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不要轻易给别人建议,更不要轻信别人(包括专家)的建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缘起
最近小朋友吃奶粉过敏,自己考虑换个品牌试试,不过,家里人说还是先不要考虑换品牌,可以先考虑换个系列(之前吃澳新版的爱他美,打算换港版的爱他美试试),理由是小朋友不能随便换奶粉,有朋友推荐吃这个牌子的奶粉。
尽管朋友的推荐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也是出于一片诚心进行答疑解惑,而且亲密的关系更为这种建议增加可信度,但是问题就出在建议本身不一定是客观理性的,也许这个不应该叫做建议,而应该成为资讯。
下面站在提出建议者的角度来解释下,为什么不要轻易提供建议,但可以提供资讯信息和个人经验。
情景示例
【不可以】考虑因素比较多或者目标不唯一的情况:有些事情是需要较多的考虑因素,而自己的经验或者知识,只对其中一部分有了解,甚至对其中关键的因素并不了解。以小朋友吃奶粉为例,奶粉的品牌和规格非常多,即使同一规格也会每个小朋友自身身体素质不同出现不一样的状态,没有哪个人可以自信的说,可以说出哪种奶粉最适合你家宝宝(如果有人打包票,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诈骗),这个时候只能说自己在吃什么,吃过哪些有什么问题,只是提供资讯而不应该是建议,毕竟她自己并没有对所有品牌奶粉做过专业的对比,更没有对宝宝做过AB测试。如果想提供更多信息帮助朋友,可以帮助其查询相关资料,减少其调研的工作量,而不应该帮助朋友做决定,在有限信息的前提下做出选择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想想自己之前的选择是掌握了所有信息吗,一个人的视野和能力都是在有限的事物上寻找局部相对优的方案,即使知道所有信息也不一定可以选择到最优方案,因为人选择是受到情绪影响的,这就是人的非理性特性。
【可以】有固定模式达到目标的情况:有些事情是具有固定的流程和模式的,或者其选项是伸手可数的,比如去办理身份证或者补办证件,或者办理护照出国旅游等,其办理单位的办事流程和该项业务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固定的,如果你有过办理相关手续和业务的经验,则传授自己的办事流程即为提供了有效信息。如果其中有些特别的注意事项,将该事项告知朋友即为提供了好的建议。
【可以】有多种方案达到目标的情况:有些事情是有一种或几种可行的方案和流程,而朋友的目标是完成目标,并不介意是否高效和走点弯路,这时候可以将自己走过的路告知朋友。比如,朋友目标是从深圳到达珠海,你只是做过高铁也不知道其它方案,那可以提供一个资讯就是可以做高铁绕广州过去珠海;而如果朋友的目标是最高性价比到达,则这个只是一个信息而不能构成建议了,毕竟还可以大巴直达,也可以轮渡直达,如果是建议做高铁,那就不仅是对朋友的误导,也是对自己信用的打折。
【可以】需要推一把的情况:有些事情的前提和目标都比较明确,朋友也许已经有了答案,除非有什么惊天大消息,否则常规对于大家都知道的信息,不论你说什么对方都会那么做,只是需要一个确定的答复来推自己一把。比如,对方想参加成人高考,但总感觉太难了,问你要不要报名。既然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那一定做过相对详细的调研,只是需要一颗定心丸,只需要大方给出即可。
总结
大多数人都有惰性,希望别人帮自己做决定,一方面不想思考或自己调研,或者说减少自己走的弯路,另一方面可能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总会希望别人给自己指出一条明路,但事实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适合拿主意。由于没有平行时空的证据,所以无法进行AB对比,一个选择也没人可以说是对还是错,因为只有这一种是被实现了的,其它都是纸上谈兵。
- 除非对方明确提出需要建议,否则不要轻易给自己的建议
- 生活中大部分情况是第一种(考虑因素比较多或者目标不唯一),最好只是提供资讯而不是建议
- 如果要给建议,重点强调自己建议的逻辑和理由,而不是只给结果
- 读书是最快捷的进步方式,听人建议也是,也是一种知识的传承,但基于知识还要根据自身情况思考才能形成智慧。
转自:https://www.zhenxiangsimple.com/2019/01/21/self-不要提建议/
这篇关于不要轻易给别人建议,更不要轻信别人(包括专家)的建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