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识管理之路(4)—以期刊推动知识分享和跨部门交流

2024-04-23 13:32

本文主要是介绍我的知识管理之路(4)—以期刊推动知识分享和跨部门交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知识管理的道路上,知识库的建设是必然的。知识库作为一个系统提供了知识沉淀、分享的平台。选择什么样的系统来搭建知识库、知识库的架构如何设计,固然是一个需要我们必须全盘考虑、谨慎规划的题目;但知识库的建设最终是要每一位员工、每一位知识工作者来参与,而不是系统管理员。因此,“如何建立推动员工将隐形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的机制”是我们在建设知识库前必须思考的课题;否则,知识库建设好也只是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除了将“知识分享”纳入企业文化的宣导之外,还需要结合一些必要的刚性手段和激励方法。定期召开回顾会议、在回顾会议召开前,要求团队成员进入知识库书面化回顾会议上要分享的Topic(析错、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可复用的元件、改善的建议等等),请资深成员在知识库中进行Review、评论;会后,请团队成员根据回顾会议上的讨论结果、资深成员的Review结果在知识库中进行更新。这是我们推动知识外化的刚性手段。激励机制如何建立?我们可以定期(比如每半年)统计分享数量来进行奖励、其实也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人不顾个人名誉在知识库中发些滥竽充数的文章以数量混取奖励。“选择高质量的文章分享给全公司所有的软件研发人员,并给与更为及时的奖励”,创办面向全公司发行的软件研发内刊,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期刊可以是一个物质奖励的理由、能够入选期刊,自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是我们在公司内创办软件研发内刊的源动力。因为期刊本身是为了推动知识管理为目的,我们并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来做美化之类的工作,从期刊的每个文章链接点进去,就可以直接进入到知识库中查看文章正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向整个公司宣传我们的知识库,也省去了重新编辑文章的麻烦。这一点,就类似CSDN的博客首页,点击进去,就进入了作者的Blog中。还可以在知识库中,对文章进行评论。在我们的创刊号发行之后,有同事建议我们,如果能够在入选期刊的文章上,打上Label,类似“此文已入选期刊”之类的,将更加有激励效应。

    创办期刊的第二个理由,是希望能够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交流。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做成了什么?我也想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做成了什么?当整个公司中,研发中心并不是仅仅设立在一个区域时,就难免会有一些重复开发的情况发生;特别是针对一些新技术的Survey;而即便是同一个区域内的各个研发部门,也需要有确保信息畅通无阻的分享和传递的机制。基于此,我们在期刊中设立了“研发动态”的栏位,在这里,各个区域的研发部门可以分享自己取得的技术成果、产品发布的最新动态等等。

    期刊可以作为EPG小组,普及、宣导流程的一个平台—这是创办期刊的第三个理由。在期刊的“流程改善”栏位,我们的规划是,由EPG小组每期规划一个流程话题。以这种较为自由、轻松的方式普及一些软件工程的知识、以及对组织的QMS进行讲解说明。当然,我们需要同时将组织流程维护在知识库中。

    创办期刊的第四个理由,希望推动前线技术支持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交流。我们希望能够从技术工程师那里得到第一手的客户信息。在目前的公司体制下,技术支持工程师大多只反馈来自客户的Bug Report,而客户对于产品的抱怨,并不会直接反馈到RD这里。有一些问题,如果技术支持工程师本身可以寻找一些不需要修改代码的替代方式解决,大概也就不会再麻烦RD。这样,RD就无法得到这些宝贵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通过分析,是可以帮助RD进行需求分析,改进产品以提升客户体验的。所以,在知识库的建设中,我们为此类信息预留了模块,但由于权限的限制,我们暂时并不能够要求技术支持工程师直接进入我们的RD知识库中分享客户信息。但是,我们同时在期刊中设立了“应用案例”的栏位,利用这个平台,技术工程师可以采用投稿的方式,由我们将稿件放入知识库中。这样,RD得到了想要的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来激发他们反馈的积极性。

    创办期刊的第五个理由,品质通报。测试部门的回顾会议会要求每位测试工程师在知识库中分享来自客户反馈的重要Bug。所谓重要,可以理解为:1.重大品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2.Bug具有普遍意义;3.复现Bug的Test Case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可以分享出来,请其他测试工程师借鉴。特别是一些兼容性问题,在测试时容易忽视掉。4.我们正确的做了事,但是做的不是正确的事;这一类Bug,看似我们的软件本身没有问题,按照规格测试也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不是客户想要的,客户就认为是Bug;分享这类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需求分析能力。基于这点理由,我们会从知识库中挑选出典型的品质案例放入期刊中。

    基于以上理由,创办研发内刊成为知识管理有效执行的推手。当然,这需要有专人负责。但除了期刊的Home Page需要每期制作、以及来自技术支持人员的投稿需要录入知识库中之外(最终当然期望AE也能够进入知识库中直接分享);所有其他的文章,都直接来自于知识库中的员工分享。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期刊制作的人力成本。

   

   

 

这篇关于我的知识管理之路(4)—以期刊推动知识分享和跨部门交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28921

相关文章

SpringBoot中使用 ThreadLocal 进行多线程上下文管理及注意事项小结

《SpringBoot中使用ThreadLocal进行多线程上下文管理及注意事项小结》本文详细介绍了ThreadLocal的原理、使用场景和示例代码,并在SpringBoot中使用ThreadLo... 目录前言技术积累1.什么是 ThreadLocal2. ThreadLocal 的原理2.1 线程隔离2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MySQL8.2.0安装教程分享

《MySQL8.2.0安装教程分享》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系统上安装MySQL数据库软件,包括下载、安装、配置和设置环境变量的步骤... 目录mysql的安装图文1.python访问网址2javascript.点击3.进入Downloads向下滑动4.选择Community Server5.

CentOS系统Maven安装教程分享

《CentOS系统Maven安装教程分享》本文介绍了如何在CentOS系统中安装Maven,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案例,安装Maven需要先安装Java和设置环境变量,Maven可以自动管理项目的... 目录准备工作下载并安装Maven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际应用案例总结Maven是一个流行的项目管理工具

10个Python自动化办公的脚本分享

《10个Python自动化办公的脚本分享》在日常办公中,我们常常会被繁琐、重复的任务占据大量时间,本文为大家分享了10个实用的Python自动化办公案例及源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批量处理 Excel 文件2. 自动发送邮件3. 批量重命名文件4. 数据清洗5. 生成 PPT6. 自动化测试

10个Python Excel自动化脚本分享

《10个PythonExcel自动化脚本分享》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Excel文件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格式,本文将分享10个实用的Excel自动化脚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轻松地掌握这些技能... 目录1. Excel单元格批量填充2. 设置行高与列宽3. 根据条件删除行4. 创建新的Excel工作表5

Linux内存泄露的原因排查和解决方案(内存管理方法)

《Linux内存泄露的原因排查和解决方案(内存管理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运维团队在Linux处理LB服务内存暴涨、内存报警问题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排查原因到制定解决方案,并从中学习了Linux内存管理... 目录一、问题二、排查过程三、解决方案四、内存管理方法1)linux内存寻址2)Linux分页机制3)

Redis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及配置技巧分享

《Redis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及配置技巧分享》本文介绍了Redis内存满时的淘汰机制,包括内存淘汰机制的概念,Redis提供的8种淘汰策略(如noeviction、volatile-lru等)及其适用场... 目录前言一、什么是 Redis 的内存淘汰机制?二、Redis 内存淘汰策略1. pythonnoe

Golang操作DuckDB实战案例分享

《Golang操作DuckDB实战案例分享》DuckDB是一个嵌入式SQL数据库引擎,它与众所周知的SQLite非常相似,但它是为olap风格的工作负载设计的,DuckDB支持各种数据类型和SQL特性... 目录DuckDB的主要优点环境准备初始化表和数据查询单行或多行错误处理和事务完整代码最后总结Duck

高效管理你的Linux系统: Debian操作系统常用命令指南

《高效管理你的Linux系统:Debian操作系统常用命令指南》在Debian操作系统中,了解和掌握常用命令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Debian的常用命令,帮助读者更好地使... Debian是一个流行的linux发行版,它以其稳定性、强大的软件包管理和丰富的社区资源而闻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