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Thread类及常见方法大全(画图+源码详解)

2024-05-02 14:44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Thread类及常见方法大全(画图+源码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hread 类是 JVM 用来管理线程的一个类,每一个线程都有一个唯一的 Thread 类与之关联。Java中通常使用 Thread类来进行线程调度,线程管理。


目录

一、Thread 的常见构造方法

二、Thread 的几个常见属性

·理解线程是否存活:

·理解前台线程与后台线程:

三、启动一个线程

四、中断一个线程

1、通过共享的标记来进行沟通

2、调用interrupt() 方法来通知

五、等待一个线程

六、获取当前线程的引用

七、休眠当前线程


一、Thread 的常见构造方法

Thread()                                                      创建线程对象

Thread(Runnable target)                           使用Runnable对象创建线程对象

Thread(String name)                                  创建线程对象,并命名

Thread(Runnable target,String name)      使用Runnable对象创建线程对象,并命名  

        Thread t1 = new Thread();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线程运行…………");}});Thread t3 = new Thread("三号线程");Thread t4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线程运行…………");}},"四号线程");

二、Thread 的几个常见属性

·ID 是线程的唯一标识,不同线程的 ID 不同

·线程的名称在各类调试工具调试时会用到

·状态表示当前线程所处的一个情况

·优先级高的线程理论上来说会更容易被调度

·关于后台线程:JVM 会在一个进程的所有非后台线程结束后,才会结束运行

·是否存活,就是run方法是否运行结束了

·理解线程是否存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我是线程");thread.start();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Id());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State());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Priority());System.out.println(thread.isDaemon());System.out.println(thread.isAlive());System.out.println(thread.isInterrupted());}

举一个例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for (int i = 0; i < 10; i++) {try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我还存活");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isAlive());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我即将死去");},"111号线程~");thread.start();thread.join();System.out.println(thread.isAlive());}

        以上代码的运行结果是 打印十个 ”我还存活“ 后结束代码,在 run方法执行结束前,线程都是存活着的,在run方法结束后,线程也结束了他的生命周期。

·理解前台线程与后台线程:

前台线程:前台线程如果不结束运行,此时 Java 进程一定不会结束

后台线程:后台进程即使仍在执行,也不能阻止 Java 进程 结束

        在 Java 中,main 线程就是前台线程。另外,程序员创建出来的线程,一般情况下都是前台线程。我们可以通过 setDeamon 方法来把线程设置为后台线程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for (int i = 0; i < 5; i++) {System.out.println("running……");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thread.start();}
}

未将 thread 线程设置为后台线程时,执行结果如图所示。进程会在thread线程结束后才结束。

将 thread 线程设置为后台线程后,执行结果如图所示。进程会在main线程结束后就结束。

注意:对线程进行操作要在 start() 操作开始前,否则无法成功设置!

三、启动一个线程

        我们已经会使用Thread类来创建一个线程对象,但线程被创建出来并不意味着线程就开始运行了。调用 start() 方法,才真的在操作系统底层创建出一个线程,线程才真正开始执行。一个Thread 对象只能调用一次 start() 方法。

如果是像以下这样一串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线程执行中……");}});}

点击了运行,我们会发现程序并没有打印任何内容

当加上 start() 方法后: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线程执行中……");}});thread.start();}

线程才真正跑起来了:

四、中断一个线程

        当线程执行时,没有运行完是不会结束的,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中断线程时,就需要通过一些机制来中断。在Java中没有办法立即停止一条线程,然而停止线程却显得尤为重要,如取消一个耗时操作。因此,Java提供了一种用于停止线程的机制——中断在这边可以直接把“中断”理解为“终止”。

在 Java 中,“中断” 都只是“建议”,真正要不要终止,是由线程本身来决定的!

目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通过共享的标记来进行沟通

2、调用interrupt() 方法来通知

1、通过共享的标记来进行沟通

使用自定义的变量来作为标志位,给标志位加上 volatile 关键字

public class Demo{private stat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Overridepublic void run() {while (!flag) {System.out.println("线程还在运转~");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println("线程即将结束!");}}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thread.start();Thread.sleep(10*1000);myRunnable.flag = true;}
}

这样子就可以通过修改标识位的方法来中断线程了。

但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

如果线程 sleep了好几秒的话,此时main线程是无法及时将线程终止。

2、调用interrupt() 方法来通知

使用 Thread.interrupted()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代替标志位。                   

发起线程中断请求,把线程的中断标识设置为了true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 =new Thread(() -> {//通过 currentThread()  方法拿到当前线程示例//使用 isInterrupted()  方法获得线程内置的标志位(boolean)while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System.out.println("running……");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如果我们想进行其他操作,可以对这部分代码进行修改。符合自己的需求。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hread.start();//在等待 3s 后,中断线程try {Thread.sleep(3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立即让 sleep 抛出一个 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不会再等待,直接唤醒thread.interrupt();}
}

        通过这个方法,就相当于方法一中的把 boolean值设置为 true。但与方法一不同的是,即使线程此时正在睡眠,也会直接唤醒线程并提醒线程终止。

注意:

        这边由于interrupt 将标志位修改为true且唤醒sleep后,sleep被唤醒的同时,又会将标志位修改为 false,并会抛出一个异常。目的是让程序员可以自行选择下一步要执行什么操作。

        程序将控制权移交给程序员,进程下一步是要继续执行还是立即终止,由程序员自己写代码来实现~

(如果在代码中没有sleep的情况下,interrupt方法就只是把标志位设置为true,但具体操作也需要程序员自己来执行。)

五、等待一个线程

        有时,我们需要等待一个线程完成他的工作后,才能进行自己的下一步工作。此时我们就需要一个方法明确等待线程的结束。这边就需要用到我们的 join() 方法。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running~");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ead.start();thread.join();    //如果这边把 join 注释掉了,就会在线程未结束时就打印 “线程结束”System.out.println("线程结束~");}
}

加不加 join() 对比(左图加了 右图没加):

        

join的几个方法:

六、获取当前线程的引用

方法:

使用示例:

       

七、休眠当前线程

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  throws  InterruptedExecption       

休眠该线程(以毫秒为单位)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ecption       

更高精度休眠该线程(以纳秒为单位)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long time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Thread.sleep(3*1000);long time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System.out.println(time2 - time1);}
}

运行结果可看到,当前代码的运行时间为3秒。


相关知识点文章:

Java EE:Thread创建线程的五种写法(源码详解):

http://t.csdnimg.cn/C7V3o

Java EE:Thread类中run和start的区别:

http://t.csdnimg.cn/LkTdX

这篇关于Java:Thread类及常见方法大全(画图+源码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4481

相关文章

Java实现检查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重合

《Java实现检查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重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检查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重合,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流程概述步骤详解China编程步骤1:定义时间段类步骤2:添加时间段步骤3:检查时间段是否有重合步骤4:输出结果示例代码结语作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Java中的String字符串是我们日常编程中用得最多的类之一,看似简单的String使用,却隐藏着不少“坑”,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意外的错误容... 目录8个避坑点如下:1. 字符串的不可变性:每次修改都创建新对象2. 使用 == 比较字符串,陷阱满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判断时间段集合是否与某时间段重合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实体类内容public class D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在Python开发中,pi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安装和管理Python的第三方库,然而,在国内使用pip安装依赖时,往往会因为网络问题而导致速... 目录一、pip 工具简介1. 什么是 pip?2. 什么是 -i 参数?二、国内镜像源的选择三、如何

IDEA编译报错“java: 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IDEA编译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今天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尝试将一个文件的Base64字符串设置为常量,结果导致IDEA编译的时候出现了如下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问题原因2.1 理论角度2.2 源码角度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①:StringBui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Java覆盖第三方jar包中的某一个类的实现方法

《Java覆盖第三方jar包中的某一个类的实现方法》在我们日常的开发中,经常需要使用第三方的jar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第三方的jar包中的某一个类有问题,或者我们需要定制化修改其中的逻辑,那么应该如何... 目录一、需求描述二、示例描述三、操作步骤四、验证结果五、实现原理一、需求描述需求描述如下:需要在

Debezium 与 Apache Kafka 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

《Debezium与ApacheKafka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Debezium与ApacheKafka集成,包括集成概述、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KafkaConnect,D... 目录一、集成概述二、集成步骤1. 准备 Kafka 环境2. 配置 Kafka Connect3. 安装 D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区别的相关资料,包括数据结构特性、核心操作性能、内存与GC影... 目录一、底层数据结构二、核心操作性能对比三、内存与 GC 影响四、扩容机制五、线程安全与并发方案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