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2024-04-12 05:20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单位的换算
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通信单位中 K=千 , M = 百万
计算机单位中 K=2^10 , M= 2^20
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 ^ 为次方; /为除 ; *为乘 ; (X/X)为单位

二、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

三、计算系统速度
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
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
总线周期数/指令)
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
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
FSB带宽=FSB频率
FSB位宽/8

四、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
P=ICPIT
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

五、指令码长
定长编码: 码长>=log2
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
平均码长=每个码长
频度

六、流水线计算
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

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

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

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

流水线的总时间=(指令总数+2)*周期值

七、存储器计算
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 单位ns=10-9秒
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
(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
(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
内存片数:(W/w)
(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
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
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 – 第一地址)+1
{例: [(CFFFFH-90000H)+1] / [(16K*1024)*8bit]}
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

八、Cache计算
平均访存时间:Cache命中率 * Cache访问周期时间 + Cache失效率 * 主存访问周期时间
[例: (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
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
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
字块大小)log2 (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
[例: 128
4096 = 219(27
212)
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 / cache容量块数)log2
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

九、磁带相关性能公式
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
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
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
读N条记录所需时间:T=S(启停时间)+R+D
R(有效时间)=(N
字节数/记录)/传输速度
D(间隔时间)=块间隔总长/带速=[(N/块化因子)
(块间间隔)]/带速
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
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
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 / (每块长度+每块容量)
磁带容量=每块容量
块数

十、磁盘常见技术指标计算公式
双面盘片要2 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 N2-2
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
[例: (250
3.1410106400) /8/1024/1024 = 59.89MB]
总磁道数=记录面数
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 /2
[例:8面8(30-10) /210=6400]
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
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
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
[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 =78537.5 位/道]
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
扇区容量总磁道数
[例: (16
5126400) /1024/1024=50MB]
or
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
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
位密度盘片转速
[例: [2
3.14*(100/2)]2507200/60/8=1178Kb/s]
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
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
[例:(3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 KB/s]
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
[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 KB/s]
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 KB/s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
处理时间=等待时间+记录处理时间
(记录处理最少等待时间=0,最长等待时间=磁盘旋转周期 N ms/周[-1:记录道数 )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
寻道时间=移动道数每经过一磁道所需时间
等待时间=移动扇区数
每转过一扇区所需时间
读取时间=目标的块数*读一块数据的时间
数据读出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读取时间
减少等待时间调整读取顺序能加快数据读取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
(自由选择顺逆时钟时,最长等待时间为半圈,最短为无须旋转.
平均等待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2
平均寻道时间=(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短时间)/2
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长外径+圆心)/2

十一、操作系统
虚存地址转换
(((基号)+ 段号) +页号) * 2n(注:这里是指2的N次方) +页内偏移

十二、网络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 最高链路利用率
a : 帧计数长度
a 可以是 传播延迟/发一帧时间
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
数据速率
传播延迟/帧长
l 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
W: 窗口大小
l 滑动窗口协议 E=W/(2a+1)
P:帧出错概率
l 停等ARQ协议 E=(1-P)/(2a+1)
l 选择重发ARQ协议
若W>2a+1 则E=1-P
若W<=2a+1 则E=W(1-P)/(2a+1)
l 后退N帧ARQ协议
若W>2a+1 则E=(1-P)/(1-P+NP)
若W<=2a+1则E=W(1-P)/(2a+1)(1-P+NP)

十三、CSMA/CD 常用计算公式
网络传播延迟=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
冲突窗口=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宽带为四倍)
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
例: Lmin= 2 * (1Gb/s * 1 / 200 000) =10 000bit =1250字节

十四、性能分析
吞吐率T(单位时间内实际传送的位数)
T=帧长/(网络段长/传播速度+帧长/网络数据速率)

网络利用率E
E =吞吐率 / 网络数据速率

十五、以太网冲突时槽
T=2(电波传播时间+4个中继器的延时)+发送端的工作站延时+接收站延时
即T= 2* (S/0.7C) + 2*4Tr+2Tphy
T= 2S/0.7C+2Tphy+8Tr
S= 网络跨距
0.7C=电波在铜缆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
Tphy=发送站物理层时延
Tr= 中继器延时

十六、快速以太网跨距
S = 0.35C (Lmin /R – 2 Tphy -8Tr)

十七、令牌环网
l 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率 * (网段长度/传播速度)
例: 4Mb/s*(600米/200米/us)us = 12比特时延 (1us=10-6秒)
存在环上的位数 = 传播延迟(5us/km) * 发送介质长度 * 数据速率 + 中继器延迟

十八、路由选择
l 包的发送 = 天数 * 24小时(86400秒) * 每秒包的速率 = *** == 2 *

十九、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重点)
可分配的网络数 = 2^网络号位数
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 = 2^主机号位数-2 例: 10位主机号 = 2^10 -2 =1022
IP 和网络号位数 取子网掩码
例: IP : 176.68.160.12 网络位数: 22
子网: ip->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
前22位1,后为0 = 255.255.252.0

二十、Vlsm复杂子网计算
Ip/子网编码
1.取网络号. 求同一网络上的ip
例 : 112.10.200.0/21 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
(ip) /(子网)
2.路由汇聚
例 : 122.21.136.0/24 和 122.21.143.0/24 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
10001000 10001111

二十一、系统可靠性
串联: R = R1R2…RX
并联: R = 1 - (1-R1)(1-R2)…(1-RX)

二十二、pcm编码
取样: 最高频率*2
量化: 位数=log2^级数
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

二十三、海明码信息位
k=冗余码
n=信息位
2^k-1 >= n+k

二十四、数据通信基础
信道带宽
模拟信道 W= 最高频率 f2 –最低频率 f1

数字信道 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

有噪声
香农理论 C(极限数据速率b/s) = W(带宽)log2(1+S/N(信噪比))
信噪比 dB(分贝) = 10
log10 S/N S/N= 10^(dB / 10)

无噪声
码元速率 B = 1 / T秒(码元宽度)
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 B = 2*W(带宽)
一个码元的信息量 n = log2 N (码元的种类数)
码元种类
数据速率 R (b/s) = 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 * 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 = 2W * log2 N

二十五、交换方式传输时间
链路延迟时间 = 链路数 * 每链路延迟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 = 数据总长度 / 数据传输率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中间结点数 * 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电路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迟时间 + 数据传输时间
报文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报文传送时间) * 报文数
分组交换
数据报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
虚电路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
信元交换传输时间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信元数

二十六、差错控制
CRC计算
l 信息位( K )转生成多项式 = K-1 à K(x)
例: K = 1011001 = 7 位 – 1 = 从6开始
= 1x^6 + 0x^5 +1x^4 + 1x^3 + 0x^2 +0x^1 + 1x^0
= x6+x4+x3+1
l 冗余位( R )转生成多项式 = 和上面一样
l 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 = 和上面一样.互转.
例: G(x) = x3+x+1 = 1
x^3 + 0x^2 + 1x^1 +1*x^0 = 1011
l 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 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
l 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
l 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

二十七、网络评价
网络时延= 本地操作完成时间和网络操作完成时间之差
吞吐率计算
吞吐率= (报文长度*(1-误码率)) / ((报文长度/线速度) + 报文间空闲时间
吞吐率估算
吞吐率 = 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 * (1 – 报文重传概率) * 线速度
吞吐率 = 数据块数 / (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处理 / 存取及传送时间 * 数据块数)
数据块处理/存取及传送时间 = (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数
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
有效利用率= 实际吞吐率 / 理论吞吐率
例: = (7Mb/s * 1024 *1024 *8) / (100Mb/s *1000 *1000 )= 0.587

二十八、组网技术
(adsl)计算文件传输时间
T = (文件大小/换算成bit) / (上行或下行的速度 Kb) /以mb速度/
如24M 512kb/s T= (24
102410248) / (512*1000)=393秒

—END

关注 工 仲 好:IT运维大本营,获取60个G的《网工系统大礼包》

来源:公众号【网络技术干货圈】

作者:圈圈

ID:wljsghq

这篇关于【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96209

相关文章

Python正则表达式语法及re模块中的常用函数详解

《Python正则表达式语法及re模块中的常用函数详解》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Python正则表达式语法及re模块中常用函数的相关资料,正则表达式是一种强大的字符串处理工具,可以用于匹配、切分、... 目录概念、作用和步骤语法re模块中的常用函数总结 概念、作用和步骤概念: 本身也是一个字符串,其中

usb接口驱动异常问题常用解决方案

《usb接口驱动异常问题常用解决方案》当遇到USB接口驱动异常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其中主要就包括重装USB控制器、禁用USB选择性暂停设置、更新或安装新的主板驱动等... usb接口驱动异常怎么办,USB接口驱动异常是常见问题,通常由驱动损坏、系统更新冲突、硬件故障或电源管理设置导致。以下是常用解决

springboot项目中常用的工具类和api详解

《springboot项目中常用的工具类和api详解》在SpringBoot项目中,开发者通常会依赖一些工具类和API来简化开发、提高效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具类及其典型应用场景,涵盖Spring原生... 目录1. Spring Framework 自带工具类(1) StringUtils(2) Coll

Java String字符串的常用使用方法

《JavaString字符串的常用使用方法》String是JDK提供的一个类,是引用类型,并不是基本的数据类型,String用于字符串操作,在之前学习c语言的时候,对于一些字符串,会初始化字符数组表... 目录一、什么是String二、如何定义一个String1. 用双引号定义2. 通过构造函数定义三、St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揭秘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

《揭秘Python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Socket不仅能做聊天室,还能干一大堆硬核操作,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看Python网络编程的7种超实用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1.端口扫描器:探测开放端口2.简易 HTTP 服务器:10 秒搭个网页3.局域网游戏:多人联机对战4.

SpringBoot使用OkHttp完成高效网络请求详解

《SpringBoot使用OkHttp完成高效网络请求详解》OkHttp是一个高效的HTTP客户端,支持同步和异步请求,且具备自动处理cookie、缓存和连接池等高级功能,下面我们来看看SpringB... 目录一、OkHttp 简介二、在 Spring Boot 中集成 OkHttp三、封装 OkHttp

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

《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本文主要介绍了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Ollama提供了多种环境变量供配置,如调试模式、模型目录等,下面就来介绍一... 目录在 linux 上设置环境变量配置 OllamPOgxSRJfa手动安装安装特定版本查看日志在

Linux系统之主机网络配置方式

《Linux系统之主机网络配置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系统之主机网络配置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查看主机的网络参数1、查看主机名2、查看IP地址3、查看网关4、查看DNS二、配置网卡1、修改网卡配置文件2、nmcli工具【通用

Java常用注解扩展对比举例详解

《Java常用注解扩展对比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常用注解扩展对比的相关资料,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示例,并总结了最佳实践建议,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注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Controller 与 @RestController 对比二、使用 @Data 与 不使用 @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