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IS-IS加快收敛特性,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概述: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其IP骨干网中大量使用IS-IS协议,在这种规模较大的网络中,IS-IS 的收敛速度是很重要的,如果网络发生故障,而IS-IS协议收敛速度太慢的话,直接会影响到业务的响应速度,所以IS-IS 采用了以下手段来提高收敛速度:
- 增量SPF算法(I-SPF)。
- 部分路由计算(PRC)。
- 智能定时器。
- LSP快速扩散。
- 按优先级收敛
1.增量SPF算法(I-SPF ):
和OSPF使用的I-SPF相同相同,对于传统的Dijkstra SPF算法来说,网络拓扑越复杂,SPF 算法的资源开销就越大。如果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比如网络中加入了一台新路由器,或者是某个链路故障,这些事件都会导致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进行-次完整的SPF计算过程,也就是需要计算所有节点的SPT (最短路径树)。如果网络故障频繁,SPF计算会影响所有的路由器的性能而对整个网络的稳定性产生冲击。
针对上述情况,增量SPF算法对传统的SPF算法进行了改进。所有节点只是在首次进行完整的SPF计算,计算出并保持好以自己为根的SPT。之后如果网络发生变化,根据情况只需要进行增量SPF算法就行,从而避免了节点重复进行SPF计算而消耗过多的网络资源,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图1:SPF计算
图2:I-SPF计算
-
第一种情况
图1所示的右边显示了R1在首次进行SPF计算后形成的SPT网络运行过程中如果有拓扑变化,比如向网络中增加或删除一台 新的路由器,网络中的节点只是将这台新的路由器作为叶子节点添加到现有的SPT,只需要很简单的SPF计算(类似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一样的计算),而不需要所有节点重新进行一次完整的SPF计算。如图2所
示,当R7作为新节点接入网络中时,R1不需要重新计算到其他节点的SPT,而只是将R7作为叶子添加到自己的SPT上就行了。 -
第二种情况
有时候链路出现故障会导致节点重新进行SPF计算,但是出现故障的链路如果不在SPT上,那么对节点是没有影响的,比如在图1中,如果R3-R4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由于这条链路不在R1的SPT上,所以R1不需要SPF计算。如果是链路的开销变化,有可能会导致路由器去往其他目标网络的最优路径发生变化,这时需要进行SPF计算。 -
第三种情况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当SPT上的路径出现故障后,需要重新计算到"下游节点的路径,那些不受影响的节点是不需要进行SPF计算的,比如在图1的拓扑中,如果R2到R4之间的路径发生故障,那么R2只需要重新计算到R4和R5的最短路径,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不需要重新计算。
2.部分路由技术(PRC):
当网络中增加一条末梢链路( Stub Link),或者网络中的-一个子网网段发生变化,这些情况并未导致整个拓扑的改变,所以网络中的节点不需要进行SPF计算,而只需要像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那样,将新的链路对应用的路由及metric信息添加进路由表就行,从而节省了设备的开销,这就是部分路由计算。
部分路由计算的特性起初是在IS-IS 定义的,OSPFv2后来也引入了该特性,但跟IS-IS的部分路由计算特性还是有些区别,本节后面就会介绍。在前文中我们学习到,IS-IS的LSP是基于TLV结构的,不同的信息通过不同的TLV来传递,比如对于一台路由器的邻居和网络前缀信息,分别使用了IS Reachability TLV和IP Reachability TLV来承载和传递。当一台路由器接收到一个只有IP Areachability信息的LSP后,将其中的网络前缀信息作为路由安装进路由表即可,不需要重新计算SPF。
起初因为IS-IS 的部分路由计算特性,而使得IS-IS 协议在单区域中的扩展性比OSPFv2更好,因为OSPF将网络可达性信息和拓扑信息都放在Type-1的LSA中进行传递,而且OSPFv2 LSA不是基于TLV的结构,所以这两种信息无法分开放置和传递。这样的话,网络中不论是节点或链路发生变化,还是增加一条新的末梢链路,OSPFv2 节点都会进行完整的SPF计算。在OSPFv2中,只有LSA3/4/5/7 才会进行部分路由计算。
注意:
IS-IS和OSPF只是在初次路由计算时使用Full SPF之后任何变化都只计算受影响的节点周边拓扑,这就是iSPF (增量SPF); 至于iSPF 树上节点上的叶子路由发生变化,则只需要PRC计算,即只对那片叶子(路由)做计算即可,大大减少CPU的计算负荷。但是,OSPF 在区域内任何路由变化(需要扩散新的LSA1和LSA2) 时都会触发iSPF计算,如果是区域间或外部路由(LSA3/4/5/7) 发生变化只需要进行PRC,而IS-IS 在任何路由变化时都只进行PRC。
3.智能定时器:
在一个不稳定的网络中,网络频繁发生变化时,IS-IS 协议会频繁地产生新的LSP和进行SPF计算,这会消耗设备大量的CPU和内存资源,从而影响到设备的业务转发。智能定时器就是在网络频繁发生变化时,减少对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的冲击,它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一、 LSP智能定时器
LSP的生成存在一个最小间隔的限制,一般缺省最小时间间隔为5s,做了这种限制后,如果在网络发生变化时,因为这个时间的限制,而不能快速扩散新的LSP,将导致收敛速度受到影响;如果网络变化比较频繁时,不断地生成新的LSP又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LSP 智能定时器就是根据网络的稳定性情况确保LSP的生成间隔趋于合理,同时满足快速收敛和低CPU占用率的要求。使用LSP智能定时器后,路由设备可以对突发事件(如接口Up/Down)快速响应,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当网络变化频繁时,智能定时器的间隔时间会自动延长,避免过度占用CPU资源。
二、SPF智能定时器
缺省情况下,IS-IS 协议使用固定的SPF计算间隔,这个间隔默认最大值为5s。当网络频繁发生变化时,可以将计算间隔时间调小以加快收敛速度,但这样会使得SPF消耗系统大量的CPU资源;如果将计算间隔调大,又会影响收敛速度。SPF智能定时器能使SPF计算更好地适应网络的需求。
在使用SPF智能定时器后,路由器刚开始进行SPF计算时,两次计算的间隔时间较小,以保证IS-IS路由的收敛速度。之后随着整个IS-IS网络的振荡频率加快,可以适当地延长两次SPF计算的间隔时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4.LSP的快速扩散:
正常情况下,路由器从一个接口收到一个新的LSP后,会将其拷贝安装进数据库并进行SPF计算,随后再将这个新的LSP从其他IS-IS接口泛洪出去。IS-IS 协议一般是采用周期性的方式泛洪LSP,缺省情况下,接口发送LSP的最小间隔时间是50ms,每次最多发送10个LSP当网络频繁发生变化时,由于要等待计时器到期才能泛洪新的LSP出去,这就拖慢了网络的收敛速度。LSP的快速扩散特性改进了这种方式,当接收到的新的LSP而导致SPF计算时,不需要等到周期时间到期,按规定数目直接将这些LSP泛洪出去,这就加快了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过程,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
5.按优先级收敛:
IS-IS按优先级收敛是指在大量路由情况下,能够让某些特定的路由(例如匹配指定IP前缀的路由)优先收敛的一种技术。因此用户可以把和关键业务相关的路由配置成相对较高的优先级,使这些路由更快的收敛,从而使关键的业务收到的影响减小。通过对不同的路由配置不同的收敛优先级,达到重要的路由先收敛的目的,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整理资料来源:华为hedex文档,《HCIE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这篇关于IS-IS加快收敛特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