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Inbound Idoc 步骤,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ren2004/archive/2010/02/26/5328832.aspx
基本步骤参照老宋的文章 , 并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加了些注解, 以下步骤没有特别说明的, 均指在接收端系统 进行的操作.
1. WE31 , 创建IDoc segment, 包括head / Item. 这个和建表差不多, 没啥好说的
2. WE30 , 根据创建好的Segment创建IDoc Type. 创建时Mandatory seg选项打勾.
3. WE81 , 创建 Message Type.
4. WE82 ,关联 Message Type 和 IDOC Type.
以上四步和前文(Outbound)一样, 如果是在一个系统的不同Client中进行测试, 可略过, 因为这些设置都是Cross Client的.
5. SALE, 创建发送端系统 的逻辑系统.
6. SE37 , 创建一个FM做为Inbound的Process code. 具体参数可以复制标准FM BAPI_IDOC_INPUT1. 老宋原文中说可参考IDOC_INPUT_BBP_IV建立自己的FM, 但我在实际测试情况中发现会导致错误, 可用WE19测试. 后改用BAPI_IDOC_INPUT1才正常.
7. BD51 , 注册我们刚建好的那个FM.
8. WE57 , 将 FM 与 IDOC Type/Message Type 关联.
9. WE42 , 创建 Inbound Process Code.在 Option ALE 下选择 Processing with ALE service ,在 Processing Type 下选择 function module.
10. WE20 , 创建发送端系统 的Parter Profile. 因为我们的IDoc是从发送端来的,所以这里创建的Partner Profile要参照发送方逻辑系统来建, 并输入Inbound Parameter.
11. 如果一切Ok, 可以从发送端发送一个Idoc过来测试了. 状态56表示成功.
这篇关于Inbound Idoc 步骤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