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属性及 ls -l 命令输出结果详解

2024-04-24 13:58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文件属性及 ls -l 命令输出结果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ls -l 输出的内容概略

二、ls -l 输出内容详解

1、命令

2、inode索引节点编号

3、文件类型

4、文件属性

5、目录或链接的个数

6、所有者及组

7、文件大小

8、文件最后修改时间

9、文件名及颜色


一、ls -l 输出的内容概略

注:本图片转自:https://blog.51cto.com/13447608/2151610 ,图画的很好,我就懒得画了,直接转过来啦 

二、ls -l 输出内容详解

1、命令

一般使用ls -l命令,更全的输出信息使用,a表示全部,h表示文件大小以人类易读的形式给出,i表示索引节点,l表示长列表形式。

 ls -ahil

 

2、inode索引节点编号

  • inode中存放了文件的创建者、创建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存放的块的位置等信息,总之除了文件名和文件内容外其他的信息都存在这个inode中。
  • 每个文件都有一个inode号码。
  • inode号码相同,说明这些文件是硬连接的关系。
  • 其他inode知识这里不再详述。

3、文件类型

 该列表示文件的类型,文件类型有:

  • “-” 表示普通文件,如*.txt,*.c,*.h
  • “d” 表示目录,directory
  • “l” 表示软链接文件(ln -s 创建的),link file
  • “p” 表示pipe管道文件
  • “b” 表示块设备文件,block device
  • “c” 表示字符设备文件,char device
  • “s” 表示socket套接字文件,用于实现两个进程间通信

4、文件属性

红框中圈出来的部分,共9个字符来表示,3个一组,共3组,拿最后一个test目录来说:[rwx][r-x][r-x],这3组分别表示文件所有者的权限,组的权限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 r(read,读权限)  :对文件来说,具有读取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浏览目录及子目录的权限。
  • w(write,写权限):对文件来说,具有修改、删除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删除、移动目录内文件的权限。
  • x(execute,执行权限):对文件来说,具有执行文件的权限;对目录来说,该用户具有进入目录的权限。
  • -                                      :表示无任何权限。
  • -----------------------------------------------------------------------------------------------------------------
  • 还有3个特殊权限,分别是set uid(suid),set gid(sgid),粘滞位sticky(t);它们分别用来设置文件所有者(属主)的权限、组的权限,其他权限;这样文件权限共有9+3=12位(bits)来表示,但是显示到具体的字符上,文件权限只用9个字符来表示,因为3个特殊权限位合并到前面已有的普通权限位上了,这样就形成了复合权限的9个/位字符表示方式。
  • set uid(suid):只针对命令和二进制程序。
  •                               只在执行时权限才有效。
  •                               二进制程序需要有x可执行权限配合使用,即x位是s才可以。
  •                              属主x权限位上有x权限,增加suid权限后,x变为s【小写s】。
  •                              属主x权限位上无x权限,增加suid权限后,x变为S【大写S】。
  •                              增加suid权限后,原来没有属主权限(如root等)的其他普通用户也拥有了属主的权限,这样普                               通用户就可以像属主一样操作这个程序或命令,类似与把这个命令或程序的属主权限共享出来了                                一样,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是不是有点危险感,比sudo还要可怕。
  • set gid(sgid):针对用户组的权限位。
  •                             可针对命令、二进制程序、目录等文件,比suid范围要广。
  •                              二进制程序需要有x可执行权限配合使用,即x位是s才可以。
  •                              属组x权限位上有x权限,增加sgid权限后,x变为s【小写s】。
  •                              属组x权限位上无x权限,增加sgid权限后,x变为S【大写S】。
  •                              增加sgid权限后,执行命令的任意用户可以获得该命令执行期间所属组的所有权限。
  • 粘滞位sticky(t):针对除了属主和属组外其他用户的权限位。
  •                                 只针对目录有效,其他文件即使设置了也没用,直接被内核忽略了。
  •                                  其他用户x权限位上有x权限,增加sticky权限后,x变为t【小写t】。
  •                                  其他用户x权限位上无x权限,增加sticky权限后,x变为T【大写T】。
  •                                  目录增加sticky权限后,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可以被任何人读写,所有文件都是共享的。
  •                                  目录增加sticky权限后,只有属主和root用户才可以删除该目录下的文件,其他人不能。
  •                                  目录增加sticky权限后,用户自建的目录不会继承sticky权限。

下面演示了3个特殊的权限,详细的关于权限修改等问题,请看我的关于权限修改的博文。

5、目录或链接的个数

  •  对于普通文件来说,该值表示的是链接数目,即硬链接或软链接的数据。

       比如:copy_my.sh和my.sh的inode号相同,说明这2个文件互为硬链接,故他们的链接数均为2。

  • 对于目录来说,该值表示该目录下所有目录的总数,即该值=2+该目录下所有目录数目。注:不含该目录下目录的子目录。

       其中2表示的是当前目录下的“.目录”和“..目录”这2个目录,所有目录下都会自动创建这2个目录,所以这个2是常数。linux下凡是名字以点'.'开头的文件都是隐藏文件。“.目录”表示的是当前目录,“..目录”表示上一级目录

       “.目录”的目录个数为3,因为当前目录下有1个test目录,所以该值=2+1=3;“..目录”的值是43,说明上一级目录除了2个固定目录外还有43-2=41个目录。

       test目录的目录数目为2,因为它下面无目录,所以该值=2+0=2。

6、所有者及组

  • 第一个book,即文件的所有者或创建者(owner),修改属主可以用命令:chown
  • 第二个book,即文件所在的组(group),修改属组可以用命令:chown

7、文件大小

  • 单位为字节(byte),加入-h参数后会把字节数转换成KB或MB或GB等容易感性认识的值。
  •  对于普通文件来说,表示该文件的大小。
  • 对于目录来说,仅仅表示该目录(可以认为是一个空文件夹,不含里面其他文件的大小)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一般都是4096或4K。

8、文件最后修改时间

表示该文件或目录最后的修改时间。 

9、文件名及颜色

  • 文件名,文件的名字。linux不是以文件名中文件的后缀来判断文件的类型的,但是一般专用文件还是用专用的后缀较好,这样容易识别文件的格式。
  • 文件名的颜色:一般不同类型的文件名的颜色是不同的,一般默认有如下的约定:【修改了shell配色的情况除外】

     1)蓝色代表目录/文件夹

     2)浅蓝色代表链接文件

     3)绿色代表可执行文件

     4)灰白色代表一般文件

    5)红色代表压缩文件

    6)黄色代表设备文件

 

本文前几天前就一直想写了,想着直接转载一篇完事,但是当写起来后,发现还是自己一步一步的做,一点一点的写比较好,主要是文件权限部分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要查找许多资料,这一查一写就是两天多时间,回头看看,这样做还是很值得的。

2020-02-21~2020-02-23@北京

这篇关于linux文件属性及 ls -l 命令输出结果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31953

相关文章

C++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代码详解

《C++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代码详解》在编程中,括号匹配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处理数学表达式、编译器解析等任务时,栈是一种非常适合处理此类问题的数据结构,能够精确地管理括号的匹配问题,本文将通过C+... 目录引言问题描述代码讲解代码解析栈的状态表示测试总结引言在编程中,括号匹配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Debezium 与 Apache Kafka 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

《Debezium与ApacheKafka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Debezium与ApacheKafka集成,包括集成概述、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KafkaConnect,D... 目录一、集成概述二、集成步骤1. 准备 Kafka 环境2. 配置 Kafka Connect3. 安装 D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区别的相关资料,包括数据结构特性、核心操作性能、内存与GC影... 目录一、底层数据结构二、核心操作性能对比三、内存与 GC 影响四、扩容机制五、线程安全与并发方案六、工程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本文介绍了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包括文档和字段、索引和映射,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Docker... 目录1、ElasticSearch概念2、ElasticSearch、Kibana和IK分词器部署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步骤,包括更新系统、安装依赖组件、编译安装Nginx和RTMP模块、配置Nginx和FFmpeg,以及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目录流媒体服务器部署部署安装1.更新系统2.安装依赖组件3.解压4.编译安装(添加RTMP和openssl模块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负载均衡详解

《SpringCloudLoadBalancer负载均衡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Cloud中使用SpringCloudLoadBalancer实现客户端负载均衡,并详细讲解了轮询策略和... 目录1. 在 idea 上运行多个服务2. 问题引入3. 负载均衡4. Spring Cloud Load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在Linux系统中,将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通过逻辑卷管理(LVM)来实现,首先,需要将物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创建为物理卷,然后,将这些物理卷组成... 目录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硬盘插上默认的是非lvm总结Linux下多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文章介绍了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MyBatis-Plus性能分析插件和p6spy框架,MyBatis-Plus插件配置简单,适用于开发和测试环... 目录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实现方式:实现步骤: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记录

在 Spring Boot 中使用 @Autowired和 @Bean注解的示例详解

《在SpringBoot中使用@Autowired和@Bean注解的示例详解》本文通过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在SpringBoot中使用@Autowired和@Bean注解进行依赖注入和Bean... 目录在 Spring Boot 中使用 @Autowired 和 @Bean 注解示例背景1. 定义 St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