/xenstored 

从上面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每个文件系统中有多少可用的 I-node、其中有多少已被使用、还 剩余多少、它们所占的比例等整个硬盘的使用情况。因此,系统管理员需要了解这些情况。 有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某些硬盘的容量超过了 100%。这是因为 Linux 系统为超级用户 保留了 10%的空间由它单独支配。也就是说,对于超级用户而言,它所见到的硬盘容量将是 110%。这样的安排对于系统管理而言是有好处的,当硬盘被使用的容量接近 100%时,系统管 理员还可以正常工作。df 工具程序被广泛地用来生成文件系统的使用统计数据。它能显示系统 中所有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它们的总容量、可用的空闲空间、目前的安装点等。

(2)以 MB 为单位显示/home 目录的文件系统使用情况。

## df –m /home/ 
文件系统 1M-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6789	 3895	 2544 	61% /

3.2 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 作用:du 命令能显示关于硬盘使用情况的信息,它能显示某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 占用硬盘空间的大小。

  • 用法:du [选项]…[文件]…

  • 主要选项如下:

    a 或-all显示目录中个别文件的大小。
    -b 或-bytes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字节为单位。
    -c 或--total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大小总和。
    -D 或--dereference-args显示指定符号链接的源文件大小。
    -h 或--human-readable以 KB、MB、GB 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H 或--si与-h 参数相同,但是 KB、MB、GB 以 1000 为换算单位。
    -k 或--kilobytes以 1024B 为单位。
    -l 或--count-links重复计算硬件链接的文件。
    -L<符号链接>或--dereference<符号链接>显示选项中所指定符号链接的源文件大小。
    -m 或--megabytes以 MB 为单位。
    -s 或--summarize仅显示总计。
    -S 或--separate-dirs显示个别目录的大小时,并不包含其子目录的大小。
    -x 或--one-file-xystem以一开始处理时的文件系统为准,若遇到其他不同的文件系统目录则略过。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在<文件>中指定目录或文件。
    --exclude=<目录或文件>略过指定的目录或文件。
    --max-depth=<目录层数>超过指定层数的目录后,予以忽略。
    -0, --null结束于 0 字节的输出,而不是换行符。
    --help显示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案例练习

(1)查看 tmp 目录使用情况。

# du /tmp 
4 /tmp/.X11-unix 
4 /tmp/VMwareDnD/23c61099 
12 /tmp/VMwareDnD/66ae4cf6 
20 /tmp/VMwareDnD 
4 /tmp/.font-unix 
4 /tmp/.ICE-unix 
8 /tmp/gconfd-root 
8 /tmp/orbit-root 
12 /tmp/tmp 
68 /tmp

通过上面的命令可以看到,每个命令占用的硬盘空间大小以块为单位,列在每行的最前面, 后面跟着目录名称。

(2)显示/usr 目录占用的空间,以 GB 为单位。

#du -s --si /usr 
2.8G /usr

(3)显示/tmp 目录下的子目录占用的空间。

du /tmp --max-depth=1 
4 /tmp/.X11-unix 
20 /tmp/VMwareDnD 
4 /tmp/.font-unix 
4 /tmp/.ICE-unix 
8 /tmp/gconfd-root 
8 /tmp/orbit-root 
12 /tmp/tmp 
68 /tmp

3.3 dd:磁盘操作

  • 作用:从标准输入或文件读取数据,依指定的用法来转换数据,再输出到文件、设备或标 准输出。

  • 用法:dd [操作符]…

    dd 选项

  • 主要选项如下:

    命令描述
    bs=<字节数>设置输入/输出的字节数。
    cbs=<字节数>设置转换的字节数。
    cout=<区块数>指定读取的区块数。
    ibs=<字节数>设置每次读取的字节数。
    if=<文件>指定文件作为读取的对象。
    obs=<字节数>设置每次输出的字节数。
    of=<文件>将结果输出到指定的文件。
    seek=<区块数>忽略指定的区块数,不进行输出。
    skip=<区块数>忽略指定的区块数,不进行读取。
    --help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conv=<关键字>转换方式。转换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ascii 将 EBCDIC 转换成 ASCII。
    ebcdic 将 ASCII 转换成 EBCDIC。
    ibm 将 ASCII 转换成 alternative EBCDIC。
    block 每一行输入,无论长短,输出都是 cbs 字节。
    unblock 用 lq 换行 rq 替换每个输入块(cbs 字节大小)末尾的空格。
    lcase 将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字母。
    ucase 将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
    swab 交换每对输入字节。如果读入的字节数是奇数,则最后
    一个字节只是简单地复制到输出(因为没有能跟它交换的字节了)。
    noerror 发生读错误时,继续进行。
    notrunc 不截断输出文件。
    syn c 用 0 填充到每个输入块的末尾,使其大小为 ibs 字节。

说明 dd 是 Linux 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其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复制一个文件,并在复制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案例练习

(1)软盘互相复制。

要把一张软盘的内容复制到另一张软盘上,利用/tmp 作为临时存储区。把源盘插入驱动器 中,输入下述命令:

$ dd if =/dev/fd0 of = /tmp/tmpfile

复制完成后,将源盘从驱动器中取出,把目标盘插入,输入如下命令:

$ dd if = /tmp/tmpfile of =/dev/fd0

复制完成后,应该将临时文件删除。

$ rm /tmp/tmpfile

(2)把 net.i 文件写入软盘中,并设定读/写缓冲区的数目(注意:软盘中的内容会被完全 覆盖掉)。

$ dd if = net.i of = /dev/fd0 bs = 16384

(3)将文件 sfile 复制到文件 dfile 中。

$ dd if=sfile of=dfile

(4)整盘数据备份与恢复。

① 整盘数据备份。

将本地的/dev/hdx 整盘备份到/dev/hdy。

dd if=/dev/hdx of=/dev/hdy

将/dev/hdx 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 image 文件。

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备份/dev/hdx 全盘数据,并利用 gzip 工具进行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

dd if=/dev/hdx | gzip /path/to/image.gz 
② 整盘数据恢复。

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path/to/image.gz | dd of=/dev/hdx

(5)备份与恢复 MBR 记录。

① 备份 MBR 记录。

备份磁盘开始的 512B 的 MBR 信息到指定文件。

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count=1 bs=512

② 恢复 MBR 记录。

将备份的 MBR 信息写到磁盘开始部分。

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6)复制内存资料到硬盘。

将内存里的数据复制到 root 目录下的 mem.bin 文件。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要从光盘复制 iso 镜像,可复制光盘数据到 root 文件夹下,并保存为 cd.iso 文件。

dd if=/dev/cdrom of=/root/cd.iso

(7)增加 swap 分区文件大小。

创建一个足够大的文件(此处为 256MB)。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把这个文件变成 swap 文件。

mkswap /swapfile

启用这个 swap 文件。

swapon /swapfile

在每次开机的时候自动加载 swap 文件,需要在/etc/fstab 文件中增加一行。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8)销毁磁盘数据。

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执行此操作以后,/dev/hda1 将无法挂载,创建和复 制操作无法执行。

(9)修复硬盘。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一两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 magnetic flux point。当磁头 读到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 I/O 错误。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 可能导致硬盘报废。下面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据起死回生。

dd if=/dev/sda of=/dev/sda

这篇关于Linux 磁盘管理命令df du dd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65875

相关文章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在Linux系统运维和性能优化中,内核参数(sysctl)的配置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来聊聊如何配置与验证这些Linux内核参数,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1. 引言2. 内核参数的作用3. 如何设置内核参数3.1 临时设置(重启失效)3.2 永久设置(重启仍生效

python uv包管理小结

《pythonuv包管理小结》uv是一个高性能的Python包管理工具,它不仅能够高效地处理包管理和依赖解析,还提供了对Python版本管理的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uv包管理小结,具有一... 目录安装 uv使用 uv 管理 python 版本安装指定版本的 Python查看已安装的 Python

kali linux 无法登录root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kalilinux无法登录root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主要介绍kalilinux无法登录root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目录kali linux 无法登录root1、问题描述1.1、本地登录root1.2、ssh远程登录root2、

Linux ls命令操作详解

《Linuxls命令操作详解》通过ls命令,我们可以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并结合不同的选项获取详细的文件信息,如权限、大小、修改时间等,:本文主要介绍Linuxls命令详解,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1. 命令简介2. 命令的基本语法和用法2.1 语法格式2.2 使用示例2.2.1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

Spring Boot项目部署命令java -jar的各种参数及作用详解

《SpringBoot项目部署命令java-jar的各种参数及作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项目部署命令java-jar的各种参数及作用的相关资料,包括设置内存大小、垃圾回收... 目录前言一、基础命令结构二、常见的 Java 命令参数1. 设置内存大小2. 配置垃圾回收器3. 配置线程栈大小

基于Python和MoviePy实现照片管理和视频合成工具

《基于Python和MoviePy实现照片管理和视频合成工具》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详细剖析一个基于Python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该程序使用wxPython构建用户界面,并结合MoviePy、Pill... 目录引言项目概述代码结构分析1. 导入和依赖2. 主类:PhotoManager初始化方法:__in

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

《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前言1、linux的起源与发展2、什么是计划任务(crontab)二、crontab基础1、cro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中常用的换行符LF及其在文件中的表示,展示了如何使用sed命令替换换行符,并列举了与换行符处理相关的Linux命令,通过代码讲解的非常详细,需要的... 目录简介检测文件中的换行符使用 cat -A 查看换行符使用 od -c 检查字符换行符格式转换将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Linux系统中卸载与安装JDK的详细教程

《Linux系统中卸载与安装JDK的详细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中通过Xshell和Xftp工具连接与传输文件,然后进行JDK的安装与卸载,安装步骤包括连接Linux、传输JDK安装包... 目录1、卸载1.1 linux删除自带的JDK1.2 Linux上卸载自己安装的JDK2、安装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