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之目录项关联inode索引节点:d_instantiate用法实例(五十四)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内核之目录项关联inode索引节点:d_instantiate用法实例(五十四),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简介: CSDN博客专家,专注Android/Linux系统,分享多mic语音方案、音视频、编解码等技术,与大家一起成长!

优质专栏:Audio工程师进阶系列原创干货持续更新中……】🚀
优质专栏:多媒体系统工程师系列原创干货持续更新中……】🚀
优质视频课程:AAOS车载系统+AOSP14系统攻城狮入门实战课原创干货持续更新中……】🚀

人生格言: 人生从来没有捷径,只有行动才是治疗恐惧和懒惰的唯一良药.

更多原创,欢迎关注:Android系统攻城狮

欢迎关注Android系统攻城狮

🍉🍉🍉文章目录🍉🍉🍉

    • 🌻1.前言
    • 🌻2.Linux内核之d_instantiate介绍
      • 🐓2.1 目录项(dentry)
      • 🐓2.2 d_instantiate的作用
      • 🐓2.3 d_instantiate的工作流程
      • 🐓2.4 实现意义
    • 🌻3.代码实例
      • 🐓3.1 ext4 文件系统驱动实例
      • 🐓3.2 NTFS 文件系统驱动实例
      • 🐓3.3 XFS 文件系统驱动实例

🌻1.前言

本篇目的:Linux内核之目录项关联inode索引节点:d_instantiate用法实例

🌻2.Linux内核之d_instantiate介绍

  • 在Linux内核中,d_instantiate函数是一个关键的文件系统接口,它用于将目录项(dentry)与inode关联起来。这个函数在文件系统的路径查找过程中被调用,对于文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2.1 目录项(dentry)

  • 在介绍d_instantiate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目录项。目录项是Linux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概念,它代表了文件系统树中的一个节点,可以是文件或目录。每个目录项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inode,inode包含了文件的元数据,如文件大小、创建时间、最后修改时间等。

🐓2.2 d_instantiate的作用

  • d_instantiate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目录项(dentry)与一个inode关联起来。当内核在文件系统中查找一个路径时,它首先会找到对应的目录项,然后通过d_instantiate将目录项与inode关联起来。这样,当用户或系统需要访问文件时,内核可以通过目录项快速找到inode,从而进行文件操作。

🐓2.3 d_instantiate的工作流程

  • d_instantiate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 参数准备:函数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目录项(dentry)的指针,另一个是inode的指针。
  2. 关联inoded_instantiate将inode与目录项关联起来。这通常涉及到更新目录项的d_inode字段,使其指向inode。
  3. 更新inode引用计数:由于现在有一个目录项指向inode,d_instantiate会增加inode的引用计数。这确保了在inode被使用时不会意外释放。
  4. 检查dentry状态:如果目录项已经被其他inode关联,d_instantiate会返回错误。这确保了目录项与inode的正确关联。
  • d_instantiate在Linux文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确保了目录项与inode的正确关联,这对于文件系统的正确性和性能至关重要。通过d_instantiate,内核可以快速地通过目录项找到inode,从而减少了文件访问的时间。

  • d_instantiate的实现考虑了性能和稳定性。例如,它通过增加inode的引用计数来防止inode在还被使用的情况下被释放。此外,d_instantiate还确保了目录项与inode的正确关联,这有助于防止文件系统的数据不一致。

  • d_instantiate 函数是 Linux 内核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将一个新创建的 dentry(目录项)与一个 inode(索引节点)相关联。在文件系统中,dentry 用于表示文件或目录的路径名组件,而 inode 则包含了文件或目录的元数据信息。

作用: 将一个新创建的 dentry 与一个 inode 相关联,以建立文件系统中路径名组件与文件或目录之间的映射关系。
函数用法:

Copy code
void d_instantiate(struct dentry *dentry, struct inode *inode);参数说明:
dentry:要与 inode 相关联的目录项。
inode:要与目录项相关联的索引节点。

🐓2.4 实现意义

  • 在文件系统中,当用户空间发起对某个路径名的访问时,内核需要根据路径名来定位相应的文件或目录。这个过程中,内核会通过 dentry 缓存来加速路径名解析的速度。
  • 当文件或目录被访问时,内核会查找 dentry 缓存,如果找到了相应的 dentry,则可以直接访问相应的 inode,而无需进行磁盘访问。
  • 因此,d_instantiate 函数的作用就是将新创建的 dentry 缓存与相应的 inode 关联起来,以便后续的路径名解析和文件访问。

🌻3.代码实例

🐓3.1 ext4 文件系统驱动实例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namei.h>
#include <linux/ext4_fs.h>static int __init ext4_example_init(void)
{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dentry *dentry;struct super_block *sb;const char *path = "/mnt/mydir/myfile.txt"; // 用于测试的文件路径// 获取指定路径的超级块sb = kern_mount(get_fs_type("ext4"), MS_NOUSER, path, NULL);if (IS_ERR(sb)) {pr_err("Failed to mount ext4 filesystem\n");return PTR_ERR(sb);}// 通过路径名创建一个新的 inode 对象inode = ext4_iget(sb, /* inode number */, /* mode */);if (IS_ERR(inode)) {pr_err("Failed to get inode\n");goto out_sb;}// 创建一个新的 dentry 对象dentry = d_alloc_name(NULL, "myfile.txt");if (!dentry) {pr_err("Failed to create dentry\n");iput(inode);goto out_sb;}// 将 dentry 与 inode 关联起来d_instantiate(dentry, inode);pr_info("ext4 example initialized\n");return 0;out_sb:// 卸载文件系统kern_unmount(sb);return -ENOMEM;
}static void __exit ext4_example_exit(void)
{pr_info("ext4 example exited\n");
}module_init(ext4_example_init);
module_exit(ext4_example_exit);MODULE_LICENSE("GPL");

🐓3.2 NTFS 文件系统驱动实例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namei.h>
#include <linux/ntfs_fs.h>static int __init ntfs_example_init(void)
{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dentry *dentry;struct super_block *sb;const char *path = "/mnt/mydir/myfile.txt"; // 用于测试的文件路径// 获取指定路径的超级块sb = kern_mount(get_fs_type("ntfs"), MS_NOUSER, path, NULL);if (IS_ERR(sb)) {pr_err("Failed to mount ntfs filesystem\n");return PTR_ERR(sb);}// 通过路径名创建一个新的 inode 对象inode = ntfs_iget(sb, /* inode number */, /* mode */);if (IS_ERR(inode)) {pr_err("Failed to get inode\n");goto out_sb;}// 创建一个新的 dentry 对象dentry = d_alloc_name(NULL, "myfile.txt");if (!dentry) {pr_err("Failed to create dentry\n");iput(inode);goto out_sb;}// 将 dentry 与 inode 关联起来d_instantiate(dentry, inode);pr_info("ntfs example initialized\n");return 0;out_sb:// 卸载文件系统kern_unmount(sb);return -ENOMEM;
}static void __exit ntfs_example_exit(void)
{pr_info("ntfs example exited\n");
}module_init(ntfs_example_init);
module_exit(ntfs_example_exit);MODULE_LICENSE("GPL");

🐓3.3 XFS 文件系统驱动实例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namei.h>
#include <linux/xfs_fs.h>static int __init xfs_example_init(void)
{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dentry *dentry;struct super_block *sb;const char *path = "/mnt/mydir/myfile.txt"; // 用于测试的文件路径// 获取指定路径的超级块sb = kern_mount(get_fs_type("xfs"), MS_NOUSER, path, NULL);if (IS_ERR(sb)) {pr_err("Failed to mount xfs filesystem\n");return PTR_ERR(sb);}// 通过路径名创建一个新的 inode 对象inode = xfs_iget(sb, /* inode number */, /* mode */);if (IS_ERR(inode)) {pr_err("Failed to get inode\n");goto out_sb;}// 创建一个新的 dentry 对象dentry = d_alloc_name(NULL, "myfile.txt");if (!dentry) {pr_err("Failed to create dentry\n");iput(inode);goto out_sb;}// 将 dentry 与 inode 关联起来d_instantiate(dentry, inode);pr_info("xfs example initialized\n");return 0;out_sb:// 卸载文件系统kern_unmount(sb);return -ENOMEM;
}static void __exit xfs_example_exit(void)
{pr_info("xfs example exited\n");
}module_init(xfs_example_init);
module_exit(xfs_example_exit);MODULE_LICENSE("GPL");

这篇关于Linux内核之目录项关联inode索引节点:d_instantiate用法实例(五十四)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19716

相关文章

Python itertools中accumulate函数用法及使用运用详细讲解

《Pythonitertools中accumulate函数用法及使用运用详细讲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的itertools库中的accumulate函数,该函数可以计算累积和或通过指定函数... 目录1.1前言:1.2定义:1.3衍生用法:1.3Leetcode的实际运用:总结 1.1前言:本文将详

MyBatis-Flex BaseMapper的接口基本用法小结

《MyBatis-FlexBaseMapper的接口基本用法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MyBatis-FlexBaseMapper的接口基本用法小结,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 目录MyBATis-Flex简单介绍特性基础方法INSERT① insert② insertSelec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进程地址空间以及Linux内核进程调度队列的相关知识,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参数,命令行参数用于传递给程序的参数,... 目录一、初步认识环境变量1.1常见的环境变量1.2环境变量的基本概念二、命令行参数2.1通过命令编程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C/C++程序的编译过程,包括预编译、编译、汇编和链接四个阶段,并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作用和具体操作,同时,还介绍了调试和发布版本的概念... 目录一、预编译指令1.1预处理功能1.2指令1.3问题扩展二、编译(生成汇编)三、汇编(生成二进制机器语

MYSQL关联关系查询方式

《MYSQL关联关系查询方式》文章详细介绍了MySQL中如何使用内连接和左外连接进行表的关联查询,并展示了如何选择列和使用别名,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查询优化的建议,并鼓励读者参考和支持脚本之家... 目录mysql关联关系查询关联关系查询这个查询做了以下几件事MySQL自关联查询总结MYSQL关联关系查询

深入解析Spring TransactionTemplate 高级用法(示例代码)

《深入解析SpringTransactionTemplate高级用法(示例代码)》TransactionTemplate是Spring框架中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允许开发者以编程方式控制事务,通过... 目录1. TransactionTemplate 的核心概念2. 核心接口和类3. TransactionT

数据库使用之union、union all、各种join的用法区别解析

《数据库使用之union、unionall、各种join的用法区别解析》:本文主要介绍SQL中的Union和UnionAll的区别,包括去重与否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还详细解释了Join关键字,... 目录一、Union 和Union All1、区别:2、注意点:3、具体举例二、Join关键字的区别&php

Java实现Elasticsearch查询当前索引全部数据的完整代码

《Java实现Elasticsearch查询当前索引全部数据的完整代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查询Elasticsearch索引中指定条件下的全部数据,通过设置滚动查询参数(scrol... 目录需求背景通常情况Java 实现查询 Elasticsearch 全部数据写在最后需求背景通常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