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排序解读

2024-04-06 21:20
文章标签 排序 解读 鸡尾酒

本文主要是介绍鸡尾酒排序解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数据处理的海洋中,排序算法无疑是引领我们探索数据规律的灯塔。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种有趣且独特的排序算法——鸡尾酒排序。鸡尾酒排序,也被称为定向冒泡排序、双冒泡排序或搅拌排序,是冒泡排序的一种变体,它通过改变冒泡排序的单向性,实现了更为高效的排序过程。

一 冒泡排序的优化

让我们回顾一下刚才上一章冒泡排序描述的排序细节,如果[5,8,6,3,9,2,1,7]这个列表为例,当排序算法分别执行到第6、第7轮时,数列状态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过六轮排序时,整个列表已经时有序了,而冒泡排序不会感知排序的状态,会继续进行第七次排序。如果列表为[2, 1, 3, 4, 5, 6, 7, 8]呢,其实只是经过一次排序就能得出结构,但是还是会进行6次排序,所以冒泡排序算法的效率并不高。

优化:加标志位

我们知道冒泡排序有可能在提前就知道了排序的结果,那能不能加一个标志位来记录,排序好了就提前退出呢

外层循环加标志位

def optimized_bubble_sort(arr):sorted_num = 0n = len(arr)for i in range(n - 1):# 标志位,记录本轮是否有交换发生swapped = Falsefor j in range(0, n - i - 1):#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if arr[j] > arr[j + 1]: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发生了交换,将标志位设为Trueswapped = True# 如果本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序列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终止# 统计排序次数sorted_num += 1if not swapped:break           print("排序次数:", sorted_num)return arr# 示例
arr = [2, 1, 3, 4, 5, 6, 7, 8]
sorted_arr = optimized_bubble_sort(arr)
print("Sorted array is:", sorted_arr)

其实上面只是优化是通过减少排序的次数,也就是减少最外层循环的次数来优化排序算法,那能不能继续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来看一个列表[3, 4, 2, 1, 5, 6, 7, 8]的冒泡排序

第一轮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面的5, 6, 7, 8是有序,在第一次排序时内层循环4和1交换位置之后其实已经完成了,但是冒泡排序还是会继续将4和后面的5,6,7,8进行比较,同样内层循环也能加标志位来优化来减少内层循环的执行次数。

内层循环加标志位

def optimized_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 - 1):# 标志位,记录本轮内层循环是否有交换发生  swapped = Falsefor j in range(0, n - i - 1):#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  if arr[j] > arr[j + 1]: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发生了交换,将标志位设为True  swapped = True# 如果内层循环中没有发生交换,说明该部分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终止本轮外层循环  if not swapped:breakreturn arr# 示例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orted_arr = optimized_bubble_sort(arr)
print("Sorted array is:", sorted_arr)

如上如的代码,每轮内层循环中已经排好序了就直接跳出循环直接进行下一轮循环。但是这两次优化都不是最优的解,下面的鸡尾酒排序是对冒泡排序更进一步的优化。

二、鸡尾酒排序的原理

鸡尾酒排序的核心思想是在序列中来回进行升序和降序的冒泡排序。这种排序方式就像是调制一杯鸡尾酒,来回搅拌,直到所有的元素都按照预定的顺序排列好。

具体来说,鸡尾酒排序的步骤如下:

  1. 首先,从左到右进行一轮升序的冒泡排序,使得较大的元素逐渐向右移动。
  2. 然后,从右到左进行一轮降序的冒泡排序,使得较小的元素逐渐向左移动。
  3.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序列中的元素会逐渐变得有序。每一轮排序后,未排序的部分会逐渐缩小,直到整个序列完全有序。

三、鸡尾酒排序的实现

鸡尾酒排序的实现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边界的处理。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编写的鸡尾酒排序算法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f cocktail_sort(arr):  n = len(arr)  swapped = True  start = 0  end = n - 1  while (swapped == True):  swapped = False  for i in range(start, end):  if arr[i] > arr[i + 1]:  arr[i], arr[i + 1] = arr[i + 1], arr[i]  swapped = True  if swapped == False:  break  swapped = False  end = end - 1  for i in range(end - 1, start - 1, -1):  if arr[i] > arr[i + 1]:  arr[i], arr[i + 1] = arr[i + 1], arr[i]  swapped = True  start = start + 1  return arr

在这个实现中,我们使用了两个指针startend来标记当前排序的边界。通过不断缩小边界并交替进行升序和降序的冒泡排序,最终实现了整个序列的有序化。

四、鸡尾酒排序的效率与应用

鸡尾酒排序通过改变冒泡排序的单向性,提高了排序的效率。虽然其时间复杂度仍然是O(n^2),但在某些情况下,鸡尾酒排序的性能优于冒泡排序。特别是在数据已经部分有序或者数据规模适中的情况下,鸡尾酒排序能够更快地完成排序任务。

鸡尾酒排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是最优的排序算法,但其独特的排序方式和简洁的实现代码使得它成为学习排序算法和算法设计思想的一个好例子。通过学习和实践鸡尾酒排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为后续学习和应用更复杂的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五、总结

鸡尾酒排序以其独特的排序方式和简洁的实现代码吸引了众多算法爱好者的关注。通过学习和实践鸡尾酒排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设计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算法设计的巧妙之处和计算机科学的魅力所在。无论是作为学习排序算法的入门之选,还是作为探索算法设计的有趣案例,鸡尾酒排序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这篇关于鸡尾酒排序解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80856

相关文章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本文介绍了Spring中多种排序机制,包括Ordered接口、PriorityOrdered接口、@Order注解和@Priority注解,提供了详细示例... 目录一、Spring 排序的需求场景二、Spring 中的排序机制1、Ordered 接口2、Pri

MySQL中的MVCC底层原理解读

《MySQL中的MVCC底层原理解读》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中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机制,包括版本链、ReadView以及在不同事务隔离级别下MVCC的工作原理,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演示了在可重... 目录简介ReadView版本链演示过程总结简介MVCC(Multi-Version Concurr

关于Gateway路由匹配规则解读

《关于Gateway路由匹配规则解读》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CloudGateway的路由匹配规则,包括基本概念、常用属性、实际应用以及注意事项,路由匹配规则决定了请求如何被转发到目标服务,是Ga... 目录Gateway路由匹配规则一、基本概念二、常用属性三、实际应用四、注意事项总结Gateway路由

解读Redis秒杀优化方案(阻塞队列+基于Stream流的消息队列)

《解读Redis秒杀优化方案(阻塞队列+基于Stream流的消息队列)》该文章介绍了使用Redis的阻塞队列和Stream流的消息队列来优化秒杀系统的方案,通过将秒杀流程拆分为两条流水线,使用Redi... 目录Redis秒杀优化方案(阻塞队列+Stream流的消息队列)什么是消息队列?消费者组的工作方式每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中静态资源的配置和访问方式,包括静态资源的默认前缀、默认地址、目录结构、访... 目录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静态资源配置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文章介绍了大数据小内存排序的三种方法:数据库排序、分治法和位图法,数据库排序简单但速度慢,对设备要求高;分治法高效但实现复杂;位图法可读性差,但存储空间受限... 目录三种方法:方法概要数据库排序(http://www.chinasem.cn对数据库设备要求较高)分治法(常

MySQL中时区参数time_zone解读

《MySQL中时区参数time_zone解读》MySQL时区参数time_zone用于控制系统函数和字段的DEFAULTCURRENT_TIMESTAMP属性,修改时区可能会影响timestamp类型... 目录前言1.时区参数影响2.如何设置3.字段类型选择总结前言mysql 时区参数 time_zon

Python中lambda排序的六种方法

《Python中lambda排序的六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中使用lambda函数进行排序的六种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 目录1.对单个变量进行排序2. 对多个变量进行排序3. 降序排列4. 单独降序1.对单个变量进行排序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MySQL事务、锁和MVCC机制是确保数据库操作原子性、一致性和隔离性的关键,事务必须遵循ACID原则,锁的类型包括表级锁、行级锁和意向锁,MVCC通过非锁定读和... 目录mysql的锁和MVCC机制事务的概念与ACID特性锁的类型及其工作机制锁的粒度与性能影响多版本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解读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解读》Redis通过惰性删除策略和定期删除策略来管理过期键,惰性删除策略在键被访问时检查是否过期并删除,节省CPU开销但可能导致过期键滞留,定期删除策略定期扫描并删除过期键,... 目录1.Redis使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删除过期键,分别是惰性删除策略和定期删除策略1.1惰性删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