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小白蓝桥杯备赛笔记--DAY5(竞赛常用库函数)

2024-03-31 23:12

本文主要是介绍纯小白蓝桥杯备赛笔记--DAY5(竞赛常用库函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大小写转换
      • islower和isupper:检查一个字符是否是小写或者大写。
      • Tolower和toupper函数:
      • ASCII码:
    • 二分查找
      • 二分查找的前提:库函数只能对数组进行二分查找,且数组中的元素是单调的。
      • binary_search函数:
      • lower_bound和upper_bound函数
    • 最值查找
      • Min和max函数:
      • min_element和max_element函数:
    • 排序
      • sort简介:
      • 自定义比较函数:
    • 全排列
      • next_permutation函数
      • prev_permutation()函数:
    • 其他库函数
      • memset()函数:
      • swap()函数:
      • reverse()函数:
      • unique()函数

大小写转换

islower和isupper:检查一个字符是否是小写或者大写。

  • islower:检查小写。
  • isupper:检查大写。
  • 函数的返回值为bool类型。
  • 头文件:或者是<bits/stdc++.h>

Tolower和toupper函数:

  • tolower(char ch)将ch转换为小写字母,大写不转换。
  • toupper同理。

ASCII码:

  • 大写字母的范围:65~90
  • 小写字母的范围:97~122
    大写转小写:
    ch1=ch+32;//不推荐
    ch1=ch-‘A’+‘a’;//减去大写的那一列,从小写的那一列开始
    实现:小写转大写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har coverch(char ch)
{if(islower(ch))ch=toupper(ch);else if(isupper(ch))ch=tolower(ch);return ch;
}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string s;getline(cin,s);for(auto &i:s){i=coverch(i);}cout<<s<<"\n";        
}

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的前提:库函数只能对数组进行二分查找,且数组中的元素是单调的。

  • 一般为单调不减,当然如果是单调不增也可以(需要修改比较函数sort)

binary_search函数:

  • 用法:已排序的序列中查找特定元素。
  • 通过二分查找算法来确定列中是否存在目标元素。
  • 函数返回值是bool类型。
  • 获取找到元素的位置使用lower_bound函数或upper_bound函数。
#include<bits/stdc++.h>
int main()
{using namespace std;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numbers={1,3,5,7,9};int target=5;bool found=binary_search(numbers.begin(),numbers.end(),target);if(found)cout<<target<<" "<<"is found"<<endl;elsecout<<target<<"is not found"<<endl;return 0;} 

lower_bound和upper_bound函数

  • lower_bound(start,end,target)返回地址[start,end)中第一个大于等于x的元素的地址。(注:下标=地址-首地址)
  • upper_bound(start,end,target)返回地址[start,end)中第一个大于 x的元素的地址。(注意是左闭右开的区间)
  • 如果不存在则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在vector中即end()。
  • 实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ector<int> s={5,1,7,3,10,18,9};sort(s.begin(),s.end());for(auto &i:s)cout<<i<<' ';cout<<"\n";//找到数组中第一个大于等于8的元素的地址cout<<(lower_bound(s.begin(),s.end(),8)-s.begin())<<"\n";return 0; 
}
  • 例题:蓝桥1389二分查找数组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data[200];for(int i = 0 ; i < 200 ; i ++)data[i] = 4 * i + 6;int target;cin>>target;cout<<lower_bound(data,data+200,target)-data<<"\n";return 0;
}

注:不是容器(例如:vector和list)对象的不能用begin()函数。修改如下: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data(200);for(int i = 0 ; i < 200 ; i ++)data[i] = 4 * i + 6;int target;cin>>target;cout<<lower_bound(data.begin(),data.end(),target)-data.begin()<<"\n";return 0;
}

最值查找

Min和max函数:

  • 时间复杂度为O(1),传入参数为数组(用{})的时候时间复杂度为O(n),n为数组大小。

min_element和max_element函数:

  • min_element(start,end)返回地址[start,end)中的最小的那个值的地址(迭代器),传入参数为两个地址或迭代器。
  • Max_element(start,end)返回地址[start,end)中的最大的那个值的地址(迭代器),传入参数为两个地址或迭代器。
  • 时间复杂度为O(n),n为数组大小
  • 返回值是具体的数字,而不是一个地址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v={5,1,3,9,11};cout<<*min_element(v.begin(),v.end())<<"\n";return 0;
}

注:这段代码中的星号(*)表示解引用,即通过地址(迭代器)得到值。

  • nth_element()函数
    • 格式:nth_element(start,k,end)
    • 用途,找出第k大个元素,则该元素的位置属于正确位置,其他元素的位置虽然是任意的,但是前面的都比它小,后面的都比它大。
    • 返回值为void()
    • 时间复杂度为O(n)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ector<int>v={5,1,7,3,10,18,9};nth_element(v.begin(),v.begin()+3,v.end());//返回值为空,说明这条语句不能输出for(auto &i:v)cout<<i<<"\n";return 0; 
}
  • 例题:497求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两种方法)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ll=long long;//数组记得开long long
const int N=10001;
int a[N];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n;cin>>n;ll sum=0;for(int i=1;i<=n;i++){cin>>a[i];sum+=a[i];        }cout<<*max_element(a+1,a+n+1)<<"\n";//定义的是数组时使用数组名,定义的是容器时使用begin函数 cout<<*min_element(a+1,a+n+1)<<"\n";cout<<fixed<<setprecision(2)<<1.0*sum/n<<"\n";return 0;          
}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n;int s[10001];int maxa=0;int mina=100;double sum=0;double c=0;cin>>n;for(int i=0;i<n;i++){cin>>s[i];maxa=max(maxa,s[i]);mina=min(mina,s[i]);sum+=s[i];} c=sum/double(n);cout<<maxa<<endl;cout<<mina<<endl;printf("%.2lf",c);return 0;
}

注:c++如何保留小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omanip>int main() {double num = 3.14159;std::cout << std::fixed << std::setprecision(2) << num << std::endl;return 0;
}

使用std::fixed和std::setprecision(2)设置输出保留两位小数。

排序

sort简介:

  • sort函数包含在头文件中。
  • 在使用前需要#include或者使用万能头文件。
  • 用途:指定范围内的元素进行排序。
  • sort算法使用的是快速排序(QuickSort)或者类似快速排序的改进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 用法:sort(起始地址,结束地址的下一位,*比较函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a[100];int n;cin>>n;for(int i=1;i<=n;i++)cin>>a[i];//对数组进行排序sort(a+1,a+n+1);//输出for(int i=1;i<=n;i++)cout<<a[i]<<' ';return 0; }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a={5,1,3,9,11};//对数组进行排序sort(a.begin(),a.end());//输出for(auto i:a)cout<<i<<' ';return 0; } 

自定义比较函数:

  • 在sort函数末尾传入第三个表达式,这个表达式可以是函数也可以是lambda表达式。
    • 函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cmp(const int &u,const int &v)
{return u>v;
}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a={5,1,3,9,11};//对数组进行排序sort(a.begin(),a.end(),cmp);//输出for(int i=0;i<a.size();i++)cout<<a[i]<<' ';return 0; } 

lambda表达式:(匿名函数,一般用在只在程序中用一下,其他地方用不到的情况)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a={5,1,3,9,11};//对数组进行排序sort(a.begin(),a.end(),[](const int &u,const int &v)//方括号内也可以放&表示引用 {return u>v;});//输出for(int i=0;i<a.size();i++)cout<<a[i]<<' ';return 0; } 
  • 也可以用在结构体中,其中函数的参数只有一个。
 struct Node{int u,v;bool operator < (const Node &m)const//这里可以把perator < 整体看做一个函数名 {return u==m.u?v<m.v:u<m.u;//以u为第一关键字,v为第二关键字 }} 
  • 例题:1265:对一个数组分别实现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输出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5e5+3;
int a[N];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n;cin>>n;for(int i=1;i<=n;++i)cin>>a[i];sort(a+1,a+n+1);for(int i=1;i<=n;++i)cout<<a[i]<<" \n"[i==n];//到第n个的时候输出一个换行for(int i=n;i>=1;--i)cout<<a[i]<<" \n"[i==1];//当i等于1的时候跟上一个回车return 0;
}

注:12,13行后面的字符判断"\n"之前有一个空格一定要记得打上。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5e5+3;
int a[N];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n;cin>>n;for(int i=1;i<=n;++i)cin>>a[i];sort(a+1,a+n+1);for(int i=1;i<=n;++i)cout<<a[i]<<" \n"[i==n];//到第n个的时候输出一个换行//当i等于1的时候跟上一个回车sort(a+1,a+n+1,[](const int &u,const int &v){return u>v;});for(int i=1;i<=n;++i)cout<<a[i]<<" \n"[i==n];return 0;
}
  • 第二种方法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5e5+3;
int a[N];
bool cmp(const int &u,const int &v)
{return u>v;
}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n;cin>>n;for(int i=1;i<=n;++i)cin>>a[i];sort(a+1,a+n+1);for(int i=1;i<=n;++i)cout<<a[i]<<" \n"[i==n];//到第n个的时候输出一个换行//当i等于1的时候跟上一个回车sort(a+1,a+n+1,cmp);for(int i=1;i<=n;++i)cout<<a[i]<<" \n"[i==n];return 0;
}

全排列

next_permutation函数

  • 该函数用于生成当前序列的下一个排列。它按照字典序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如果存在下一个序列,则将当前序列更改为下一个排列,并返回true,如果当前序列已经是最后一个排列,则将序列更改为第一个排列,并返回false。
  • 如果想要输出全部的排列就要求定义的数组是最小的。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nums={1,2,3}; cout<<"初始的数组:";for(int num:nums){cout<<num<<" ";}cout<<endl;//生成下一个排列while(next_permutation(nums.begin(),nums.end())) {cout<<"下一个排列是:";for(int num:nums){cout<<num<<" ";} cout<<endl;}return 0;
}

prev_permutation()函数:

  • 生成当前序列的上一个排列。同样,要想生成全排列要求第一个是最大的数组。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nums={3,2,1}; cout<<"初始的数组:";for(int num:nums){cout<<num<<" ";}cout<<endl;//生成下一个排列while(prev_permutation(nums.begin(),nums.end())) {cout<<"下一个排列是:";for(int num:nums){cout<<num<<" ";} cout<<endl;}return 0;
}

补充:全排列一般使用搜索(dfs)
应用: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for(int i=1;i<=4;++i)a[i]=i;bool tag=true;while(tag){for(int i=1;i<=4;++i)cout<<a[i]<<' ';cout<<'\n';tag=next_permutation(a+1,a+1+4);}return 0;
}

注:next_permutation 函数用于生成给定范围内的下一个排列。如果成功生成了下一个排列,则返回 true,并将数组 a 更新为新的排列;否则,如果没有更多的排列可用,则返回 false。由此tag实现对循环的控制。

其他库函数

memset()函数:

  • 用途:设置内存块值。
  • 原型定义在头文件中。
  • 函数声明:void* memset(void* ptr,int value,size_t num);分别是:指针、值、重置的大小。
  • 详解:
    • ptr:指向要设置值的内存块的地址(数组一般是数组名)
    • value:要设置的值,通常是一个整数。
    • num:要设置的字节数。
    • 就是说,将ptr指向的内存块的前num个字节设置为value的值。它返回一个指向ptr的指针。
    • memset()通常用于初始化内存块,将其设置为特定的值。
  • 注:memset()函数对于非字符类型的数组可能会产生未定义行为(每一个字节赋值为1)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a[5];memset(a,1,sizeof(a));//设置成0和-1没有影响//-1的补码是全1的。for(int i=0;i<5;++i)cout<<bitset<32>(a[i])<<'\n';//产看a[i]的二进制 return 0;
}

swap()函数:

  • 用法:swap(T &a,T &b);函数接受两个参数进行交换。

reverse()函数:

  • 用于反转容器中元素顺序的函数。
  • 原型定义在头文件中,函数的声明如下:
  • reverse(first,last)函数接受两个参数:将[first,last)范围内的元素顺序进行反转。
  • reverse可翻转各种类型的容器,如数组、向量、链表等。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vec={1,2,3,4,5};reverse(vec.begin(),vec.end()) ;for(int num:vec)cout<<num<<" ";cout<<endl;return 0;
}

unique()函数

  • unique(first,last)将[first,last)范围内的相邻重复元素去除,并返回一个指向去重后范围的尾后迭代器。去重后的范围中只保留第一个出现的元素,后续重复的元素都被移除。
  • 时间复杂度为O(n),但是使用之前一般要排序,此时时间复杂度为sort(nlogn)。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vector<int>vec={1,1,2,2,3,3,4,4,5,5};auto it=unique(vec.begin(),vec.end());//unique 函数会将相邻的重复元素移动到向量的末尾,并返回一个指向去重后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的迭代器。vec.erase(it,vec.end());//vec.erase(it,vec.end()); 这行代码的作用是删除从迭代器 it 开始到向量 vec 末尾的所有元素。for(int num:vec){cout<<num<<" ";}cout<<endl;return 0;
}

//定义数组的形式: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int vec[]={1,1,2,2,3,3,4,4,5,5};int n=unique(vec,vec+10)-vec;//减去a最后得到的是下标for(int i=0;i<n;i++)cout<<vec[i]<<' '; return 0;
}

未完待续,大家一起加油啊!!!

这篇关于纯小白蓝桥杯备赛笔记--DAY5(竞赛常用库函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65607

相关文章

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

《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本文主要介绍了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Ollama提供了多种环境变量供配置,如调试模式、模型目录等,下面就来介绍一... 目录在 linux 上设置环境变量配置 OllamPOgxSRJfa手动安装安装特定版本查看日志在

Java常用注解扩展对比举例详解

《Java常用注解扩展对比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常用注解扩展对比的相关资料,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示例,并总结了最佳实践建议,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注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Controller 与 @RestController 对比二、使用 @Data 与 不使用 @Dat

Mysql中深分页的五种常用方法整理

《Mysql中深分页的五种常用方法整理》在数据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深分页查询则变得很常见,这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5个常用的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目录方案一:延迟关联 (Deferred Join)方案二:有序唯一键分页 (Cursor-based Paginatio

Python实现常用文本内容提取

《Python实现常用文本内容提取》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从PDF、Word文档中提取文本,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编写一个文本内容提取工具,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引言二、文本内容提取的原理三、文本内容提取的设计四、文本内容提取的实现五、完整代码示例一、引言在日常工作和学

Redis中的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详解

《Redis中的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Redis中的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详解,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Redis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一、字符串(String)简介常用命令应用场景二、哈希(Hash)简介常用命令应用场景三、列表(L

python中time模块的常用方法及应用详解

《python中time模块的常用方法及应用详解》在Python开发中,时间处理是绕不开的刚需场景,从性能计时到定时任务,从日志记录到数据同步,时间模块始终是开发者最得力的工具之一,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 目录一、时间基石:time.time()典型场景:程序性能分析进阶技巧:结合上下文管理器实现自动计时

C#中的 Dictionary常用操作

《C#中的Dictionary常用操作》C#中的DictionaryTKey,TValue是用于存储键值对集合的泛型类,允许通过键快速检索值,并且具有唯一键、动态大小和无序集合的特性,常用操作包括添... 目录基本概念Dictionary的基本结构Dictionary的主要特性Dictionary的常用操作

Python中常用的四种取整方式分享

《Python中常用的四种取整方式分享》在数据处理和数值计算中,取整操作是非常常见的需求,Python提供了多种取整方式,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四种常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引言向零取整(Truncate)向下取整(Floor)向上取整(Ceil)四舍五入(Round)四种取整方式的对比综合示例应

C#中读取XML文件的四种常用方法

《C#中读取XML文件的四种常用方法》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C#中读取XML文件的方法都有哪些吧... 目录XML简介格式C#读取XML文件方法使用XmlDocument使用XmlTextReader/XmlTextWr

CSS弹性布局常用设置方式

《CSS弹性布局常用设置方式》文章总结了CSS布局与样式的常用属性和技巧,包括视口单位、弹性盒子布局、浮动元素、背景和边框样式、文本和阴影效果、溢出隐藏、定位以及背景渐变等,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实现复杂... 一、单位元素vm 1vm 为视口的1%vh 视口高的1%vmin 参照长边vmax 参照长边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