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企图从我们的个人计算机清晰理解IP网际协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说一段官话:IP 协议位于网络层,它是 TCP/IP 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 TCP、UDP、ICMP 及 IGMP 数据都以 IP 数据报格式传输。IP 协议提供的是 不可靠 、 无连接 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其实这么一大段官话就是说:IP协议这玩意是用来传送数据的,如果你对OSI七层模型或者TCP/IP四种模型有所了解,本文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兴趣文章,哈哈,如果你不了解的话,没关系,因为我是单独把IP协议拿出来讲,没有和其它的网络层次有任何挂钩。
我们在windows系统的命令行界面输入ipconfig,会出现下图:
我们一个个来看:
1.DNS后缀
首先用 12 位数字组成的 IP 地址很难记忆,在实际应用时,用户一般不需要记住 IP 地址,互联网给每个 IP 地址起了一个别名,习惯上称作域名。
域名与计算机的 IP 地址相对应,并把这种对应关系存储在域名服务系统 DNS(Domain Name System) 中,这样用户只需记住域名就可以与指定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了。
比如我们访问www.baidu.com,dns服务器就会把www.baidu.com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然后去访问这个ip地址,ping一下www.baidu.com:
我们可以发现是来自ip地址220.181.57.216的回复,那么我们直接在浏览器访问220.181.57.216,发现也是直接进入百度的首页。
那么这里的特定的DNS后缀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此项为空,解析主机名时(例如:ping 主机名),将会通客户端指定的WINS服务器来解析(单播),如果没有WINS服务器,将会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解析!
如果此项不为空时,解析主机名时,是会在主机名后自动添加此项所指定的后缀,这时就会通过DNS服务器来解析!
2.IPV6和IPV4
我们现在使用的 IPv4 协议版本从理论上讲,可以编址 1600 万个网络、40 亿台主机。但采用 A、B、C 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 IP 地址 已于 2011 年 2 月 3 日分配完毕 。
其中北美占有 3/4,约 30 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 4 亿个,中国截止 2010 年 6 月 IPv4 地址数量达到 2.5 亿,落后于 4.2 亿网民的需求。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 应运而生。
IPv6 的地址长度是 128 位,通常将这 128 位的地址按每 16 位划分为一个段,将每个段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字,并用冒号隔开,比如:2000:0000:0000:0000:0001:2345:6789:abcd 就是一个 IPv6 地址。
单从数量级上来说,IPv6 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 IPv4 的约 8×10^28 倍,达到 2^128(算上全零的)个。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随着 IPv4 不足,支持 IPv6 的网络迅速增长,现在全球已经有 5%的网络使用 IPv6
那么IP地址到底在数据传输中产生了什么作用呢?
以前人们通过写信来联系别人,信上必须要写地址,同样的我们的网络和计算机也是类似的场景,我们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时候一定不要觉得它多么高深,其实它是非常拟人化的,所以ip地址就相当于我们写信的地址比如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小区,但是小区有很多户居民,是给哪一户呢?所以还得写xxx收,这个xxx就相当于端口号,很多居民就相当于计算机主机的各个应用程序。
好,那么ip协议是通过收发ip数据报来传递ip网络层的信息,那么ip数据报有哪些信息呢?
如上图所示,普通的 IP 数据报的报头长度 20 字节(除非有选项字段),各个部分的作用:
版本号 :4 位,用于标明 IP 版本号,0100 表示 IPv4,0110 表示 IPv6。目前常见的是 IPv4。
首部长度 :4 位,表示 IP 报头长度,包括选项字段。
服务类型(TOS) :分别有: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花费 4 种服务,4 个标识位只能有一个被置为 1。
总长度 :16 位,报头长度加上数据部分长度,便是数据报的总长度。IP 数据报最长可达 65535 字节。
标识 :16 位,接收方根据分片中的标识字段相不相同来判断这些分片是不是同一个数据报的分片,从而进行分片的重组。通常每发送一份报文它的值就会加 1。
标志 :3 位,用于标识数据报是否分片。其中的第 2 位是不分段(DF)位。当 DF 位被设置为 1 时,则不对数据报进行分段处理;第 3 位是分段(MF)位,除了最后一个分段的 MF 位被设置为 0 外,其他的分段的 MF 位均设置为 1。
偏移 :13 位,在接收方进行数据报重组时用来标识分片的顺序。
生存时间(TTL) :8 位,用于设置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的路由器个数。TTL 的初始值由源主机设置(通常为 32 或 64),每经过一个处理它的路由器,TTL 值减 1。如果一个数据报的 TTL 值被减至 0,它将被丢弃。
协议 :8 位,用来标识是哪个协议向 IP 传送数据。ICMP 为 1,IGMP 为 2,TCP 为 6,UDP 为 17,GRE 为 47,ESP 为 50。
首部校验和 :根据 IP 首部计算的校验和码。
源 IP 和目的 IP :数据报头还会包含该数据报的发送方 IP 和接收方 IP。
选项 :是数据报中的一个可变长、可选的信息,不常用,多用于安全、军事等领域。
3.子网掩码
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 IP 地址可被看作是分为两部分,即 网络号 和 主机号 。同一个区域的所有主机有相同的网络号(即 IP 地址的前半部分相同),区域内的每个主机(包括路由器)都有一个主机号与其对应。
那么我们根据一个IP地址是没法确定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所以我们要借助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号和主机号,那么最开始的这张图中: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换算成二进制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那么这就代表192.168.1.109前24位为网络号,最后的109换算成二进制为001101101为主机号,这里说明一下,我们家庭使用的ip地址是DHCP服务器动态分配的,即DHCP服务器给主机指定一个具有时间限制的IP地址,时间到期或主机明确表示放弃该地址时,该地址可以被其他主机使用。
4.NAT技术
我们会发现自己的 IP 地址是这样的———192.168.X.X 或 172.16.X.X
这是 C 类网和 B 类网的私有地址,这就是俗称的内网 IP。这是因为你的路由器采用了 NAT 技术。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 1994 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内网 IP 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时,NAT 技术将其内网 IP 地址转换成全球 IP 地址,然后与因特网连接,也就是说,内网的数台主机使用了同一个全球 IP 地址在上网。
NAT 技术实现了宽带共享,而且有助于缓解 IP 地址空间枯竭的问题。
但是NAT技术会导致IP地址的变化,所以一般情况下ipv4地址都是搭配mac地址来一起使用的,如果使用ipv6就不会出现会跳ip的情况。
5.网关
在理解网关之前,我们还是说说之前写信的例子,我们写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的信能直接扔给他吗?肯定是不能的,我们要先投递给当地的邮局A,再由当地的邮局A派发到千里之外朋友所在地的邮局B,最后再由邮局B根据“ip地址”去把我们的信投给朋友。那么我们的网关就承担了邮局的作用:
网关到底是什么呢?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 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是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子网掩码(255.255.255.0)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目的主机不在本地网络中,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网络B向网络A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也是如此。所以说,只有设置好网关的IP地址,TCP/IP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那么这个IP地址是哪台机器的IP地址呢?网关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有路由器、启用了路由协议的服务器(实质上相当于一台路由器)、代理服务器(也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这篇关于企图从我们的个人计算机清晰理解IP网际协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