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第4讲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幻象引用有什么区别?,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幻象引用有什么区别?具体使用场景是什么?
不同的引用类型,主要体现的是对象不同的可达性(reachable)状态和对垃圾收集的影响。
-
所谓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普通对象引用,只要还有强引用指向一个对象,就能表明对象还“活着”,垃圾收集器不会碰这种对象。对于一个普通的对象,如果没有其他的引用关系,只要超过了引用的作用域或者显式地将相应(强)引用赋值为null,就是可以被垃圾收集的了,当然具体回收时机还是要看垃圾收集策略。
自我理解:就是我们平常编码的典型类型:Object obj = new Object() obj就是强引用。 -
软引用(SoftReference),
是一种相对强引用弱化一些的引用,可以让对象豁免一些垃圾收集,只有当JVM认为内存不足时,才会去试图回收软引用指向的对象。 JVM会确保在抛
出OutOfMemoryError之前,清理软引用指向的对象。软引用通常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缓存,如果还有空闲内存,就可以暂时保留缓存,当内存不足时清理掉,这样就保证了使用缓存的同时,不会耗尽内存。 -
弱引用(WeakReference)并不能使对象豁免垃圾收集,仅仅是提供一种访问在弱引用状态下对象的途径。这就可以用来构建一种没有特定约束的关系,比如,维护一种非强制性的映射关系,如果试图获取时对象还在,就使用它,否则重现实例化。它同样是很多缓存实现的选择。
自我理解:不管当前内存空间足够与否,都会回收它的内存。 -
对于幻象引用,有时候也翻译成虚引用,你不能通过它访问对象。幻象引用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确保对象被fnalize以后,做某些事情的机制,比如,通常用来做所谓的PostMortem清理机制,Java平台自身Cleaner机制等,也有人利用幻象引用监控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对象的可达性
在Java中,是通过可达性分析(Reachability Analysis)来判定对象是否存活的。该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些被称为引用链(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走过的路径被称为(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即从GC Roots节点到该节点不可达),则证明该对象是不可用的。
下图为对象生命周期和不同可达性状态.
- 强可达(Strongly Reachable)
- 软可达(Softly Reachable)
- 弱可达(Weakly Reachable)
- 幻象可达(Phantom Reachable)
所有引用类型,都是抽象类java.lang.ref.Reference的子类,你可能注意到它提供了get()方法。
幻象引用(因为get永远返回null)
在静态内部类中,经常会使用虚引用
四种类型使用场景
Android中的思考
Android开发中可以使用软引用和弱引用防止内存溢出。
对Bitmap的操作,对持有Activity引用的操作。
Android什么时候使用软引用,什么时候使用弱引用?
有上文可知
软引用 :OutOfMemoryError之前,清理软引用指向的对象。
如果只想避免oom异常使用软引用。
Handler避免内存泄露,Activity上下文,图片加载框架 使用弱引用。
参考:
极客时间:《Java核心技术面试精讲》
本笔记根据专栏主题进行学习笔记,虽然参考了许多做了笔记,但是加上了自己的整理,跟原作者的行文可能有很大偏差。如果想查看原版请自行搜索。谢谢
这篇关于第4讲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幻象引用有什么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