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乱弹篇(27)回乡祭扫感慨多》,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人老了,真的就要记住“好汉不提当年勇,梅花不提前世绣”这话。
忆往昔,中青年时代的笔者精力旺盛,也曾只身一人闯荡江湖,把自己的足迹印到过大半个中国土地上,可如今岁近耄耋残年,清明节想回一趟家乡自贡替父母祭扫,尽管全程仅约228.5公里/2小时47分钟,可得不到女儿同意搭她的顺风车就不能成行。
因疫情,四年都未回乡祭祖了,今年清明前笔者放出狠话:“今年清明,老子就坐102公交车到都江堰长途客车站回家乡,爬也要爬到父母坟前祭拜,了却心愿,哪怕累死或摔死在父母坟前,也值得!”
女儿满足了笔者的请求,自驾车带我回渴别整四年的家乡,全家三代四口人齐动手,替两老清除了坟上杂草,在墓碑前焚香叩拜。
说来也真是奇怪!遥想四年前爬那并不陡也不长的山坡,笔者拄着手杖也蜗牛般步态蹒珊,气喘如牛,走几步就累得停下来稍息一阵儿;待到走拢父母坟旁,立即倒地坐下,大口大口地喘粗气...... 可今年,居然不喘,步履虽慢却一口气不竭地便登上山顶父母坟前。啊,苍天有眼,地下有灵,善恶终有报应的!
时隔四年了,重新躺在老家我的那张床上。啊,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亲切呀!但不知何故,我的衣橱、写字台抽屉里已是空无一物,连一点儿纪念物都没有了。这是在我毫不知情的时候不翼而飞的,心中便突地明白了......
幸好书橱里的书还未完全消失—— 但笔者曾熟读过的《随园诗话》《文心雕龙》《饮水词笺 (石刻版)》等珍藏本却找不着了。反正老眼昏花,找着了也不可能再捧读,何况人都活不了几天,也就不追究,让它们随风而逝!
不过在无意间,笔者却有幸找到“失踪 ”多年的几幅名人字画,其中40年前李半黎先生当面书赠我的那幅书法竖条幅《克己宽人》,还有苏园先生当面书赠我的那幅书法竖条幅《素楮挥毫书细字, 青灯展卷读唐诗 》。此刻睹字思人,已然物是人非。禁不住就往事浮上心头,真可谓感慨万千却又无以言表。
图:李半黎赠笔者(树身)书法墨宝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全国报刊全部停止编辑、印发、出版,只剩下“一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至到1978年粉碎“ 四人帮”之后,各省市报刊才得以陆续复刊。
1984甲子年,无官一身轻的半黎老先生到访复刊不久的自贡日报社,当时笔者是参加《 自贡日报 》复刊者之一,所以有幸会见了半黎老先生,并获得他书赠的墨宝《克己宽人》。
李半黎先生简介
时任四川书法家原协会主席的李半黎,原名李周裕,男,汉族,河北高阳人,1913年11月生。1938年秋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起先后在《抗战日报》《亚绥日报》《晋绥大众报》、重庆《新华日报》任记者 、编辑;1951年任《川东报》总编辑;1952年任《 四川农民报 》总编辑;1960年后历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
百度图片:李半黎
李半黎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华书院特聘名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联常委,兰亭书会名誉会员。
据度娘介绍,李半黎先生自幼喜爱书法,初从颜真卿入手,后取法怀素、何绍基诸家之长,入古而不泥,致力出新而力戒狂怪,书风偏于豪放而不失婉约。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并为中国博物馆、中国艺术博物馆、黄帝陵陈列馆、炎帝陵纪念馆、司马迁纪念馆等处收藏,在《书法》杂志等发表,被多处风景名胜区及碑林勒石。
李半黎先生2004年逝世,享年91岁。善者,长寿也!
苏园先生简介
图:苏园赠笔者(树身)书法墨宝
苏园1923年生于成都,九三学社成员,号乃大,自谓耕石馆 、双清书屋主人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评审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苏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其书法作品自由奔放,苍劲雄浑;篆刻用刀爽利。他的书法金石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发表。其弟子刘雅楼、陈沫吾、王德育、严忠佩、孙适舟、袁碧秀、晋光荣、万成、陈放等,都是蜀中书画篆刻艺术届的实力派中坚力量。
百度图片:苏园
2021年2月20日,苏园先生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98岁。善者,长寿也!
笔者还找到北京、昆明书画名家的赠品,于近日一同拍发照片给书画界友人,获嘱:“千万珍藏,不可遗失。”笔者心中嘁然道:“一身病痛,来日无多......我能带到阎王爷那儿珍藏吗?不卖,决意传给我的独生爱女存念吧。”
这篇关于《乱弹篇(27)回乡祭扫感慨多》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