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raph入门指南 5

2024-03-10 23:04
文章标签 入门 指南 igraph

本文主要是介绍Igraph入门指南 5,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2、graph_from系列,将其他R数据结构转换成图

2-1 邻接矩阵转图:graph_from_adjacency_matrix

可以接受Matrix包创建的稀疏矩阵作为参数

邻接矩阵中行的顺序被保留,并作为图中顶点的顺序。

本函数几个重要的参数:

  • weighted:如果值是NULL,图是无权图,矩阵中的数字定义的是对应顶点间边的数量。
> par(mfrow=c(1,2))
> adjm <- matrix(sample(0:3, 16, replace = TRUE, 
+                       prob = c(0.6, 0.1,0.2,0.1)), ncol = 4)> g1 <- graph_from_adjacency_matrix(adjm)
> plot(g1)
> title('weighted = FALSE')> g2 <- graph_from_adjacency_matrix(adjm,weighted = TRUE)
> plot(g2)
> title('weighted = TR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mode:

    • “directed”:创建有向图,矩阵中元素的值对应图中顶点间边的数量(weighted argument is NUL)或边的权重(Lweighted argument is not NULL);

    • “undirected”:同"max";

    • “max”:创建无向图,且max(A(i,j), A(j,i))对应图中顶点间边的数量(weighted argument is NUL)或边的权重(Lweighted argument is not NULL);

    • “upper”:根据矩阵的上三角部分(含对角线)创建无向图,矩阵中元素值对应图中顶点间边的数量(weighted argument is NUL)或边的权重(Lweighted argument is not NULL);

    • “lower”:根据矩阵的下三角部分(含对角线)创建无向图;

    • “min”:创建无向图,且min(A(i,j), A(j,i))对应图中顶点间边的数量(weighted argument is NUL)或边的权重(Lweighted argument is not NULL);

    • “plus”:创建无向图,且(A(i,j)+A(j,i))的结果设置图中顶点间边的数量(weighted argument is NUL)或边的权重(Lweighted argument is not NULL);

2-2 邻接列表转图:graph_from_adj_list

如果您打算对图形进行许多(小)修改,则邻接列表非常方便。在这种情况下,邻接列表比igraph图更有效。其做法是通过as_adj_list()将图转换为邻接列表,对图进行修改,最后通过调用graph_from_adj_list[)]再次创建一个igraph图

注意,对图调用as_adj_list()时,只保留图的结构及顶点的name属性,其他的顶点属性及所有的边属性会被丢弃,所以,对结果调用graph_from_adj_list,会发现无法完全还原,但两个图是同构的,仅此而已。

> par(mfrow=c(1,2))
> g <- make_ring(10,directed = TRUE) %>% 
+   set_vertex_attr('label',value = letters[1:10]) %>% 
+   set_edge_attr('color',value = rep('red',gorder(g)))
> plot(g)
> title('原图')
> (j <- as_adj_list(g,mode = 'out'))> g2 <- graph_from_adj_list(j)
> graph.isomorphic(g,g2)
[1] TRUE
> plot(g2)
> title('重新导入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通过修改邻接列表了修改图,原帮助文档里没有示例,我实验一下,首先要避免一个坑。

虽然邻接列表是一种列表,但里面的元素属于igraph的顶点对象类型。所以,想要手动修改的邻接列表能还原为图,必须确保其中元素的类型是顶点。确保元素类型是顶点的办法可以用V(g)函数或vertex()函数。

> g <- make_ring(10,directed = TRUE)
> j <- as_adj_list(g)
> class(j)
[1] "list"
> class(j[[1]])
[1] "igraph.vs"

手动修改邻接列表主要分两种情况:

  • 不修改顶点,只修改边,这是最简单的情形,只需提供正确的顶点序列即可

注意,下面示例中,vertices(c(5,1,10))[[1]]的用法,并且j[[3]]用的是双方括号。

> par(mfrow=c(1,2))
> g <- make_ring(10,directed = TRUE) %>% 
+   set_vertex_attr('color',value =  rep('red',gorder(g)))
> plot(g)
> title('原图')
> (j <- as_adj_list(g,mode = 'out'))
> j[[3]]
+ 1/10 vertex, from 68d93f6:
[1] 4
# 修改顶点3的邻居,注意我先写了个错误的语法
> j[[3]] <- vertices(c(5,1,10))
> g2 <- graph_from_adj_list(j)
Error in FUN(X[[i]], ...) : 'list' object cannot be coerced to type 'double'
# 正确的语法
> j[[3]] <- vertices(c(5,1,10))[[1]]
> g2 <- graph_from_adj_list(j)
> plot(g2)
> title('重新导入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若要向原图增加新的顶点,可以用多种办法,如果想只要邻接列表实现,稍微有点繁琐(同样需要通过vertices() 函数),但完全可以实现。
> j[[3]] <- vertices(c(5,1,10))[[1]]
> g2 <- graph_from_adj_list(j)
> plot(g2)
> title('重新导入的图')
> j[[12]] <- vertices(sample(1:10,3))[[1]]
> g2 <- graph_from_adj_list(j)
> plot(g)
> title('原图')
> plot(g2)
> title('重新导入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附:邻接列表的数据格式:

> j 
[[1]]
+ 1/10 vertex, from 68d93f6:
[1] 2[[2]]
+ 1/10 vertex, from 68d93f6:
[1] 3[[3]]
[1]  5  1 10
2-3 边列表转图:graph_from_edgelist

这是将电子表格数据转换为图的主要函数,

先看一下边列表的数据格式:

# 无名图[,1] [,2][1,]    1    2[2,]    2    3[3,]    3    4[4,]    4    5[5,]    5    6# 命名图[,1] [,2][1,] "a"  "b" [2,] "b"  "c" [3,] "c"  "d" [4,] "d"  "e" 

因为边列表就是普通的矩阵,里面的元素或者是正整数,或者是字符,不像邻接列表那样必须是顶点类型,所以,可以向操作普通矩阵那样修改。

比如增加新的顶点,以及这些顶点间的边:

j <- rbind(j,matrix(c('mm','mt','nn','ns'),ncol = 2))
graph_from_edgelist(j) %>% plo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需删除顶点,直接用矩阵语法操作

> plot(g)
> title('原图')
> graph_from_edgelist(j[-(7:9),]) %>% plot()
> title('重新导入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官方帮助文档中还有几个graph_from函数,但我平时用不上,所以直接省略。

这篇关于Igraph入门指南 5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95811

相关文章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在Linux系统运维和性能优化中,内核参数(sysctl)的配置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来聊聊如何配置与验证这些Linux内核参数,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1. 引言2. 内核参数的作用3. 如何设置内核参数3.1 临时设置(重启失效)3.2 永久设置(重启仍生效

Python列表去重的4种核心方法与实战指南详解

《Python列表去重的4种核心方法与实战指南详解》在Python开发中,处理列表数据时经常需要去除重复元素,本文将详细介绍4种最实用的列表去重方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目录方法1:集合(set)去重法(最快速)方法2:顺序遍历法(保持顺序)方法3:副本删除法(原地修改)方法4:

PyInstaller打包selenium-wire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指南

《PyInstaller打包selenium-wire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指南》常用的打包工具PyInstaller能将Python项目打包成单个可执行文件,但也会因为兼容性问题和路径管理而出现各种运... 目录前言1. 背景2. 可能遇到的问题概述3. PyInstaller 打包步骤及参数配置4. 依赖

Nginx中配置HTTP/2协议的详细指南

《Nginx中配置HTTP/2协议的详细指南》HTTP/2是HTTP协议的下一代版本,旨在提高性能、减少延迟并优化现代网络环境中的通信效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Nginx配置HTTP/2协议想详细步骤,需... 目录一、HTTP/2 协议概述1.HTTP/22. HTTP/2 的核心特性3. HTTP/2 的优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 CSS的完整指南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CSS的完整指南》在现代前端开发中,使用UI库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TailwindCSS是一个功能类优先的CSS框架,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Reac... 目录前言一、Tailwind css 简介二、创建 React 项目使用 Create React App 创建项目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随着Web应用的用户量和数据量增加,网络带宽和页面加载速度逐渐成为瓶颈,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HTTP响应,... 目录1、简述2、配置2.1 添加依赖2.2 配置 Gzip 压缩3、服务端应用4、前端应用4.1 N

使用Jackson进行JSON生成与解析的新手指南

《使用Jackson进行JSON生成与解析的新手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ckson进行JSON生成与解析处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 核心依赖2. 基础用法2.1 对象转 jsON(序列化)2.2 JSON 转对象(反序列化)3.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

《SpringBoot+MyBatisPlus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Boot+MyBatisPlus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深入剖析分页查询、批量操作、动... 目录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1. MyBatis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JSONPath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查询和操作JSON数据,类似于SQL的语法,它为处理复杂的JSON数据结构提供了简单且高效... 目录1、简述2、什么是 jsONPath?3、Java 示例3.1 基本查询3.2 过滤查询3.3 递归搜索3.4

Spring Boot结成MyBatis-Plus最全配置指南

《SpringBoot结成MyBatis-Plus最全配置指南》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结成MyBatis-Plus最全配置指南,包括依赖引入、配置数据源、Mapper扫描、基本CRUD操... 目录前言详细操作一.创建项目并引入相关依赖二.配置数据源信息三.编写相关代码查zsRArly询数据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