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常见的环路指的是什么

2024-03-23 11:28
文章标签 常见 网络 环路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上常见的环路指的是什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人类的创造力与破坏力同样强大"。

网路互通,同样也衍生出纷繁复杂的路由协议和各种因特网服务,以及"网络安全"这个庞大的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说当今所有的网络通讯流量中,80%的资源都被浪费,只有20%被用以有效数据的传输。

防环机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环路出现在互联网的各个层面,不同环路的出现原因与解决方法也不同。

通常网络环路分为第二层环路和第三层环路,所有环路的形成都是由目的路径不明确导致混乱而造成的。

二层环路主要就是交换机广播流的恶性循环。

三层环路就复杂多了,通常由各种网络故障导致,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三层环路分成三类:单链路环路、跨结点环路、区域/AS间环路。

交换层广播流与生成树

众所周知,交换网络是一个小型的本地接入网(LAN),所以二层交换机默认允许转发广播流(路由器则默认丢弃)。

除了广播流,交换机查询mac地址表无果时会将数据帧从除接收接口外的所有接口发送出去。

所以最初,当三个交换机两两相连时,一个数据帧会在其中无限循环。

生成树就是为了让交换网络中防环而出现的。

由于具体的生成树工作原理过于复杂需另成文,在此只做介绍不做详解。

图片

生成树最原始的版本是802.1d,也就是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但这个版本的标准是所有VLAN共用一个生成树,所以也叫CST(Common Spanning Tree)思科在此基础上增强了一下,发布了PVST+(Per Vlan Spanning Tree)。

802.1d的下一个版本是802.1w,也就是RSTP(Rapid STP),但还是共用生成树,搞不懂IEEE不长点记性。于是思科又搞了一下,发布了PVRST+。

IEEE又基于思科的MISTP的方案,发布了802.1s(MSTP),这个就比较强了,但凡是大一点的交换网络都用MSTP,也是现在的主流。

RIP的5种防环机制

Rip作为一个古老的路由协议,虽然正逐渐被淘汰,还是有必要了解一番以理解路由协议的进化史。

先谈一个易理解的的程序员逻辑,即路由器接从F0接口收到的某个路由条目A不应该从F0反发出去(水平分割),但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更新要向外发送完整的路由表,因此从F0发出之前将A路由的度量值改为15,这样对方收到的A的度量值为16不可达(计数最大跳&毒性逆转)。

图片

当路由器R1检测到某网段的网络故障(比如收到icmp报错),它将要做两件事。

第一,告诉其他路由器:"你们无法从我这里到达这个子网";

第二,寻找其他路径到达这个子网。

此时R1将抑制定时器,即在规定时间内不接收邻居发来的关于该子网的路由。试想若没有抑制定时器,这时邻居正好发送该子网的路由,而这条路径恰好经过R1,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抑制时间内R1在做什么呢?

当然是等待rip网络中所有路由器都收到这条16跳的路由后更正自己的路由表,因此需要触发更新,不必等时间到期再发路由表。

此外当某接口的度量值被改动了也会触发更新,防环原理相同。

可以看出rip的5个防环机制中,设置最大跳才是终极武器,它配合抑制定时器,不仅能解决"单链路环路",更能防止"跨结点环路"。

EIGRP与DUAL算法

视角:周围可视/局部视角。

Eigrp的进步之处在于多了两张表:邻居表与拓扑表。

邻居表的建立直接避免了单链路环路:当在收到的路由更新中看到下一跳是自己,那没得说了,这条更新定是来源于我的,拒收。

Eigrp的核心算法叫DUAL(弥散更新),其中有一条公式专门用来防止跨结点环路:当邻居通向一个网络的报告距离(RD)比本地路由器通向同一个目的网络的可行距离(FD)短时,即符合了可行性条件(FC),该路径被写进拓扑表。

但这样的算法可想而知也是有缺陷的,即很多高开销的可行备份路径也会被当做"环路"而拒绝收录。

有一个特例:手动汇总导致的环路。

其实汇总本身是有"缺陷"的,当路由器把汇总的主类网路由更新传给对端时就相当于让对端生成了一些关于那些"不存在"的子类网路由指向自己。

这样就不合理了,如果该路由器有一个默认路由指向对端的话,环路就形成了,一个以不存在的子网ip为目的地址的恶意数据包就会在两个路由器之间无限循环,直到跳数寿命终结。

图片

解决方法(默认开启)是利用null0接口。

本地生成的汇总路由指向这个逻辑空接口,这里要提一下路由查询的先后顺序:收到数据包先查看普通的单播路由条目,再查看本地汇总路由条目,最后才看默认路由。如图,这样就可以识别出那些数据包是恶意数据包,并且从null0口丢弃。

Link state路由协议与SPF算法

视角:全局(整个区域)视角/上帝视角。

除了拥有邻居表,Ospf有一张很强悍的表,叫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同is-is)。

在每个ospf区域中,通过互发lsa(跨网段传输的链路通告),每个路由器都能够获悉所在的整个区域的拓扑和链路状态。

这样一来在区域内选路就可以从全局的视角锁定最佳路径,并且百分百无环路,无论是单链路环路还是跨结点环路都可避免,这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创新之处。

OSPF区域间路由环路的避免又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

答案是:分层结构的拓扑实现。

Ospf规定所有常规区域都要链接到骨干层,即使物理上与骨干层分隔,也要有条逻辑链路(虚链路)连接到骨干区域。这种树形结构从根本上就摒弃了环路。

因此ospf也是天然无环的。

与ospf相似的IS-IS,则不要求L1层必须连接到L2层,因而有两个独特的防环机制:第一,非L2区域的通信都要通告L2区域转发;第二,L2区域路由默认不会进入L1(除了路由泄露)。

因而实现了防环。

BGP的高层防环机制

谈到Bgp就要有关AS自治系统,bgp的防环主要分为AS内防环与AS间防环(可以类比ospf的区域内和区域间)。

AS间:路由更新的as-path字段包含所经过的所有AS号,当bgp路由器看到路由更新中有自己的AS号就会果断放弃这条更新(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命令取消这个特性)。

这就是距离向量与距离矢量之间的区别: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只记录到达目的地经过多少步,而距离向量路由器则记录了途中经过的路径。

看来学好思科还得咬文嚼字啊。

Ibgp的水平分割原则是:从IBGP邻居所收到的路由信息,不会传递给其它的IBGP邻居,但可以传递给EBGP邻居。

注意这和rip的水平分割不大一样。

水平分割是为了防止3个及以上的ibgp peer围绕成环,造成自治系统内部的跨结点环路。

除了网络故障带来的路由环路,网络的不合理规划也会造成环路。

比如在BGP中如果让ibgp间的中转路径路由器处于另一个AS内的话就会造成环路。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意在说明人为的环路是很难避免的,但思科想的还真周到,提供了next-hop-unchange这条命令来处理上面那个环路。

图片

注意,通常使用路由反射器(RR)来解决水平分割带来的路由不学习的问题,但有趣之处在于,水平分割用来防环,路由反射器用来防水平分割,因而反射器又产生了环。后来RR经过改进,增加了一个特性叫插入簇ID与起源ID。默认情况下RR会在路由更新中加入自己的router-id以及路由更新的起源路由器的router-id,这也是一种路径向量的机制。

这篇关于网络上常见的环路指的是什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38166

相关文章

C++初始化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简单易懂)

《C++初始化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简单易懂)》本文介绍了C++中数组的初始化方法,包括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初始化,以及用new动态初始化数组,在C++11及以上版本中,还提供了使用std::array... 目录1、初始化一维数组1.1、使用列表初始化(推荐方式)1.2、初始化部分列表1.3、使用std::

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详解

《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详解》: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的相关资料,描述了如何使用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 目录前言开发流程问题和解决方案dll库加载不到的问题老旧版本sdk不兼容的问题关键实现流程总结前言作为

SQL 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详解

《SQL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详解》本文介绍SQL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包括内连接(INNERJOIN)、左连接(LEFTJOIN)、右连接(RIGHTJOIN)、全外连接(FULLOUTER... 目录一、连接类型图表(ASCII 形式)二、前置代码(创建示例表)三、连接方式代码示例1. 内连接(I

Python安装时常见报错以及解决方案

《Python安装时常见报错以及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在安装Python、配置环境变量、使用pip以及运行Python脚本时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安装 python 时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一)安装包下载失败(二)权限不足二、配置环境变量时常见报错及

Go语言利用泛型封装常见的Map操作

《Go语言利用泛型封装常见的Map操作》Go语言在1.18版本中引入了泛型,这是Go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本文将通过泛型实现封装常见的Map操作,感... 目录什么是泛型泛型解决了什么问题Go泛型基于泛型的常见Map操作代码合集总结什么是泛型泛型是一种编程范式,允

C#多线程编程中导致死锁的常见陷阱和避免方法

《C#多线程编程中导致死锁的常见陷阱和避免方法》在C#多线程编程中,死锁(Deadlock)是一种常见的、令人头疼的错误,死锁通常发生在多个线程试图获取多个资源的锁时,导致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最终形... 目录引言1. 什么是死锁?死锁的典型条件:2. 导致死锁的常见原因2.1 锁的顺序问题错误示例:不同

Python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Python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本文主要介绍在Python中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的几种常见方法,包括使用import语句、exec函数、subproce... 目录前言1. 使用import语句1.1 基本用法1.2 导入特定函数1.3 处理文件路径2. 使用ex

Spring常见错误之Web嵌套对象校验失效解决办法

《Spring常见错误之Web嵌套对象校验失效解决办法》:本文主要介绍Spring常见错误之Web嵌套对象校验失效解决的相关资料,通过在Phone对象上添加@Valid注解,问题得以解决,需要的朋... 目录问题复现案例解析问题修正总结  问题复现当开发一个学籍管理系统时,我们会提供了一个 API 接口去

SSID究竟是什么? WiFi网络名称及工作方式解析

《SSID究竟是什么?WiFi网络名称及工作方式解析》SID可以看作是无线网络的名称,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网络名称或者路由器的名称,在无线网络中,设备通过SSID来识别和连接到特定的无线网络... 当提到 Wi-Fi 网络时,就避不开「SSID」这个术语。简单来说,SSID 就是 Wi-Fi 网络的名称。比如

Java实现任务管理器性能网络监控数据的方法详解

《Java实现任务管理器性能网络监控数据的方法详解》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任务管理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包括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等,对于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来说,了解这些... 目录引言一、背景知识二、准备工作1. Maven依赖2. Gradle依赖三、代码实现四、代码详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