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原理

2024-05-01 10:20
文章标签 原理 ipm

本文主要是介绍IPM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PM原理

  • 1. 什么是IPM
  • 2. 鸟瞰图拼接
  • 3. Ipm鸟瞰图效果

这里只是简单记录IPM的原理思想和应用,工程中还需考虑很多的影响,比如说pitch角等

1. 什么是IPM

IPM变换就是消除这种透视效应,所以也叫逆透视。原本平行的两条车道线,在针孔相机下因为透视变换,在图片中看到的效果并不平行,这是因为透视现象。而IPM的思想可以将原来的透视结果转换到鸟瞰图的视野下,看到的车道线也是水平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透视变换的作用是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图片中的场景,例如俯视。它能帮助我们避免例如“近大远小”造成的图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偏差,其方法的本质是“映射”,将原图像的像素点按照一定的“比例”映射到另外一张图上。

IPM变换具有很多应用,求取IPM图像的方法亦是有很多。

IPM的本质是切换视野,比如将原来的视图切换到BEV视野下。

在不知道相机的参数的情况下,拍摄两张不同角度,但是有重复视野的图片。通过得到两张图片中重合视野部分的特征对应点,构建一系列方程,就可以得到两个视野之间的单应矩阵,完成视野之间的切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图片A变换到图片B的视野,图片包含的信息还是图片A的信息,只是视野重合的部分之间一致。

  • 为什么两个不同的视野之间的变换,可以使用一个单应性矩阵代替?
    因为可以假定空间中有一个点P, 两个相机坐标系 C A , C B C_A,C_B CA,CB。两个相机的内外参已知,那么通过内外参可以得到点P在两个像素坐标系中的像素坐标。详细步骤请看,
    [ u A v A 1 ] = λ A ⋅ I A ⋅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 X w Y w Z w 1 ] [ u B v B 1 ] = λ B ⋅ I B ⋅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 X w Y w Z w 1 ] [ X w Y w Z w 1 ] = 1 λ A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1 ⋅ I A − 1 [ u A v A 1 ] [ X w Y w Z w 1 ] = 1 λ B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1 ⋅ I B − 1 [ u B v B 1 ] [ u A v A 1 ] = λ A λ B ⋅ I A ⋅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1 ⋅ I B − 1 [ u B v B 1 ] \begin{align} \begin{bmatrix} u_A \\ v_A \\ 1 \end{bmatrix} &= \lambda_A \cdot I_A \cdot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u_B \\ v_B \\ 1 \end{bmatrix} &= \lambda_B \cdot I_B \cdot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1 \over \lambda_A}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 {-1} \cdot I_A^{-1} \begin{bmatrix} u_A \\ v_A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1 \over \lambda_B}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 {-1} \cdot I_B^{-1} \begin{bmatrix} u_B \\ v_B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u_A \\ v_A \\ 1 \end{bmatrix} &= {\lambda_A \over \lambda_B} \cdot I_A \cdot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 {-1} \cdot I_B^{-1} \begin{bmatrix} u_B \\ v_B \\ 1 \end{bmatrix} \end{align} uAvA1 uBvB1 XwYwZw1 XwYwZw1 uAvA1 =λAIA[rA1rA2rA3tA] XwYwZw1 =λBIB[rB1rB2rB3tB] XwYwZw1 =λA1[rA1rA2rA3tA]1IA1 uAvA1 =λB1[rB1rB2rB3tB]1IB1 uBvB1 =λBλAIA[rA1rA2rA3tA][rB1rB2rB3tB]1IB1 uBvB1
    由式(5)可以得出,同一个点在两个不同位置相机的像素坐标系中的像素坐标之间存在一个变换关系,这里的相机内外参已知,所以可以直接记单应矩阵 H H H为,
    H = λ A λ B ⋅ I A ⋅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1 ⋅ I B − 1 H = {\lambda_A \over \lambda_B} \cdot I_A \cdot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 {-1} \cdot I_B^{-1} H=λBλAIA[rA1rA2rA3tA][rB1rB2rB3tB]1IB1
    这是在已知两个相机的外参和内参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获取两者的单应变换。但是如果不知道两个相机的内外参数,只有两张图片,怎么通过两张图片得到两者的单应矩阵?这就需要2D to 2D的非线性优化方式了。

  • 直接使用两张不同视野下的图片(图片视野有重合),怎么直接得到单应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单应矩阵只有8个自由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鸟瞰图拼接

这里介绍一种,将车身周围多个相机视野拼接为一个全BEV视野俯视图的方式,也是BEV感知中,将2D图片的feature给到BEV空间的基本思路。可以理解为一个映射的过程

  • 已自车为原点,选定感知范围,比如纵向前后50m,横向左右30m。设置栅格分辨率为0.1m,得到大小为 600 × 1000 600 \times 1000 600×1000的栅格图
  • 建立空的cv::Mat画板,大小为 600 × 1000 600 \times 1000 600×1000
  • 遍历栅格图,利用相机内参外完成栅格中心点的自车系坐标到像素坐标系的转化,得到对应的原相机像素坐标,并将这个像素的三个颜色通道赋值给BEV栅格

3. Ipm鸟瞰图效果

内部图 不方便展示
Ipm鸟瞰图效果

https://yanyx.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4791610
https://blog.csdn.net/feiyang_luo/article/details/103555036

这篇关于IPM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1431

相关文章

深入探索协同过滤:从原理到推荐模块案例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协同过滤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3. 相似度计算方法 二、相似度计算方法1. 欧氏距离2. 皮尔逊相关系数3. 杰卡德相似系数4. 余弦相似度 三、推荐模块案例1.基于文章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 前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成为连接用户与内容的桥梁。本文聚焦于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给一串数字1,2,......n,两个操作:1、修改第k个数字,2、查询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之和。 解题思路:咱一看,像线段树,但是如果用线段树做,那么每个区间一定要记录所有的素因子,这样会超内存。然后我就做不来了。后来看了题解,原来是用容斥原理来做的。还记得这道题目吗?求区间[1,r]中与p互质的数的个数,如果不会的话就先去做那题吧。现在这题是求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的和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 有一个元素为 1~n 的数列{An},有2种操作(1000次): 1、求某段区间 [a,b] 中与 p 互质的数的和。 2、将数列中某个位置元素的值改变。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

hdu4059容斥原理

求1-n中与n互质的数的4次方之和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PrintWrit

寻迹模块TCRT5000的应用原理和功能实现(基于STM32)

目录 概述 1 认识TCRT5000 1.1 模块介绍 1.2 电气特性 2 系统应用 2.1 系统架构 2.2 STM32Cube创建工程 3 功能实现 3.1 代码实现 3.2 源代码文件 4 功能测试 4.1 检测黑线状态 4.2 未检测黑线状态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TCRT5000模块的使用原理,包括该模块的硬件实现方式,电路实现原理,还使用STM32类

TL-Tomcat中长连接的底层源码原理实现

长连接:浏览器告诉tomcat不要将请求关掉。  如果不是长连接,tomcat响应后会告诉浏览器把这个连接关掉。    tomcat中有一个缓冲区  如果发送大批量数据后 又不处理  那么会堆积缓冲区 后面的请求会越来越慢。

PHP原理之内存管理中难懂的几个点

PHP的内存管理, 分为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PHP自身的内存管理, 这部分主要的内容就是引用计数, 写时复制, 等等面向应用的层面的管理. 而第二部分就是今天我要介绍的, zend_alloc中描写的关于PHP自身的内存管理, 包括它是如何管理可用内存, 如何分配内存等. 另外, 为什么要写这个呢, 因为之前并没有任何资料来介绍PHP内存管理中使用的策略, 数据结构, 或者算法. 而在我们

Smarty模板执行原理

为了实现程序的业务逻辑和内容表现页面的分离从而提高开发速度,php 引入了模板引擎的概念,php 模板引擎里面最流行的可以说是smarty了,smarty因其功能强大而且速度快而被广大php web开发者所认可。本文将记录一下smarty模板引擎的工作执行原理,算是加深一下理解。 其实所有的模板引擎的工作原理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在php程序里面用正则匹配将模板里面的标签替换为php代码从而将两者

Restful API 原理以及实现

先说说API 再说啥是RESRFUL API之前,咱先说说啥是API吧。API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简称接口嘛。随着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火爆,手机软件,也就是APP几乎快爆棚了。几乎任何一个网站或者应用都会出一款iOS或者Android APP,相比网页版的体验,APP确实各方面性能要好很多。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比如QQ空间网站,如果我想获取一个用户发的说说列表。 QQ空间网站里面需要这个功能。

laravel框架实现redis分布式集群原理

在app/config/database.php中配置如下: 'redis' => array('cluster' => true,'default' => array('host' => '172.21.107.247','port' => 6379,),'redis1' => array('host' => '172.21.107.248','port' => 6379,),) 其中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