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讲讲Java线程池参数?为什么需要核心线程,它的设计目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线程池七大参数
1.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
2.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3.keepAliveTime: 空闲线程的存活时间
4.unit: keepAliveTime的时间单位
5.workQueue: 任务队列
6.threadFactory: 线程工厂
7.handler: 拒绝策略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
这是线程池中始终保持活动的线程数,即使它们是空闲的。线程池初始化时,默认没有线程,线程将按需创建,直到线程数达到核心线程数。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当前线程数达到corePoolSize后,如果继续有任务被提交到线程池,会将任务缓存到工作队列中,待核心线程有空闲时对队列中的任务进行处理。如果队列也已满,则会去创建一个新线程来出来处理。线程池不会无限制的去创建新线程,它会有一个最大线程数量的限制,这个数量即由maximunPoolSize指定。
keepAliveTime: 空闲线程的存活时间
当线程池中线程数量超过核心线程数时,这些多余(非核心)的线程若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任务执行,将会被终止以减少资源消耗。
unit: keepAliveTime的时间单位
指定keepAliveTime参数的时间单位,如TimeUnit.SECONDS (秒)、TimeUnit.MILLISECONDS (毫秒)等。
workQueue: 任务队列
用于保存等待执行的任务的阻塞队列。常见的有LinkedBlockingQueue、SynchronousQueue、ArrayBlockingQueue等。
threadFactory: 线程工厂
用于创建新线程的工厂。可以通过提供一个ThreadFactory对象自定义线程的创建方式,如设置线程名字、优先级等。
handler: 拒绝策略
当线程池和工作队列都满了时,新提交的任务的处理策略。
常见的拒绝策略包括: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抛出异常)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忽略新任务)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丢弃队列最前面的任务)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在调用者的线程中运行新任务)。
为什么需要核心线程,它的设计目的?
提供一个稳定的线程环境,确保线程池在任何时候都有基础的线程可用来执行任务,不必频繁地创建和销毁线程。
1.提高响应速度:通过保持核心线程始终运行,任务可以立即得到执行,无需等待新线程的创建。
2.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频繁的线程创建和销毁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增加系统的负担和复杂度。
3.更好的资源管理:核心线程数提供了一种配置机制,使得系统管理员或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硬件和应用需求调整线程池的基本规模。
这篇关于讲讲Java线程池参数?为什么需要核心线程,它的设计目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