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e进阶Day05

2024-04-14 21:28
文章标签 进阶 hive day05

本文主要是介绍Hive进阶Day05,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HDFS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

1-1 HDFS的存储机制

按块(block)存储

hdfs在对文件数据进行存储时,默认是按照128M(包含)大小进行文件数据拆分,将不同拆分的块数据存储在不同datanode服务器上

拆分后的块数据会被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副本机制

为了保证hdfs的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的丢失,hdfs对每个块数据进行备份,默认情况下块数据会存储3份,叫做3副本

副本块是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默认存储策略由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类支持。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提到最经典的3副本策略。

1st replica 如果写请求方所在机器是其中一个datanode,则直接存放在本地,否则随机在集群中选择一个datanode.

2nd replica 第二个副本存放于不同第一个副本的所在的机架

3rd replica 第三个副本存放于第二个副本所在的机架,但是属于不同的服务器节点

1-2 HDFS写入数据流程

1、client发起文件上传请求,通过RPC与NameNode建立通讯,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2、client请求第一个 block该传输到哪些DataNode服务器上;

3、NameNode根据配置文件中指定的备份数量及副本放置策略进行文件分配,返回可用的DataNode的地址,如:A,B,C;

4、 client请求3台DataNode中的一台A上传数据(本质上是一个RPC调用,建立pipeline),A收到请求会继续调用B,然后B调用C,将整个pipeline建立完成,后逐级返回client;

5、 client开始往A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以packet为单位(默认64K),A收到一个packet就会传给B,B传给C;A每传一个packet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

6、 数据被分割成一个个packet数据包在pipeline上依次传输,在pipeline反方向上,逐个发送ack(命令正确应答),最终由pipeline中第一个DataNode节点A将pipeline ack发送给client;

7、 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client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到服务器。

1-3 HDFS数据读取流程

1、 Client向NameNode发起RPC请求,来确定请求文件block所在的位置;

2、 NameNode会视情况返回文件的部分或者全部block列表,对于每个block,NameNode都会返回含有该block副本的DataNode地址;

3、 这些返回的DN地址,会按照集群拓扑结构得出DataNode与客户端的距离,然后进行排序,排序两个规则:网络拓扑结构中距离Client近的排靠前;心跳机制中超时汇报的DN状态为STALE,这样的排靠后;

4、 Client选取排序靠前的DataNode来读取block,如果客户端本身就是DataNode,那么将从本地直接获取数据;

5、 底层上本质是建立FSDatainPutStream,重复的调用父类DataInputStream的read方法,直到这个块上的数据读取完毕;一旦到达块的末尾,FSDatainPutStream关闭连接并继续定位下一个块的下一个 DataNode;

6、 当读完列表的block后,若文件读取还没有结束,客户端会继续向NameNode获取下一批的block列表;一旦客户端完成读取,它就会调用 close() 方法。

7、 读取完一个block都会进行checksum验证,如果读取DataNode时出现错误,客户端会通知NameNode,然后再从下一个拥有该block副本的DataNode继续读。

8、 NameNode只是返回Client请求包含块的DataNode地址,并不是返回请求块的数据;

9、 最终读取来所有的block会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最终文件。

1-4 checkpoint机制

checkpont机制是secondname和namenode之间的数据操作

该机制决定了secondname什么时候进行元数据的持久化保存

条件一 距离上一次保存时间过去了1个小时

条件二 文件的事务操作(文件写入,文件修改,文件删除)达到了100万次

两个条件任意一个满足就执行checkpoint

fsimage文件其实是Hadoop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Hadoop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dnode的序列化信息;fsimage包含Hadoop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dnode的序列化信息;对于文件来说,包含的信息有修改时间、访问时间、块大小和组成一个文件块信息等;而对于目录来说,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修改时间、访问控制权限等信息。

edits文件存放的是Hadoop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以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hdfs oiv -p XML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 -o  fsimage.xml
hdfs oev -p XML -i edits_0000000000000000012-0000000000000000013 -o edits.xml

checkpoint的触发流程

1-NameNode管理着元数据信息,其中有两类持久化元数据文件:edits操作日志文件和fsimage元数据镜像文件。新的操作日志不会立即与fsimage进行合并,也不会刷到NameNode的内存中,而是会先写到edits中(因为合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操作成功之后更新至内存。

2-有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和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 两个配置,只要达到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secondarynamenode就会执行checkpoint的操作。

3-当触发checkpoint操作时,NameNode会生成一个新的edits即上图中的edits.new文件,同时SecondaryNameNode会将edits文件和fsimage复制到本地(HTTP GET方式)。

4-secondarynamenode将下载下来的fsimage载入到内存,然后一条一条地执行edits文件中的各项更新操作,使得内存中的fsimage保存最新,这个过程就是edits和fsimage文件合并,生成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即上图中的Fsimage.ckpt文件。

5-secondarynamenode将新生成的Fsimage.ckpt文件复制到NameNode节点。

6-在NameNode节点的edits.new文件和Fsimage.ckpt文件会替换掉原来的edits文件和fsimage文件,至此刚好是一个轮回,即在NameNode中又是edits和fsimage文件。

7-等待下一次checkpoint触发SecondaryNameNode进行工作,一直这样循环操作。

checkpoint不能完全保证元数据不丢失,如果真出现服务器宕机,会丢失最新的操作数据

1-5 安全机制

安全模式是HDFS所处的一种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文件系统只接受读数据请求,而不接受删除、修改等变更请求,是一种保护机制,用于保证集群中的数据块的安全性。

如果HDFS处于安全模式下,不允许HDFS客户端进行任何修改文件的操作,包括上传文件,删除文件,重命名,创建文件夹,修改副本数等操作。

在hdfs启动后默认是在安全模式,该模式会检查各个块信息,只有确认块数据完整后会退出安全模式

退出安全模式的条件

1-每个数据块最小副本数量,默认为1. 在上传文件时,达到最小副本数,就认为上传是成功的。

2-达到最小副本数的数据块的百分比。默认为0.999f。

3-离开安全模式的最小可用datanode数量要求,默认为0,也就是即使所有datanode都不可用,仍然可以离开安全模式

4-集群可用block比例,可用datanode都达到要求之后,如果在extension配置的时间段之后依然能满足要求,此时集群才离开安全模式。单位为毫秒,默认为30000.也就是当满足条件并且能够维持30秒之后,离开安全模式

因为虚拟机的非正常关机,造成块的数据丢失,就进入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的指令操作

# 离开安全模式,但是如果块数丢失较多无法离开使用前置离开
hdfs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 强制退出
hdfs dfsadmin -safemode forceExit 

这篇关于Hive进阶Day05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04060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

《SpringBoot+MyBatisPlus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Boot+MyBatisPlus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深入剖析分页查询、批量操作、动... 目录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1. MyBatis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MySQL进阶之路索引失效的11种情况详析

《MySQL进阶之路索引失效的11种情况详析》:本文主要介绍MySQL查询优化中的11种常见情况,包括索引的使用和优化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开发者可以显著提升查询性能,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前言图示1. 使用不等式操作符(!=, <, >)2. 使用 OR 连接多个条件3. 对索引字段进行计算操作4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的相关资料,reduce是JavaScri... 目录1. 什么是reduce2. reduce语法2.1 语法2.2 参数说明3. reduce执行过程

java如何通过Kerberos认证方式连接hive

《java如何通过Kerberos认证方式连接hive》该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数据源管理功能中适配不同数据源(如MySQL、PostgreSQL和Hive),特别是如何在SpringBoot3框架下通过... 目录Java实现Kerberos认证主要方法依赖示例续期连接hive遇到的问题分析解决方式扩展思考总

Python进阶之Excel基本操作介绍

《Python进阶之Excel基本操作介绍》在现实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与数据打交道,Excel作为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一些Python中Excel的基本操作,希望... 目录概述写入使用 xlwt使用 XlsxWriter读取修改概述在现实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与数据打交

Spring Security 从入门到进阶系列教程

Spring Security 入门系列 《保护 Web 应用的安全》 《Spring-Security-入门(一):登录与退出》 《Spring-Security-入门(二):基于数据库验证》 《Spring-Security-入门(三):密码加密》 《Spring-Security-入门(四):自定义-Filter》 《Spring-Security-入门(五):在 Sprin

Java进阶13讲__第12讲_1/2

多线程、线程池 1.  线程概念 1.1  什么是线程 1.2  线程的好处 2.   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 注意事项 2.1  继承Thread类 2.1.1 认识  2.1.2  编码实现  package cn.hdc.oop10.Thread;import org.slf4j.Logger;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

🌈个人主页:努力学编程’ ⛅个人推荐: c语言从初阶到进阶 JavaEE详解 数据结构 ⚡学好数据结构,刷题刻不容缓:点击一起刷题 🌙心灵鸡汤: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数据库约束 🔭🔭🔭约束类型 not null: 指示某列不能存储 NULL 值unique: 保证某列的每行必须有唯一的值default: 规定没有给列赋值时的默认值.primary key:

【Linux 从基础到进阶】Ansible自动化运维工具使用

Ansible自动化运维工具使用 Ansible 是一款开源的自动化运维工具,采用无代理架构(agentless),基于 SSH 连接进行管理,具有简单易用、灵活强大、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它广泛用于服务器管理、应用部署、配置管理等任务。本文将介绍 Ansible 的安装、基本使用方法及一些实际运维场景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运维人员快速上手并熟练运用 Ansible。 1. Ansible的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