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的回文结构(详解)

2024-05-03 09:04
文章标签 链表 详解 回文结构

本文主要是介绍链表的回文结构(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链表的回文结构(详解)

题目:

链表的回文结构

对于一个链表,请设计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n),额外空间复杂度为O(1)的算法,判断其是否为回文结构。

给定一个链表的头指针A,请返回一个bool值,代表其是否为回文结构。保证链表长度小于等于900。

测试样例:

1->2->2->1
返回:true

思路:

  1. 我们想要通过对比链表的前一半和链表的后一半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为回文结构

  2. 那我们就要找到中间节点,也就是快慢指针法

  3. image-20240503004231573

  4.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通过prev来记录slow的前一个节点,这样我们在后面需要对prev进行断联,我们才得到该节点

  5. image-20240503004434010

  6. 这个时候将slow节点和之后的节点进行逆置,创建一个新链表,让slow节点和之后的节点依次头插到新链表当中

  7. image-20240503004915596

  8. 逆置完链表之后,要记得让slow节点之前的节点断联 ,也就是prev->next = NULL

  9. 然后就是遍历原链表 判断两个链表的val值是否相等,不相等返回false,相等返回true

image-20240503001805792

代码:

struct ListNode {int val;struct ListNode* next;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ListNode;
bool chkPalindrome(ListNode* A)
{// 创建快慢指针,去找到链表的中间节点ListNode* slow, * fast;slow = fast = A;// 创建一个prev指针去专门指向slow的前一个节点 最终找到的是中间节点的前一个节点ListNode* prev = A;// 找到中间节点  2slow = fastwhile (fast && fast->next){prev = slow; // 指向slow的前一个节点slow = slow->next;fast = fast->next->next;}// 此时slow就是A链表的中间节点// 这个时候我们逆置slow节点后面的节点// 如果和slow节点前面的节点一样,那就是回文结构// 创建新链表ListNode* newhead = NULL;// 将slow节点及以后的节点逆置// 也就是让后面的节点依次头插到新链表中ListNode* pcur = slow;while (pcur){ListNode* next = pcur->next; // 让next记载pcur的下一个节点pcur->next = newhead; // 让pcur头插到新链表中newhead = pcur; // 更新第一个节点pcur = next; // 让pcur继续向后遍历}// 走到这里 slow及slow后面的节点都逆置完毕了// 但是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的slow的前一个节点仍然指向的是slow节点// 但是我们又新创建了一个逆置链表,那么prev此时的next指针指向的就是逆置链表的尾节点// 因此我们需要将prev不在指向slow节点,而是NULLprev->next = NULL;// 这个时候我们去判断 新链表是否和 A链表第一个节点到slow节点之前相等ListNode* cur = A;while (cur){// 判断原链表和新链表的val值是否相同if (cur->val != newhead->val)return false; // 不同就返回falsecur = cur->next; //相同就继续往下走newhead = newhead->next;}// 走到这里说明是回文结构了return true;
}

这篇关于链表的回文结构(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6359

相关文章

Conda与Python 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

《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随着Python社区的成长,虚拟环境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 目录前言一、Conda 与 python venv 的核心区别1. Conda 的特点2. Python v

Spring 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

《Spring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从WebSocket的基础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的步骤,并重点讲解了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简单消... 目录一、WebSocket基础概念1.1 什么是WebSocket1.2 WebSocket与HTTP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反射Reflection是Java等编程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进行自我检查和对内部成员(如字段、方法、类等)的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 目录作用1、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作用2、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作用3、在运行时判断

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

《MySQL中的CAST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CAST函数是MySQL中用于数据类型转换的重要函数,它允许你将一个值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CAST... 目录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一、基本语法二、支持的数据类型三、常见用法示例1. 字符串转数字2. 数字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实现SM2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功能,通过使用Hutool库和BouncyCastle依赖,简化... 目录一、前言1、加密信息(示例)2、加密结果(示例)二、实现代码1、yml文件配置2、创建SM2工具

MyBatis-Plus 中 nested() 与 and() 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

《MyBatis-Plus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在MyBatis-Plus的条件构造器中,nested()和and()都是用于构建复杂查询条件的关键方法,但... 目录MyBATis-Plus 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一、核心区别对比二、方法详解1.and()

Spring IoC 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

《SpringIoC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应用分层思想与IoC容器原理,通过分层解耦业务逻辑、数据访问等模块,IoC容器利用@Component注解管理Bean... 目录1. 应用分层2. IoC 的介绍3. IoC 容器的使用3.1. bean 的存储3.2. 方法注

MySQL 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

《MySQL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本文主要介绍MySQL删除数据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一、前言二、mysql 中的三种删除方式1.DELETE语句✅ 基本语法: 示例:2.TRUNCATE语句✅ 基本语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1. 类方法定义与基本语法2. 类方法 vs 实例方法 vs 静态方法3. 核心特性与用法(1编程客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